二、埃及七月革命和埃及共和国的成立

埃及七月革命的爆发,是英帝国主义与埃及民族矛盾、埃及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9 世纪初,英国殖民主义者开始侵入埃及,控制了埃及的财政,并在那里驻军。1914 年 12 月,英国以向土耳其宣战为名,片面地宣布埃及为它的保护国。在埃及人民的坚决反对下,1922 年 2 月,英国被迫宣布结束保护, 承认埃及的独立。但是,英国在埃及扶持以福瓦德国王为首的亲英势力,英国军队仍留驻埃及。1936 年 5 月,英国迫使埃及政府签订了为期 20 年的《英埃同盟条约》。这是一个十足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埃及的主权和独立。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埃及的农业经济发展很慢。在 1882 年英国入侵前

的 60 年中,埃及的灌溉土地面积从 1821 年的 200 万费丹增加到 1881 年的

500 万费丹①,增加了一倍多;但英国入侵后的 65 年中,增加到 1946—1947

年的 600 万费丹。可是,同一时期内,埃及的人口却几乎增加了两倍多(从

680 万增加到 1900 万人)。英国殖民者在埃及保留封建大地产。以王室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是英国统治埃及的主要社会基础。法鲁克国王(1936— 1952 年在位)本人是埃及最大的地主。王室与宫庭占有全国可耕地的 1/4。

而埃及地主拥有 200 多万费丹土地。94%的农户(约 260 万户)只占有全国耕

地面积的 35%,而他们当中又有近 200 万户每户占有土地不到 1 费丹(每户

至少需要 2 费丹土地才能维持最低生活)①。那些无地少地的数百万农民被迫

沦为受奴役的佃农和雇农。雇农的工资每天只有 1 先令。在一般情况下,埃及佃农要把收获量的 75—80%交给地主②。由于英帝国主义的野蛮掠夺和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埃及农民挣扎在饥饿贫困的死亡线上。

英国殖民者勾结埃及封建地主阶级,竭力使埃及维持着单一作物的殖民地经济形态,强迫农民大量种植棉花。埃及的棉花总产值占农业生产的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生产的棉花有 85%左右供出口。为了保证向英国纺织工业提供廉价的原料,英国资本家一直垄断了埃及的棉花出口。英国资本家在埃及以 4—5 埃镑购买 1 坎塔尔③棉花,运回英国织成棉织品后,以 100—200 埃镑的价格销售给埃及人民④。这样,英国垄断资本从埃及榨取了巨额利润。

英国对埃及实行的经济政策,是把埃及变成它的农业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英国的剥削和掠夺阻碍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930

—1940 年代,埃及经济虽然得到一些发展,例如纺织、制革、食糖业等工业。到 1952 年,埃及民族工业的产值仅为国民生产总值的 10%。由于英国向埃及大量倾销廉价商品,埃及市场上充斥着外国商品。一位埃及学者说:“埃及

① 1 费丹相当于 6.3 市亩。

① 哈桑:《埃及经济危机》,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社 1955 年,第 78、55 页。

② 阿衣鲁:《埃及农民》,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社 1954 年,第 70 页。

③ 坎塔尔是埃及的重量单位,1 坎塔尔等于 14.928 公斤。

④ 路特菲·主默阿:《东方民族的过去与现在》,开罗 1955 年,第 154 页。

中上层妇女,从头到脚,完全是外国的东西,男子也不例外。”⑤外国垄断资本对埃及的投资增加很快,到七月革命前夕,外国在埃及的投资总额达到 5.8 亿埃镑,其中英国资本约占 80%。这就使英国控制了埃及的银行业和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以及采矿、石油业等方面的大企业。这样,在外国资本特别在英国资本的压榨下,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在英国的殖民压迫和埃及封建王室的反动统治下,埃及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开罗、亚历山大、曼苏尔等城市的工人在工头监督下工作,他们每天所得的工资仅够自己的生活,一家数口经常处在饥饿的状态之中。另外,成千上万农业工人的生活就更痛苦了。这些农业工人每天从早到晚工作 12—15

