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提问的适量控制方法

提问“适量”,即教师提问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直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和摒弃“满堂问” 的形式。

提问要少而精,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不见得都能提出几个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如果非要提出那么几个问题,是问题必有难有易,有大有小, 难难易易、大大小小的问题凑在一起必然会把主要问题淹没,就只会产生混淆教学重点,模糊学生认识的作用。因此我们提问时要把握住时机,要少而精,要切中要害。比如,在讲授新课时,应围绕教学要点提问;在实验教学时,应从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操作方法的相互关系中提出问题;在复习时, 从知识的规律性方面,从易混淆的知识点出问题。概括地说,我们不能把提问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而应该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地采用提问、讨沦、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必须指出,对于精心设计出来的问题要做全面、深刻的讨论,要使它贯串课堂的始终,真正使问题成为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向导。要防止对问题简单从事,只作为讲课主题而简单陈述。

那么如何做到课堂提问“适量”呢?这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训练项目了然于心后考虑用什么技巧和策略来提问。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注意运用归纳和合并的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方式的提问: 提问方式一: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跟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

提问方式二: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跟原梯形的高相等吗?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表的底跟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

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

⑤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呢?

⑥梯形的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还要除以 2?

比较之下,后者显得“杂”“乱”“碎”,并且过于“直”和“露”, 问得学生心神不宁,不利于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逻辑思维得不到较好地培养。而前者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思”得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