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南非与马尔加什

到 17 世纪中叶为止,在中南非地区,除南非的柯伊萨族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外,班图族已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刚果和津巴布韦。他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文明,还对葡萄牙的殖民掠夺进行了反抗斗争。

中世纪时期,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部山区兴起了名叫伊默里纳①的早期封建国家,它是后来统一全岛的中心。

刚果王国 刚果王国是西班图族的刚果人建立的国家。传说,其创始人是刚果河北岸的崩古王国小王子。约 14 世纪,他率领队伍南下,先征服了人

① 汤迪比之役,两军兵力对比,说法不一。摩洛哥军离开马拉喀什时为 3000,到尼日尔河时,有的说不过2000,有的说不过 1000。桑海军数目,《苏丹史》载为步兵 30,000,骑兵 12,500,《探索者史》载为步兵 9700,骑兵 18,000。

② 摩里斯·狄拉夫斯:《非洲的黑人》,英文版,第 83 页,华盛顿,1931。

① “伊默里纳”,马尔加什语译音,意即“山国”,是从形容词“默里纳”(意即最高的、顶点的)派生出来的。

口稠密的巴刚果地区,建立了国都班扎①,接着通过武力和联姻,统一了许多部落和小王国。15 世纪中叶国势极盛,它的边界线:北起奥戈韦河,南到本格拉,西临大西洋,东至开赛河和赞比西河上游。16 世纪初,周围各国独立, 疆域缩小,仍拥有北起卡奔达,南至罗安达,西临大西洋,东抵宽果河的辽阔地区。

刚果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具是铁锄,种植小米、高粱、麦类和稻谷。16 世纪初,又种植了葡萄牙人自巴西运来的木薯和玉米。生产多种蔬菜和瓜果,还培植一种供给刚果人民油、酒、醋、水果和面包的棕榈树②。农田劳动主要由妇女担任。男子除了参加伐森林、辟耕地等农业重活外,主要从事手工业。

手工业中,冶金业比较发达并受重视。生产铁制武器和工具,制造金、银、铜器和装饰品。传说,最早的刚果国王是从技艺精湛的铁匠中挑选出的。刚果人民制造陶器、木器,用象牙雕刻工艺品,用棕榈纤维织布,用棕榈叶编席子、篮子和日用品,造船业比较发达。首都班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手工业中心。

国内商业十分活跃,各地有定期的集市。从沿海运进食盐③,由内地运出象牙、貂皮、棕榈布和棕榈叶腰带。货币主要用贝壳④。为了保证商业正常进行,王国规定地方官吏必须随时清除路上杂草树丛,修理桥梁、渡船并兴建旅舍。

刚果王国是在原始公社制解体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发展中的封建关系和氏族制度紧密交织在一起。

国王拥有“马尼刚果”①的尊号,国内的一切东西都属于他所有,他把领地和财富分配给贵族。除首都周围三十二公里多的地区直属国王外,全国分为六省②,省内分为若干州,国王把这些省、州分予王亲和贵族,并给予他们省州“马尼”的称号。省州马尼必须向国王交纳年贡(粮食和衣物)。他们随时可能被国王撤换,但有的省州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如松迪省惯例由国王的长子或继承人统治,巴塔省总是属于原王族成员③。

刚果自由农民要向国王和贵族纳税服役,在他们中间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组织,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户使用。每一公社划定一块土地共同耕种, 将收获物上缴到国库。农民不仅要把自己的收获物和猎获物的一部分交给村长,还要为村长耕种土地。在刚果还有相当数量的不自由居民,他们不同程度地依附于王室和贵族。奴隶已出现,他们是王宫和贵族的家庭仆役。

国王住在周长 1 英里(合 1.59 公里多)宽的豪华王宫内。王位本按母系

① 班扎,刚果语译音,意即宫廷,建于一险要高山顶平地上,该平地周围十六公里余,密布耕地和大小村落,有居民十万多人。

② 这种棕榈树的绿色果子,可作水果生吃或煮食;果肉可榨油,用来点灯、擦身或当奶油;果仁磨成粉, 可作面包;树顶槽中滴出一种似奶汁的液体,可作酒和醋。

③ 食盐主要产自刚果河口的姆潘达盐场和洛热河口的安布里什盐场。

④ 贝币生产地在罗安达岛,由妇女潜入两米左右深的海水下捞取一种黄色透明贝壳加工而成,它们被装成约三十公斤一包,运往首都。

① “马尼”,刚果语译音,意为“领主”,“马尼刚果”,意即“刚果的领主”。

② 刚果六省是:庞巴省,索约省,邦巴省,庞古省,松迪省,巴塔省。

③ 巴塔省在并入刚果前是一个强大的王国。

承袭,即由舅父传给外甥或弟弟继承兄长;随着国王权力的发展,始改由儿子继承。王太后、王后(往往是国王的姊妹)和宫廷贵族对确定王位继承人有巨大影响。首都每个贵族的住宅和土地都分别用墙围住,各自俨如市镇。刚果朝廷设置了分管外交、军事、贸易、河流和森林事务的大臣。各部