小时,仅得工资 2 皮阿斯脱,劳动力弱的男子或妇女、小孩的工资就更少了。在埃及各大城市中,拥挤着上百万的贫苦人民,他们多半是农村中无立锥之地才流浪到城市中来的。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在街头从事各种苦役、搬运、叫卖,所得的工资极少,住在贫民窟,生活极端困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各阶层人民一致要求废除 1936 年英埃同盟条约和英国军队撤出埃及。1945 年 12 月,在人民的压力下,埃及政府提出了修改英埃同盟条约的要求,但遭到英国政府的拒绝,这就激起了埃及人民的愤怒,各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

1946 年 2 月,埃及人民不顾英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的镇压,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反英斗争。2 月上旬,埃及各大、中学校学生组织了埃及学生联合委员会,领导学生进行反英斗争。2 月 9 日,开罗数千名学生队伍游行到阿巴斯大桥时,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数十名学生被打死打伤。

阿巴斯大桥惨案激怒了埃及人民。各大城市纷纷举行反对英军暴行的示威游行。在斗争中,工人和学生起了主导作用,他们组织了工人学生联合会, 并号召全国人民在 2 月 21 日这一天举行总罢工、总罢课。

1946 年 2 月 21 日,埃及各大城市纷纷行动起来,开罗 10 多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强烈要求驱逐英国殖民者。英帝国主义和埃及封建王朝对示威群众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工人学生委员会号召全国再一次举行总罢工、总罢课,对英帝国主义的暴行表示抗议,对死难者表示悼念。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一致响应这个号召,示威游行和罢工浪潮席卷全国。

为了缓和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英国与埃及政府就修改条约和撤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企图以新的不平等条约来代替 1936 年条约,没有表现出撤离埃及的任何诚意。谈判的结果,英国与埃及草签了《西德基—贝文议定书》, 规定允许英国军队继续留驻埃及。埃及政府这一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新的抗议运动。1947 年 12 月,埃及人民在全国各大城市和许多乡村举行了大规模的反英运动。埃及政府被迫否决了与英国草签的议定书, 中止了同英国的谈判。

1948 年 5 月,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色列发动了巴勒斯坦战争。埃及军队的武器依靠帝国主义国家供给,质量既差数量也少,而法鲁克国王又经常干涉军事领导,致使埃及在战争中遭到失败。埃及军队深感法鲁克王朝及其政府腐败无能,这就加剧了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对封建王朝的不满情绪。巴勒斯坦战争后,埃及的财政经济情况日益恶化。主要农作物棉花的生

⑤ 路特菲·主默阿:前引书,第 156 页。

产迅速下降,粮食生产也大大减少。由于美英商品在埃及的泛滥,埃及民族工业大大缩减,失业现象日益严重。数以百万计的埃及人民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的状态,埃及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

1950 年 1 月,埃及组成了以华夫脱党领导人纳哈斯为首的政府。它立即开始与英国举行撤军谈判。这些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英国顽固地拒绝撤除其在苏伊士运河区的军事基地和从那里撤军。同年 11 月 16 日,埃及政府

在人民群众压力下,向议会提出要求英军立即从埃及撤退的声明。1951 年 7 月,英国外交大臣却在英国下院里发表声明,顽固地表示英国军队要留在苏伊士运河区。这种蛮横的态度,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从 1951 年 8 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与罢工,坚决要求英国军队撤出埃及领土。在这种形势下,埃及政府不得不在 1951 年 10 月 10 日向国

