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伊儿汗国和帖木儿帝国

伊儿汗国的早期统治和合赞汗的改革 旭烈兀西征于 1260 年结束后,约 1263 年忽必烈大汗赐给他“伊儿汗”的封号,伊儿汗意为“藩王”, 伊儿汗国由是正式建立。

伊儿汗国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儿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也里(赫拉特)王国是伊儿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儿汗派官治理。

1265 年旭烈兀死去,汗位由他的后裔继承,名义上要得到大汗允准,但多属追认式的册封。国家军政大权操纵在蒙古军事贵族手中,他们担任各地长官,实行军事统治;伊朗的僧俗封建贵族主管文书财税工作,在中央和地方的蒙古长官统率下,为伊儿汗搜括城乡人民。1265~1295 年的 30 年间, 蒙古军事贵族保持了游牧生活习俗,奉行竭泽而渔的掠夺政策,给伊朗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伊朗史家拉施特说:“由于官吏的舞弊行为和经济的破坏, 各州的大部分剌亦牙惕(百姓)离开故乡到边远地方去落户,城市和乡村空荡荡的。⋯⋯剩留在城里的人,大部分用石头把屋门堵住或在门上留一个窄孔,通过屋顶进出,由于害怕税吏而躲避起来。当税吏们来到附近地区时, 找到认识各家的不定哪个坏蛋,按照他的指引把人们从各个角落里,从地窖里、花园里和废墟里找出来。如果不能找到男的,就抓住他们的妻子,像驱赶羊群般地,把她们驱赶在前面,从附近的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带到了税吏处。她们的腿上被系上绳子,受到殴打,妇女们的哀号和怨声冲天。”

①此外,出行的官吏和使臣住宿民家,索取食物、饲料、美人和酒,破坏被褥、

毯子、家具、房屋和花园,抢走他们所要的一切东西。在这方面受害的,不限于一般剌亦牙惕,伊朗贵族也不能幸免。因此,在伊儿汗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特别尖锐。1265 年,法儿思爆发大断事官舍里甫丁起义,兵临设拉子城下。1291 年 5 月,卢尔(罗耳)游牧部落暴动,攻占伊斯法罕。在山区和森林地带,逃亡农牧民和奴隶聚众反抗蒙古统治的事,时有发生。

合赞汗(1295~1304 年)是伊儿汗国著名的君主,1295 年 6 月 19 日, 他率领将士改宗伊斯兰教,当年 11 月 3 日即汗位,取名穆罕默德,自号素丹。此后,蒙古贵族和伊朗贵族日益合流,伊儿汗国的统治政策也相应改变。合赞汗对蒙古贵族说:“我并不支持大食剌亦牙惕方面。如果对他们全体进行

① [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译:《史集》,第 3 卷,第 432~433 页,商务印书馆,1992。

抢劫[对我们]有好处,那末在这件事情上我会干得比谁都厉害。我们一起抢劫去。但是,如果你们将来指望塔合儿[强征的军粮]和食粮而[向我] 提出请求,我就得严厉地对待你们。⋯⋯欺侮自己的剌亦牙惕算什么高贵、勇敢?夸耀这样的事除了灾祸什么也得不到,着手搞什么事也不会成功。”① 为清除积弊,合赞汗进行了改革:

  1. 改革赋税制度。原国家赋税由各州长官承包,他们任意摊派加征, 使税额超出应征数的 10 倍至 20 倍,民不堪其苦。合赞汗下令废除包税制, 派官吏进行土地和户口调查,定出税额,造出税册,张榜公布于村庄大门上或清真寺前,严禁多征和欠税。地税按作物收获季节分春秋两次交纳,税额约为收成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一般征实物,大城近郊交货币。游牧民的税,年初一次交纳。人头税在春分时一次征收。城市工商税,征收货价的 10

%。

  1. 整顿驿站。为清除急使众多,借宿民舍,强索供应,肆意破坏之弊, 合赞汗下令设置专用驿站,专供为国家和边陲要事的快递急使使用,使用者必须持有金印玺书。在专用驿站的各站置有两名信差,各州要事,可写成密信,由信差递送。国家派往各地的使臣和官员由国库发给旅费,禁止沿途索取给养和驿马;同时在各地建馆舍供其住宿,禁止借宿民家。由是官驿废除, 国家耗费减少,急使扰民之事也得以制止。

