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反馈信息

第一,及时性。提问要及时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问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如果提问结束后不作评价,学生答对了受不到鼓励,答错了也不知道在何处,就会使提问流于形式。因此,学生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可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但对评价用语要加以选择,一定要适当,切不可随意奉送廉价的赞扬。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进行双向交流。课堂提问不应是单项交流,即只准教师问学生,而是双向乃至多项交流,还包括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向教师质疑问难,表明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感情融洽、教学作风民主和学生思维能力发达。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双向乃至多向交流的学习环境,就能促使学生经常冲破习惯势力的轨道,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热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敢于质疑,不是在教师面前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不“不”字。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应表示欢迎。

教师还应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期间教师的态度如何对学生解答问题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教师微笑地期待他回答,他可能镇定自若,发挥良好;如果教师不耐烦地或是严肃地看着他,他可能心慌意乱,答非所问。因此,教师在提问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提出问题后,教师的态度要和蔼亲切,用热情信任的目光期待学生的回答,努力创设一种“人人爱动脑筋、个个乐于回答”气氛。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投以鼓励的目光和期望,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即使学生答非所问,教师也要因势利导。

对有创见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第二,准确性。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对于教师的提问就有不同的反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切忌笼统,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正确而迅速地找出“病症所在”,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准确信息找到正确的答案。提问的技能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夸大其辞,使用一些“很好!”“好极了!”“太妙了!”之类的话,以免引起其他学生不快;当学生回答不十分正确和完满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答案的缺点,做出最后结论,否则会使教师脱离学生,也有碍于学生积极回答。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指出其答案中有价值和可接受的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原问题并进一步追问学生,直至原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应再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不合规范的语言、不合逻辑的论证,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纠正。

第三,启发性。教师发现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不能操之过急,评价应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耐心启发学生寻找答案,逐步使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

第四,艺术性。即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处于困窘状态时,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清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紧张情绪和回答不出时的窘迫感、回答错时忐忑不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