会提出关于废除 1936 年英埃同盟条约和 1899 年英埃共管苏丹协定的决议。

10 月 15 日,埃及议会正式宣布废除这两个条约,受到埃及人民的热烈欢迎。

埃及宣布废除 1936 年英埃同盟条约后,英国立即宣布不承认这种片面的废除。英国占领军不仅继续留在苏伊士运河区,还派遣增援部队到埃及进行武装威胁。同年 10 月 17 日,英国军队占领了一些埃及城市和战略据点,包括塞得港、伊斯梅利亚等地。英国军队控制了开罗与苏伊士运河地区之间的铁路交通。到 1952 年 1 月中旬,英军又侵占了从开罗到苏伊士运河地区的许多战略要地。

对于英国的倒行逆施,埃及人民进行了坚决而英勇的抵抗。苏伊士运河地区出现了全民反帝斗争的形势:6 万名工人宣布总罢工,拒绝为殖民者服务,整个运河地区的交通和日常工作全部陷于瘫痪;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爱国者组织了游击队和志愿军,与英军展开了武装斗争;在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等地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埃及全国各地都展开了抵制英货的运动。

英国占领军对埃及人民的反抗采取镇压的政策。他们把大批拒绝替英国人工作的埃及人关进集中营,使用机关枪扫射手无寸铁的示威者。为了对付游击队,他们甚至毁灭了整个的村庄。

为了破坏埃及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斗争,英国勾结埃及王室,在 1952

年 1 月 26 日制造了开罗纵火案,烧毁了许多外国企业和办事机构,全市变成了一片火海。制造纵火案的目的,在于迫使埃及华夫脱党政府下台,并且借口外侨生命财产没有保障而坚持不撤出军队,更毒辣的是把纵火的罪名嫁祸于工人和学生身上,以此来打击反英运动。

法鲁克国王秉承英、美帝国主义的旨意,大肆逮捕杀害爱国者,任意囚禁无辜群众。1952 年 1 月 27 日,他解散了主张废除英埃条约的华夫脱党政府,任命亲英分子马赫尔为政府首相。马赫尔政府一上台就宣布全国戒严, 并设立军事法庭,逮捕数以千计的爱国者,妄图把人民的反抗斗争压下去。一时埃及国内反动势力气焰十分嚣张。1952 年上半年,由于美帝国主义势力的渗透和英美之间争夺权益的角逐,埃及政局十分动荡,五个月中内阁就更换了五次。

1952 年 7 月,埃及全国处于白色恐怖统治之中,人民群众正在酝酿着掀起一个争取民族独立的新高潮。埃及反动政府一方面与英国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加紧对民族独立运动进行镇压。在这种情况下,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积极筹划推翻法鲁克王朝。

自由军官组织创建于 1939 年,它的成员都是军队中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的中下级青年军官。他们大都出身于城乡中小资产阶级家庭,在各级军事院校受过教育,能够较多地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情况。严酷的现实生活激起他们的民族责任感,他们立誓要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捍卫埃及的荣誉和尊严。自由军官组织长期以来在军队中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活动。在 1948 年巴勒斯坦战争中,法鲁克国王及其卖国集团为谋私利,曾将大批劣质武器运往前线,致使埃及军队遭到失败。自由军官组织逐渐认清了国王卖国求荣的面目,宣布他们“最大的战场还是在埃及”①。

1950 年,自由军官组织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发起人和组织者纳赛尔当选为主席。从此,自由军官组织在纳赛尔领导下进入了武装起义的准备阶段。

军队中革命情绪的增长,使国内外反动势力感到十分恐慌。1951 年底, 埃及军官俱乐部进行改选,法鲁克国王企图把亲信安插进去,以便加强控制。为了挫败国王的阴谋,纳赛尔第一次领导了公开反对国王的斗争。经过自由军官组织的宣传鼓动,军官代表们冲破阻力,一致选出了自己所拥护的军官俱乐部主任和由 1/3 自由军官组织成员组成的军官俱乐部管理委员会。这标志着革命思想已深入到军队,自由军官组织在军队中已具有很大的实力。