  2. 发展农业。自蒙古西侵以来,伊朗人民或死或逃,地多荒废。为了鼓励垦荒,合赞汗规定,凡国有荒地,开垦后即成为垦荒人的永业;根据灌溉条件和垦治难易,分荒地为三等,第一年全部免税,第二年起,分别免税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如果荒地属于私产,垦荒人应缴的税额则半归领主,半归国库。设置“哈里撒忒底万”这一机构,专门处理授予垦地和规定赋税事宜。合赞汗命令拨出部分税课作为购买耕牛、种子和农具的专款,以解决穷苦农民耕作困难;同时禁止夺取农民的耕牛、马匹、毛驴,以免影响农耕。

  3. 统一币制和度量衡。伊儿汗国的辖区原为数国,各有金银铸币,成色不同,重量有别;度量衡也不相同,影响商贸。合赞汗下令收回旧币,改铸新币。新银币重 3 钱(“米思哈勒”),上有《古兰经》经文和合赞名字; 新金币量 100 钱,上有《古兰经》诗句、12 伊玛目名字以及用各州文字铸上的合赞名字。规定全国度量衡均以大不里士的为准,派官员赴各地检查,合格的加盖印记,投入使用。使用无印记的度量衡,惩以罚金或断手,伪造印记者处死。

  4. 实行军事采邑制。蒙古旧俗士兵不仅无薪饷,反而每年要向贵族交纳马、牛、羊、毡、皮等物作贡赋。合赞汗曾给亲近士兵发过四五年军粮, 但往往不能按时发给,引起无数争端。为了使“全国军队皆得息瞻,俾其皆具同一热心与勇武而卫国”①,1303 年秋,合赞汗决定实行军事采邑制,两三个月内在从阿姆河起直到密昔儿为止的各地区中为全体军队规定了采邑, 并进行了分配。

合赞汗的军事采邑制是“将属于私产或公产之地,无论为已垦或荒废者,

① [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译:《史集》,第 3 卷,第 455~456 页,商务印书馆,1992。

① 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下卷,第 348 页,中华书局,1962。

概以封地(即“采邑”)名义,⋯⋯拨归各千户管理”②。千户的采邑,在百户、十户之间层层分封。分封完后,造成一式二份清册,一份存大底万(财政署),一份交千户长。采邑不得买卖、赠予或转让,可以继承。采邑内的农民继续耕种其地,只是将一切应纳给国库的赋税牲畜交军人。由于采邑内的农民并未随采邑一道赐给军人,军人不得将其任意迁徙,只能监督其耕作, 收取底万规定的赋税;军人也不得藉词容留他乡居民,必须遣返。取得采邑的每个军人要向国家交纳 50 曼谷物。政府派人年年巡视采邑,努力耕作者赏,荒废农耕者罚。军人得到采邑后,如果再强取百姓财物,强占他人土地, 不提呈人口清册,躲避、拒绝出征或派人代己出征,都属有罪。

合赞汗的军事采邑制,把塞尔柱克时期的采邑世袭制正式用法律固定下来了。14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王权衰落,采邑主逐渐得到了对采邑内居民的行政权以及对采邑土地的任意处置权,采邑就变成了世袭领地,其名称也由“伊克塔”变成了“索尤加尔”。

伊儿汗国的建立,结束了伊朗地区的长期分裂局面,合赞汗的改革使遭到破坏的经济有所恢复,封建统治暂时得到巩固,但不能挽救伊儿汗国的衰亡命运。1335~1378 年的四十多年间,地方总督先后拥立八个伊儿汗,在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建立了各自的封建小王朝:贾拉尔朝(1336~1411 年), 1340 年建立,据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苏尔和迪亚巴克儿;克尔特朝(1245~

1389 年),1342 年独立称王,据有赫拉特和呼罗珊部分地区;穆札法尔朝

(1313~1393 年),1353 年建立,据有法尔斯、克尔曼和库尔德斯坦,称臣于开罗;赛尔别达尔国家(1337~1381 年),这是由起义农民于 1353 年建立的政权,据有呼罗珊北部。1380 年以后,在伊儿汗国废墟上建立的各封建小王朝,先后被帖木儿灭亡。

帖木儿帝国的盛衰 14 世纪后半叶,帖木儿帝国崛起于中亚。1318~

1321 年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察合台占据中国新疆一带,西察合台拥有河中地区。帖木儿(1335~1405 年)出身于河中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因在结伙抢劫中右足受伤,人称之为跛子帖木儿。帖木儿勇敢好斗,在封建混战中壮大了势力。1370 年 4 月 10 日,在撒马尔罕自立为王,

