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亚和东南亚诸国的封建社会

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较早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地区之一。以灌溉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中世纪印度,在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上升时期,存在着封建土地国有制下的僧俗贵族土地占有制(食邑或军事采邑)和公社农民的份地制度。从上古继承下来的城市继续发展,并兴建了一些新的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富庶,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明显地分成本土封建王朝(4 世纪至 10 世纪)和外来伊斯兰教封建王朝(从 11 世纪起)统治的两个时期。后者在经济关系、政治制度、阶级斗争、思想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封建社会的特点。印度北部与中部、南部的发展很不平衡。15 世纪以前,南亚次大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不低于欧洲。但是, 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和封建国家、贵族官僚的控制和压抑,商品货币经济较微弱,商业资本发展迟缓,市民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16 世纪和 17 世纪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亦因此分布稀疏和发展缓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后, 又使印度逐渐失去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东南亚诸国是我国的近邻。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物产富饶,同我国关系密切。东南亚地区是一个整体,具有相对的共同性;但东南亚各国又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之处。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吸收外来文化而加以融合与同化,从而发展成为各自的民族文化。中世纪时东南亚诸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和兴衰强弱并不平衡。上古时期,东南亚诸国是否经历过奴隶制社会阶段,迄今尚无定论。然而,史学界中关于东南亚国家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论点,却具有普遍性。中世纪时期,如吴哥王朝时期的柬埔寨、郡县时期和独立以后的越南、蒲甘王朝时期的缅甸、素可泰王朝时期的泰国, 以及满者伯夷王朝时期的印度尼西亚,都是处于封建统一集权制度的统治之下。

印度佛教文化对东南亚各国影响巨大,许多国家中佛教成为国教。东南亚诸国与中国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再加上 16 世纪后相继遭到西欧殖民国家的侵略和压榨,使中世纪东南亚诸国的历史发展具有许多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