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启发解疑

有些问题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这些提问,教师要把握时机,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把提问和解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先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用自制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来做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1/3 这一规律,让学生也用自制的学具做同样的实验,亲身体验,加深对这一规律的印象。接着教师用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与圆锥再做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不存在上述的关系,从反面强化“等底等高”这一概念,避免或减少学生在具体应用中的差错。正当教师要小结时,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问:“如果圆柱与圆锥既不等于底又不等高,那么圆锥体的体积是不是圆柱体体积的 1/3 呢?”这一疑问, 激起了大家的思维,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答。这时教师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深入深究。有位学生说:“既然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不存在 1/3 的关系,现在两个都不等,肯定讲圆锥体的体积不是圆柱体体积的 1/3。”话音刚落,另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刚才讲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如果圆锥体的高是圆柱体的高的 2 倍(或一半),而底面积正好是圆柱体的底面积一半(或 2 倍),那

么圆锥体的体积就可以是圆柱体体积的 1/3。”这种大胆的设想受到了师生的赞扬,教师肯定了他设想的这种特殊情况的正确性。这种质疑解释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考,自求得之的过程,也是学生外部活动进行内化的过程。它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而且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