大臣由国王从贵族中指派,其中很多是国王的近亲。还专门设置有通报官, 及时向全国传达国王命令。全国设有常备军,战时,所有成年男子都服兵役。由军事大臣向各省发令征兵。最大的邦巴省可集中 40 万大军,较小的巴塔省也能组织七八万人。犯重罪者多流放荒岛,人们认为被放逐比之于处死是更大的惩罚。

1482 年,葡萄牙人侵入刚果河口,1487 年进入刚果首都。1491 年刚果国王恩赞加·库武(?~1506 年)和部分贵族一道接受了基督教洗礼。自 1499 年起,葡萄牙的传教士和奴隶商蜂拥而至。1506 年将接受洗礼的王子阿方索一世(1506~1543 年)扶上台。此后,加紧传播基督教,到处修教堂,并把首都改名为圣萨尔瓦多。从 1514 年起,葡萄牙人深入王国腹地,掠夺奴隶, 甚至抓走王族成员。1536 年,奴隶贸易中心姆潘达港有 5000 黑人被装船运走。

葡萄牙人的侵略给刚果带来深重的灾难。奴隶贸易使刚果丧失了成千上万男子;刚果为猎取奴隶,同周围部族进行战争,削弱了王国的中央政权; 葡萄牙人的挑拨离间,还加剧了王国的分裂和内讧,阻碍了刚果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1. 世纪 70 年代初,刚果人民举行反葡萄牙侵略的武装起义,迫使葡萄

牙人从 1575 年起将传教和贩奴活动中心转移到宽扎河南的安哥拉王国。1665

年 7 月 13 日,国王涅-恩拉扎(或称安东尼奥一世,1662~1665 年),发

布了摆脱葡萄牙控制的宣言,反对 1649 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葡萄牙人对金矿的垄断权。11 月 25 日姆布维拉战役,国王战死,王国被一分为三。由于刚果人民坚持反侵略的游击战争,使葡萄牙人四面受敌,不久将他们全部逐出刚果。刚果人民用斗争赢得了独立,并将这个独立维持了两百多年。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意即石头城),是南非古国莫诺莫塔帕①的首都, 今天已被当地人民作为自己祖国的名称。

津巴布韦古城约建于 6 世纪至 8 世纪,莫诺莫塔帕国大约也在 5 世纪前后建立。12 世纪至 16 世纪是这个国家的全盛时期。15 世纪它的疆域北起赞比西河,南越林波波河,东临印度洋岸。不仅领有今津巴布韦,而且还包括德兰士瓦部分地区和莫桑比克的大部。莫诺莫塔帕国的居民是南班图语系马肖纳族的瓦卡兰加人,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在津巴布韦东部和莫桑比克西部的山坡梯田遗址,宽达 2000~3000 平方英里,梯田四周有水井,还有许多长数英里、深一米的水渠。除实行人工灌溉的农业外,还饲养家畜。居民用公牛交纳赋税。

手工业很发达,织布、制陶、雕刻和金属冶炼业十分出名。在津巴布韦和南非各地,发现了大量古代采矿场,说明矿工、工匠人数之多。在 4 世纪

或 6 世纪前后能炼铁,制造锄头、弓箭,还开采了铜、银、金,制造各种金属饰品。在林波波河西岸马庞古布韦的皇室墓葬中,曾出土大量黄金饰物。

① 莫诺莫塔帕,班图语原音为“姆温那莫塔帕”,意思是“被掠地区之主”,是 15 世纪中期一个统治者的称号。后被葡萄牙人讹译为莫诺莫塔帕,并用作国名。这个国家自称“马卡兰加”,意即“太阳之国”。

建筑水平也相当高,津巴布韦四百多处遗址中著名的是津巴布韦古城遗址, 它包括城墙、高塔、神庙、宫殿、库房、水井、地窖及住宅等建筑,主要是用雕凿成砖块般平整的花岗石砌成。这些建筑物不仅精致美观,还有高达

9.15 米,厚达 6.1 米的围墙,气势十分雄伟。

从津巴布韦古城遗址中发现的铸造铜钱的泥模,证明国内商业已有发展,对外贸易也较发达。9 世纪,伊本·马苏第在《黄金草原》里记述过索法拉的黄金交易情况。12 世纪中叶,伊德里西在他的地理著作中指出,铁在索法拉地区是一宗巨大的买卖,索法拉的铁无论就数量、质量或可锻性而论, 都要比印度铁强。这些铁被运到沿海各岛和印度大陆,以高价出售。输出的主要商品,除黄金与铁外,还有象牙、铜和奴隶。输入商品主要是棉织品和奢侈品。