1388 年正式称素丹。

帖木儿利用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组成强大的骑兵部队,对衰落的邻近各国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战争。1370~1380 年,四次进军阿姆河下游,灭亡花剌子模王国;五次进攻东察合台汗国,后经 1389~1390 年的两次征战,东察合台汗向帖木儿称臣。1380~1394 年间,灭亡伊朗各小王朝,占领了伊朗和阿富汗。1388~1395 年,两度同金帐汗交战,焚毁了萨莱城。1398 年,侵入北印度,屠掠德里。1400 年,打败埃及军,攻占阿勒颇,洗劫大马士革。1402 年 7 月 20 日,安卡拉百万大军会战,帖木儿打败并生擒奥斯曼素丹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 年),将土耳其人逐出了安纳托利亚。帖木儿还梦想征服中国,在进军中国的途中,1405 年 1 月 19 日,于锡尔河畔的讹答剌城死去。通过三十多年的征服活动,帖木儿的河中王国名义上①发展成了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撒马尔罕成了帝国的首都。

帖木儿的侵略战争带来了巨大破坏。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从北印度

② 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下卷,第 348 页,中华书局,1962。

① 由于帖木儿的征服大多是袭击而非吞并,有些地区很快丧失,故言“名义上”。

到叙利亚,从天山南北到南俄草原,兵锋所及,财物被洗劫,城市被破坏, 工匠被带走,人民遭屠戮,甚至残忍地将尸体堆成山,人头砌成塔。灌溉工程的破坏,使一些农耕地区变成了荒原。

帖木儿以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自居,他的统治,名义上沿用成吉思汗的札撒,实际上是因袭伊朗传统。帝国内伊斯兰教居于统治地位;素丹为帝国最高元首,统辖军队;帝国宰相听命于素丹,总揽国政;许多大臣分管行政、司法、财经和宫廷事务。地方诸州,各设有军事、民政和财政长官;遍布各地的素丹耳目和四通八达的邮递驿站,使全国处于素丹的严密统治下。

首都撒马尔罕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帖木儿利用掠取的财富和掳来的能工巧匠把撒马尔罕建设得异常华美,宫殿富丽,清真寺宏伟。撒马尔罕工商业繁荣。聚集在这里的安哥拉毛织匠、大马士革车匠和弓矢匠、中国陶瓷匠,等等,提高了帝国的手工业水平。中国的丝绸、陶瓷、珠宝, 印度的香料,金帐汗国的毛皮,都在这里交易,使撒马尔罕成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地。帖木儿的儿子沙鲁哈统治时(1405~1448 年),政治中心转移到赫拉特(哈烈),撒马尔罕仍然是帝国的经济中心。

帖木儿和他的后裔,大多是文学艺术的鉴赏者和资助人。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的宫廷里,聚集着大批学者、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诗颂集》作者哈菲兹、哲理诗人札米、把中国画法和波斯绘画完美结合的画家毕赫札德, 等等,都受到素丹礼遇。以至被誉为“帖木儿文艺复兴”、“波斯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

帖木儿帝国同埃及、西班牙等国有交往,1403 年,西班牙卡斯提国王曾派克拉维约东来报聘,归国后写成《克拉维约东使记》,报道了帖木儿帝国的盛况。帖木儿帝国同中国的联系更为密切,使节往来频繁;《明史》称帖木儿为元驸马,称其国为撒马尔罕国。

帖木儿在遗嘱中给他的子孙各留下一块封邑,在他死后,他的后裔立即展开了争权夺位的血战,帝国因此四分五裂。与此同时,奥斯曼土耳其人、贾拉尔人、土库曼人在西部开始了恢复失地的斗争,结果,西部地区落入了两个土库曼王朝手中:黑羊王朝(1378~1468 年),据有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白羊王朝(1378~1502 年),据有迪亚巴克儿、阿塞拜疆。帖木儿后裔的控制区只限于河中、阿富汗斯坦和伊朗东部。15 世纪中叶,术赤子昔班的后裔率领乌兹别克游牧部落在中亚草原兴起,1500 年攻占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建立乌兹别克汗国,帖木儿帝国灭亡。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以费尔干纳为根据地力图复辟,失败后南据喀布尔,后进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1526~185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