1952 年初,自由军官组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纲领,即消灭殖民主义,取消封建制度,根除垄断和资本主义剥削,建立社会主义,加强军队, 建立稳定的民主生活。这个纲领概括了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自由军官组织这时已有成员约 1000 人,遍及各个兵种,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它组织严密、精干, 以秘密活动为主。当埃及其他民族主义组织因遭到破坏而纷纷瓦解的时候, 它却能完整地保存自己的组织,而且逐步地控制了埃及的军队。

1952 年春,埃及革命形势日渐成熟,纳赛尔决定选择武装起义的有利时

机。同年 2 月 10 日,他召开了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会议,确定在 8 月 5 日发动起义(因每年这一天国王照例率领群臣去亚历山大避暑,开罗将失去控制)。执行委员会鉴于自身在社会上缺乏名望,为了使起义计划稳妥起见, 便于 6 月推选纳吉布将军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纳赛尔任副主席兼参谋长。实际上,革命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仍是纳赛尔。

法鲁克国王和英国殖民当局已经预感到革命即将到来,决定先发制人。6 月 17 日,国王下令解散军官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将所有非王室指定的委员调往边远哨所。同时,根据国王的命令对军官进行大调动。自由军官组织的一些重要骨干被迫离开首都。7 月 20 日传出消息,国王将改组政府,提名熟知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情况的侯赛因·苏里·阿密尔少将担任国防部长, 政府还开列了一个逮捕 14 名自由军官组织重要成员的黑名单。形势危急。

1952 年 7 月 20 日夜,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在开罗召开了紧急会议,

决定提前于 7 月 23 日发动革命。计划分三个步骤:(1)夺取军队的领导权, 并完全控制武装力量;(2)组织文官政府;(3)驱逐国王。

  1. 日晚 11 时,在纳赛尔指挥下,自由军官组织开始举行起义。起义部队首先逮捕了全部高级军官,占领了各兵种的重要据点,控制了军队。随后, 起义部队占领了飞机场、火车站、电报局和电话局、国家广播电台、各警察所和政府办公大楼。7 月 23 日凌晨,纳赛尔所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完全控制

① R.H.Dakmejian, Egypt under Nasser Rule,London1978,p.6.

了首都开罗。

  1. 日早晨 7 时半,萨达特以纳吉布的名义向埃及人民广播说,为了反对王室的专制暴政和国家的腐败政治,埃及军队已经起义,夺取了政权。自由军官组织宣布解散最后一届内阁,并组成一个在该组织执行委员会绝对监督下的过渡性的文官内阁。旧政府被推翻了。

正在亚历山大港消夏的法鲁克国王,用尽了一切办法来挽救自己的王位,甚至请求英、美政府出兵干涉埃及革命。革命领导当局派遣装甲兵团开进了亚历山大,迫使统治埃及长达 16 年的法鲁克国王于 7 月 26 日退位。当

天下午 6 时,法鲁克国王和他的妻子、儿女带着几十件行李箱,乘游艇离开埃及,逃往意大利。封建王朝统治埃及的时代结束了。七月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

自由军官组织夺取政权后,将执行委员会改名为革命指导委员会,由纳吉布任主席,纳赛尔担任副主席。革命指导委员会在反帝反封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七月革命推向纵深发展。

革命领导当局采取的第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措施,是 1952 年 9 月 9 日颁布的《土地改革法》。这个法令规定:封建王室占有的土地一律没收;地主个人占有的土地不得超过 100 费丹(包括分给子女的土地),多余的土地由

政府征购,然后按低价(每费丹 140 埃镑,分 30 年付清)出售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在征购的土地上原先从事耕作的贫苦农民有优先购买权。每户可购买2—3 费丹。由于土地改革法令本身的限制以及大地主的反抗,埃及的土地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是,土地改革的进行打击了封建势力,削弱了地主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一些大土地所有者向工商业资本家转化,有利于埃及经济的发展。

