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世纪的日本文化

日本民族在继承自己的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又继续大力吸收中国的先进文明,并加以再创造,形成了自己的中世纪文化。

文学艺术 奈良时期的日本贵族,从文艺、宗教、学术、教育、建筑、雕刻,乃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等都向唐朝学习。7 世纪初以来,贵族一般都能写中国六朝风格的汉文汉诗。751 年,淡海三船汇编的《怀风藻》是一部最古的汉诗集,内容反映了贵族歌功颂德的情操和游宴享乐的生活。

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本族文字。日本人把汉字叫作“真名”,3 世纪汉字传入日本后便使用汉字。7 世纪后,日本开始用汉字的音和义发展了书写日语的方法,这种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被称为“假名”。有了这种文字, 就可以用日语写作,比用汉文能更好地表达日本人的思想和情感。8 世纪末编成的《万叶集》20 卷,是最早的一部日语诗歌总集,收录诗歌 4500 余首, 作者大都是皇族、贵族、官员,也有农民、兵士。《万叶集》的诗歌反映了当时日本各阶层的思想和生活,诗人山上忆良所作《贫穷问答歌》,生动地描述了班田农民的穷苦生活和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愤懑和怨恨。到《万叶集》成书时,日本人已用比较固定的汉字标记日本语音,所以人们称之为“万叶假名”,这是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前奏。9 世纪时,日本人终于利用标音汉字的偏旁创制了片假名,又用其草体创制了平假名。10 世纪时,假名文字逐渐盛行,产生了具有独特格调的和歌。905 年,纪贯之奉天皇之命编成了《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

与和歌产生同时,还出现了“物语”(散文故事)文学。最早的一部是

《竹取物语》。它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又吸取了中国和印度的神话传说。10 世纪至 15 世纪是日本贵族文学的全盛时期。藤原氏女官紫式部写了长篇

作品《源氏物语》,共 54 章,描写贵族各阶层以恋爱为中心的腐朽生活,但文笔优美细腻,又长于人物心理性格的刻画。12 世纪成书的《今昔物语集》是一部集大成的故事集,共 31 卷,分为《天竺》《震旦》《本朝》三部,汇集了印度、中国、日本的佛教故事,内容广泛,有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生动地描绘了日本各地方各阶层的社会生活。贵族女作家清少纳言写的《枕草子》,和泉式部写的《日记》,都以清新纤丽的笔调描写贵族妇女的生活和宫廷内外的自然景色,是日本随笔文学的开端。

镰仓幕府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保元物语》《平氏物语》《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等小说。它们主要描写战争,取材于宫廷故事和武士各阶层都很熟悉的社会生活。文体夹杂汉语词汇,成为以后日本语的先驱。室町时期, 文学形式有新发展,出现了喜剧,叫作“狂言”,形式新鲜,用民间通俗语言,描绘市民日常生活,讽刺大名、武士、僧侣的狡诈和愚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喜爱。另一种新兴文学是“连歌”(联句),由几个人、几十人坐在一起在互相联咏中不断地创作联句。它同“狂言”一样重视主角、配角、歌唱人、伴奏人之间互相谐调,在武士和群众之间广为流行。德川幕府初期,出版了《伊兽保物语》(伊索寓言),为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开了端绪。

奈良时期的艺术,主要是与佛教有关的建筑、绘画、雕刻与工艺。平安时期除继续发展佛教艺术外,出现了以山水、人物、风俗为题材的绘画。日本画派的“大和绘”多采用物语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画成绘卷,称为“绘卷物”,也画在屏风或扇面上。

教育与史学 奈良时期的日本政府,模仿唐朝制定贵族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召贵族子弟入学,教授经学、律令、汉文学、书法、算术等。此外,有势力的贵族官吏还设立了私人学院。

奈良时期之初,日本政府着手编修史书,此后历代朝廷都继续了这一事业。712 年,太安万侣将稗田阿礼口诵的“帝纪”与“旧辞”加以记录、整理,用万叶假名编写成《古事记》三卷。这是现存日本最古的历史书。720 年,舍人亲王、太安万侣又修成《日本书纪》30 卷。这是仿效中国古代官修正史体裁,用汉文写成的历史书。8 世纪时,日本还出现了最早的地方志, 叫作《风土记》,记述各地方风习和民间传说,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出云风土记》,其余均已残缺不全。平安时期的官修史书有《续日本书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记》《文德实录》《三代实录》,同《日本书纪》并称“六国史”。

宗教 7 世纪以来,日本的历代统治者都尊奉佛教,兴修佛寺。圣德太子时,建立了四天王寺和法隆寺、法兴寺。奈良时期,中国流行的佛教各宗都已传入日本。其后以空海创立的真言宗,最澄创立的天台宗最为流行。741 年,天皇下诏在各国建立国分寺各一座。743 年,在奈良兴建的东大寺以及所铸造的五丈三尺高的金铜卢舍那佛像,代表了古代日本的建筑艺术和金属铸造的工艺水平。

镰仓幕府时期,佛教仍然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农民在幕府的严酷统治下不堪其苦,在反抗现实压迫的同时,也幻想来世。因此,在民间产生了一些新宗派,如净土宗、真宗(一向宗)、法华宗(日莲宗)等。幕府以前的佛教各宗,要求信徒修庙、塑像、施舍土地财产,研习东派经典。幕府时期新兴宗派只重信仰,不拘形式,不重经文,不分贵贱,在农民和下级武士中广泛传播。因此新教派受旧教派迫害,往往团结农民和下级武士反抗幕府和大名,在农民起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16 世纪时,随着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西欧传教士的东来,天主教在日本开始盛行,出现了许多日本人的神甫和修士,出版了许多日语的传道书。德川幕府初期,全国信徒已有 75 万人。幕府认为天主教的传播不利于它的专制统治,岛原起义后更决心推行禁止天主教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