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俄国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和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莫斯科原系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属于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是弗拉基米尔王公的领地, 1147 年开始建城。13 世纪末成为拥有封土的俄罗斯公国。当时幅员虽小,但莫斯科扼奥卡河、伏尔加河的商业要道,为莫斯科王公带来大宗税收。莫斯科地处东北罗斯的中心,四邻有许多小公国,不容易受到德国和蒙古的直接侵袭,因而有利于发展经济。

莫斯科公国是凭借蒙古势力而兴起的。金帐汗国从罗斯各公国的王公中选拔一人,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俄罗斯大公”,代其向全俄罗斯征收贡赋,其代价是他可将弗拉基米尔城及其四周并入自己的领地。由于直接利益之所在,俄罗斯王公们竞相争夺此任。

14 世纪初,特维尔公国大公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从蒙古统治者手中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开始代表金帐汗向全俄罗斯征收贡赋,并领有弗拉基米尔城及其周围疆土。

莫斯科公国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适应了蒙古金帐汗分而治之的要求。当时蒙古的最高统治者是乌兹别克汗。为了防止特维尔大公米哈伊尔权势不断扩大,他利用俄罗斯诸王公之间的矛盾又起用莫斯科的尤里·达尼洛维奇(1303~1325 年)。达尼洛维奇是莫斯科公国政策的初创者。这种政策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就是“充当汗的卑鄙工具,从而窃取汗的权力,然后用以对付同他竞争的王公们和他自己的臣民”①。尤里·达尼洛维奇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接受了乌兹别克汗的建议,迎娶汗的妹妹为妻,因而博得了汗的欢心。由于他甘作鹰犬,立即得到一支蒙古军来对付其政敌。当他和特维尔大公内讧时,他的妻子被掳去丧命。尤里控告米哈伊尔,米哈伊尔被汗处死。特维尔王公终于丧失了汗的宠信。但尤里不久也被特维尔王公杀害。

尤里的弟弟伊凡·卡里达②(1325~1341 年)诡计多端,依仗教会势力, 订立同盟,胁迫邻近公国向其屈服。他用金银财帛贿赂大汗及其妻妾、近臣, 频繁朝见金帐汗,以求取信于蒙古统治者。1327 年,他亲率蒙古大军镇压特维尔起义,得到汗的器重。次年,被封为“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此后,伊凡利用“大公”称号,大肆搜刮民膏,兼并邻国土地,并将全俄东正教大主教驻节地迁至莫斯科,使政教合一,以提高其统治威信。从此莫斯科河流域附近土地都归附于他。俄罗斯国家的疆界初步形成。

① 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 68 页,人民出版社,1979。

② 绰号“卡里达”,俄语系“钱袋”之意。

伊凡·卡里达的孙子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1359~1389 年)继位后, 莫斯科公国达到了极盛时期。他把莫斯科城周围的木墙改为石墙以防御外敌入侵。同时继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迫使他们臣服自己。在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的同时,金帐汗国却日益削弱了。1378 年,金帐汗国马麦汗派遣鞑靼王公联合立陶宛和里亚赞大公,进攻莫斯科,季米特里率兵 15 万迎击。1380

年 9 月,在顿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进行了决战。金帐汗军队大败而退。季米特里由于这次胜仗,获得“顿斯科伊”称号,意为“顿河之王”。这次战役,使金帐汗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统治从此一蹶不振。

从 14 世纪末至 15 世纪末,东北罗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更为密切。莫斯科成为重要商业中心,与中亚、黑海和地中海沿海都有贸易往来。伊凡三世(1462~1505 年)统治时期,曾于 1462、1474 年先后占领雅罗斯拉夫和罗斯托夫公国。1471~1478 年灭诺夫哥罗德公国。伊凡三世利用各汗国之间的内讧和汗位争端,继续奉行其祖先所制定的对付金帐汗的方针,并不断实行新的措施,与克里米亚汗联合对敌,停止对金帐汗纳贡。1480 年夏金帐汗阿合马又联合立陶宛进攻莫斯科,但当蒙古军在奥卡河支流乌格拉河与俄军对峙时,立陶宛军队失约,金帐汗军队因天寒粮尽,及受到克里米亚汗的袭击,无力作战,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 1480 年 11 月狼狈撤退。至此,金帐汗长达 200 年(1240~1480 年)的对俄罗斯的统治结束了。

