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式

例如,设非负数 a , b , c ,满足 a + b + c = 5 ,求证:

2a + 1 + + 2c + 1 ≤ 8 。学生证明这个不等式之后,再问:“这个不等

式右边的常数可以换成一个更小的常数吗?我认为是可以的,为什么?”这种提问,教师肯定了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寻求其原因。被肯定的答案成为学生寻求原因的指向,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倾向性。

又如,用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2n≥n2(n≥4)。学生对归纳的第一步有两种做法:

①当 n=4 时,等号成立,又当 n=5 时,25>52,所以当 n=4 时和 n=5 时,不等式成立;

②当 n=4 时,左边=右边,所以不等式成立。教师问:“这两种方法都正确吗?第二种方法不够严谨,是吗?”这种提问也是指向式提问。后面的问题是对前面问题常规性答案的疑问,这个疑问,确定了学生思维的指向。同时,这种提问利用学生思维的反思性,使之辨明某些模糊的逻辑关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评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