莫诺莫塔帕是在原始公社解体基础上形成的早期国家,氏族部落贵族在政治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还保存有母系氏族制遗风。15 世纪末,葡萄牙人侵入东非海岸,16 世纪到达王国宫廷。据葡萄牙人记载,它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国王后宫里有几千名妃嫔和女奴,其中九个(大多为国王的姊妹或亲属)有王后的称号,她们享有决定王位继承人的大权。国家大权属于国王,臣民的一切东西都算是他贷给的,国王可以随意将臣民杀死。

16 世纪初,莫诺莫塔帕王国开始走向衰落。迄 1506 年,这个王国已经

进行了 13 年以上的战争。一方面是由于内讧和战乱,另一方面由于葡萄牙人

垄断了海上贸易,破坏了国家最重要的财源。尽管如此,在 16 世纪,葡萄牙人想通过传教控制这个国家和用武力征服它的企图都没有得逞。1560 年,一个耶稣会教士给国王施行了洗礼,当这个教士干预地方事务时,立刻就被处决了。接着,当地人民又消灭了葡萄牙人派来的侵略军,迫使葡萄牙人向国王付出商业税,王国的使臣每三年一次到葡萄牙人的商业据点西纳去收取这种商税。

1628~1629 年,葡萄牙人挑起争端,派兵打败了莫诺莫塔帕国的两支大军,把一个接受了洗礼的新国王扶植上台。葡萄牙人还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国王给予他们金矿垄断权,葡萄牙人则保证国王的王位。在 1667 年,葡萄牙人已经牢固地控制了太特及其周围地区。在葡萄牙人的掠夺下,莫诺莫塔帕进一步衰落下去。1693 年,被马肖纳族的罗兹威人灭亡。

马尔加什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面的印度洋中。岛上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尼格罗人。公元前 10 世纪到公元 10 世纪,大批马来人迁来,他们与先后到达这里的犹太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和班图黑人,相互融合,形成了马尔加什人。马尔加什人的特点是,同时具有尼格罗人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的特征。

公元前 3 世纪到公元 10 世纪期间,中部的安卡腊特腊山区,居住着许多

麦利那人的氏族和部落。它们之间时而结成同盟,时而进行战争。公元 1300 年,安德里亚讷里纳(1300~1320 年)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伊默里纳国家。

  1. 世纪初年,兰吉塔女王(约 1500~1520 年)在遗嘱中确定了建立独裁政权和长子继承的制度。此后,伊默里纳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世袭君主国, 结束了不断发生争夺王位的混战的局面,国家才安定繁荣起来。

  2. 世纪前期,在兰德里亚安扎卡统治时,占领了阿纳拉曼加,改名为塔

那那利佛,作为王国的首都①。同时修筑了大规模的灌溉工程,扩大了稻田面积,使首都地区成了王国的谷仓。

16 世纪至 17 世纪是伊默里纳国家封建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后来 18 世纪末的国王敕令(“卡巴里”)中反映出下述的封建关系:伊默里纳国家的基本居民是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叫作霍瓦。他们必须在公社分配的份地上劳动,并交纳赋税和负担劳役。私自离开公社者,要被卖为奴。他们实质上是束缚在公社土地上的农奴。伊默里纳的农村公社叫作佛康奥洛纳,它的首领叫作姆皮阿迪迪(头人),由选举产生,负责分配份地、维持治安、征收捐税和组织劳役。

在封建化过程中,氏族部落上层成了封建统治者,叫作安德里亚纳。他们拥有大量土地,享有不服劳役、不纳税等特权。安德里亚纳中最有势力的是国王亲属和部落首领后裔。这些王亲和贵族是大地产的领主。大地产是不能变卖但可世袭的封建领地,它叫作“沃迪沃纳”。束缚在大地产上的农民叫“默纳克利”,有义务为国家服劳役并把国家规定的赋税上缴领主。这些领主叫“通波-默纳克利”,享有征收赋税和审判默纳克利的特权,在农民交给国家的赋税中,他们可以分享很大一部分。国王是封建主的总头目,占有全国土地,通过分配土地给臣民的方式征收各种赋税和分派劳役。

各种类型的奴隶,是社会的最下层。战俘及其后代,叫“阿纳德沃”; 债奴、罪犯及其后代,叫“扎扎-霍瓦”;奴隶有时参加某些生产劳动,但主要是做家庭仆役。以家庭奴隶制为主的奴隶制的存在,负担繁重劳役并被束缚在领地上的自由农民的存在以及国王权力的强大,这是伊默里纳国家社会制度的特征。

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马达加斯加。1500 年,葡萄牙人首先侵入。

在以后的 150 年中,荷、法、英等国殖民者接踵而来,争相贩卖奴隶。1642 年,法国派遣侵略军(“探险队”)在马达加斯加岛东南端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基地。接着委派了统治全岛的总督,运进大批殖民者,强迫附近部落纳贡, 深入内地洗劫村庄,力图变马达加斯加岛为法国殖民地。马尔加什人民团结战斗,共同对敌,终于摧毁了法国的殖民据点,把法国殖民者全部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