伊凡三世统一东北罗斯后,便积极筹建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472 年迎娶拜占廷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 年)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为后。以后又与意大利、土耳其、伊朗等国建交,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实现其继古代罗马及拜占廷帝国之后建立新的帝国的幻梦。他自比为拜占廷帝国的继承人,把拜占廷皇室的双头鹰徽记作为自己的徽记,把过去独立的诸侯王公降为居官的世袭领主,并由其代表组成咨议机关“杜马”。莫斯科被称为“第三罗马”。莫斯科大公掌握最高权力,下设管辖全国的中央权力机构,地方由大公派总督管理。总督的任期、权限和薪俸都有规定。中小封建主是军队的主要力量,其领地不得世袭、转让和出售。伊凡三世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1497 年颁布新法典,改革诉讼程序和司法制度,对杀死主人, 反对封建法制的人,规定处以极刑。还限制农民迁徙自由,农民只能在尤里节(俄历 11 月 26 日)前后各一周的时间内,在向地主清偿租金的前提下才准离开。农民的农奴化过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伊凡三世之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 年)先后在 1510 年和 1522 年把普斯科夫和梁赞并入莫斯科公国。1514 年将邻近被立陶宛占领的古城斯摩棱斯克也划入俄罗斯版图,此后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 伊凡四世(1533~1584 年)即位时年仅三岁, 由其母叶琳娜·格林斯卡娅摄政。她镇压了伊凡四世两个皇叔的叛乱,于 1538 年猝然去世。年轻的伊凡四世是在目睹贵族相互争权倾轧的环境中长大的。1547 年 1 月,伊凡四世成年加冕称为沙皇。①伊凡亲政这年是莫斯科和全国各地人民起义反对大贵族及总督暴政的一年。伊凡四世一面镇压人民起义, 一面进行改革,以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王权。

伊凡四世于 1550~1556 年进行司法、行政、军事三方面改革。司法方面,

① 意即帝王、皇帝,“沙”是古罗马皇帝称号凯撒(Caesar)的音译。

1550 年颁布新法典,公布惩治贪污的条例,统一全国法律,各地设司法机关, 削弱地方长官司法职权,提拔中小地主担任各级官职。军事方面,建立配备火器的步兵和近卫团,加强炮兵组织。1555 年,在中央设领地衙门和军事衙门。还废除总督制,改由地方中小贵族充任的法官负责司法。第二年又颁布军役法,规定无论大贵族的世袭领地或中心贵族的采邑,每 150 俄亩的土地必须出全副武装的骑兵一名。大贵族在这方面的特权被取消,骑兵人数大为增加。

上述改革虽有利于巩固王权,但大贵族手中仍拥有大片领地。1565 年伊凡四世推行新政策,意在摧毁大贵族抗拒沙皇的经济基础,满足小贵族的土地要求。他将全国划分为由“杜马”管理的普通区和由沙皇直接管理的特辖区两部分。凡土地富饶、商业发达、具有军事意义的地方皆为沙皇特辖区, 分给支持沙皇并服军役的中小贵族。收回特辖区内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将遥远的普通区土地作为交换。又自中小贵族中挑选亲信组成特辖军团,以镇压大贵族的反抗。蓄意谋反的大贵族被处死者甚多,因而伊凡四世(即伊凡雷帝)有“恐怖的伊凡”之称。以上措施,沉重打击了大贵族的割据势力,确定了沙皇专制政体。伊凡四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使封建割据的残余势力受到约束,有利于俄罗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版图的战争。1550 年、1552 年两次出兵进攻喀山汗国,迫使喀山汗向俄国称臣, 1556 年又兼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占领全部伏尔加河中下游流域和乌拉尔山以西的领土,统治着鞑靼人、玛里人、楚瓦什人、乌德摩尔特人、巴什基里人、摩尔多瓦人等各族人民。在扩张的基础上,俄罗斯开始成为一个沙皇统治下的多民族国家。列宁指出:俄国“专制制度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掠夺各地方、各区域、各民族的土地的历史”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