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堂提问的难度控制方法

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适当就是问题要切合实际。简单提问,意义不大,过低要求,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但问题深奥,学生无法思考,反而挫伤了积极性,所以,从提问的内容上要求,必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有一般水平的提问,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回忆和再现)、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和应用(解决简单的问题); 也有较高水平的题,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根据教学需要, 针对学生实际,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设问,激起学生内心活动,启发学生想问题,并善于改变设问的角度,以提高课堂提高的价值。

课堂提问,最忌过难或过易,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惑然不解;问题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是”或“不是”,两者都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没有联系(这种“联系”指的是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这个问题就太难了,学生一时无法回答;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有联系,但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那么它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

最为有效,这个问题难易适当,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回答。这个原理应该作为我们设计问题的一个原则。

根据以上原理,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二点:

第一,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易后难,逐一解答问题。例如,在讲授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时,可设计三个问题:“什么叫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怎样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为什么呈现周期性变化?”解决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增加的,而这三个问题都设立在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基础上的,当解答出前一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已有知识”就扩大了,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知识就可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起联系,解答后一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第二,对于难度不同的问题,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使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必须“跳起来摘桃子”,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提问设计的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为提

问提供了数量依据。难度 PH=1-P/W,这里的 W 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P 是答问通过的人数。难度 PH 在 0 至 1 之间。若难度为 0,全体学生都能回答; 难度接近 1,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 0.3~0.8 之间, 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

就问题本身而言,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问题分为四个等级: “微解答距”(看书即可回答)、“短解答距”(课文内容的变化或翻新)、“长解答距”(综合运用原有知识解题)、“新解答距”(采用自己特有方式解题)。提问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能,设计提问当然以后两种类型多一点为好;但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大搞难度的题目,使之望“题”兴叹,视为畏途。那么如何合理调配四种级别的问题呢?以下两种设计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