在实行土地改革的同时,纳赛尔还着手整顿各政治党派的工作。1952 年7 月 31 日,革命领导当局要求各政党进行自我整顿,修改纲领和宗旨,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但是,这些代表外国殖民势力、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旧政党拒绝进行整顿,并公开进行反对革命政府的活动。于是,革命领导当局在 1953 年 1 月 26 日颁布解散一切政党并没收其财产的决定;同时宣布,

1953 年 1 月至 1956 年 1 月为三年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实行全国戒严,禁止

一切政党活动,由革命指导委员会代行议会职权。1952 年 12 月 10 日,革命

指导委员会又宣布废除 1923 年宪法。

1953 年 2 月 10 日,埃及公布了过渡时期临时宪法,规定革命的领导人

(即革命指导委员会的主席)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和达到革命目的而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革命指导委员会与政府部长组成的联席会议有权讨论国家总的方针和政策。

同年 6 月 18 日,埃及政府宣布永远废除君主制度,成立埃及共和国。纳吉布担任共和国总统兼总理,纳赛尔担任副总理。

随着七月革命的深入发展,革命指导委员会内部在社会革命纲领问题上出现了分歧。纳赛尔要以革命的方式建立一个新埃及,纳吉布则持保守态度, 他们在土地改革、清洗政治党派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发生了激烈冲突。对土地改革,纳吉布表面上不作反对,内心里却不赞成伤害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在他主持土地改革时期,态度消极,致使土地改革工作进展缓慢,给大地主倒卖多余土地造成了可乘之机。在清洗各政治党派的问题上,纳吉布不同意

纳赛尔实行的革命措施,指责纳赛尔“太轻率”,是一种蛮干精神①。他主张采取妥协的办法,处理军政府与各政治党派之间的关系。他公开发表演说, 对被清洗的党派表示同情。

1954 年初,纳吉布与纳赛尔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同年 3—4 月,他们间的斗争达到了高潮。为了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纳赛尔宣布,革命指导委员会将于 3 个月后解散,过渡时期即将结束,将进行立宪会议的选举。随后, 军政府部长辞职,旧政党的头目全部释放,一切按纳吉布和各反动政党的要求展示在广大群众面前。群众终于明白了所谓“议会民主”其实质是要恢复已被推翻的旧制度。于是,广大群众上街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纳吉布,支持纳赛尔的革命政策。

1954 年 4 月 17 日,纳赛尔取代纳吉布任总理和革命指导委员会的主席。

同年 11 月,纳赛尔代理总统职务。

1956 年 1 月 16 日,在三年过渡时期届满之时,埃及政府公布了新宪法

草案。同年 6 月 23 日,举行公民投票。投票结果,纳赛尔以 99%的选票当选为总统。新宪法也获得 99%的赞成票而被通过。这标志着埃及人民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埃及作为独立、自主、共和的国家基础。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革命领导当局从 1953 年开始与英国谈判,要求英军

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退。在埃及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经过埃及政府的努力,终于在 1954 年 10 月 19 日正式签订了《英埃关于苏伊士运河军事基地的协

定》。协定规定,英军自订约之日起 20 个月内全部撤出埃及领土。

1956 年 6 月 18 日,英军最后一批撤离埃及领土。当天,纳赛尔在塞得港前英国海军俱乐部(英军撤退前所占有的最后一处建筑物)升起了埃及国旗。从 1882 年到 1956 年,英国占领军在埃及横行达 74 年之久,终于不得不从埃及撤出。这是埃及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七月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对外政策方面,革命领导当局奉行不结盟政策,支持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53 年 1 月,埃及政府同苏丹所有政党签订了关于埃及承认苏丹人民有自决权利的协定。1955 年,埃及不顾美、英帝国主义的威胁,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对亚非国家团结反帝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1952 年埃及七月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有利于埃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埃及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