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塞尔维亚

6 世纪至 7 世纪,南部斯拉夫人西支的三个部落群体,即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迁至巴尔干半岛西部,当地的土著居民伊里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除外)逐渐被斯拉夫人同化,从而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民族成分。

塞尔维亚人分布于自萨瓦河中下游以南至亚得里亚海沿岸一带,中心地区是拉什卡,另外还包括胡姆、特拉布尼亚和泽塔等几个地区。塞尔维亚国家是在同强邻保加利亚和拜占廷作长期斗争中形成的。9 世纪中叶,保加利亚出兵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的拉什卡大公弗拉斯吉米尔经过三年的战斗,终于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弗拉斯吉米尔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穆吉米尔、斯特洛伊米尔和哥尼克再次取得对保加利亚人的胜利,并俘虏了保加利亚大公鲍里斯的儿子弗拉吉米尔。此后,塞尔维亚的统治者之间发生内讧,削弱了国力, 为保加利亚和拜占廷所利用。约在 872 年,穆吉米尔依靠拜占廷的支持,击

败了他的两个求庇于保加利亚的兄弟。约 891 年,穆吉米尔死后,其堂兄彼得·哥尼科维奇夺取了塞尔维亚的王位。917 年,保加利亚大公西蒙出兵推翻了彼得·哥尼科维奇。924 年,西蒙将塞尔维亚并入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西蒙死后,曾作为人质被扣留在保加利亚的拉什卡贵族契斯拉夫·克隆

尼米罗维奇,约于 927 年逃回塞尔维亚,他依靠拜占廷的支持,收复了拉什卡,并把波斯尼亚和特拉布尼亚纳入自己的领地。但是,10 世纪末,塞尔维亚又一度处于保加利亚的统治之下。

1018 年,拜占廷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接着又迫使塞尔维亚臣服。此后,塞尔维亚的政治中心由拉什卡转到了泽塔。沃伊斯拉夫的儿子米哈伊

① 根据史书记载之原话,说明战争规模大,此役土耳其巴耶塞特全军覆没。

尔在位时期(约 1050~1082 年),合并了拉什卡。米哈伊尔为了提高塞尔维亚的国际地位,于 1077 年从罗马教皇格利哥里七世那里得到一顶王冠,开始称王。其子博丁在位时期(约 1082~1101 年),又合并了波斯尼亚。但是, 博丁死后,塞尔维亚再度陷于分裂,波斯尼亚被迫依附于匈牙利,其他地区则处于拜占廷的控制之下。

  1. 世纪,拉什卡重新成为塞尔维亚的政治中心。1169 年,斯蒂芬·尼曼亚继拉什卡大公位,建立了统治塞尔维亚两百多年的尼曼亚王朝。尼曼亚于1186 年合并了泽塔,包括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几个大城市,如科托尔、乌尔齐尼、巴尔、斯卡塔尔。1185 年,保加利亚摆脱拜占廷的统治获得独立后,尼曼亚即与之缔结同盟条约。约 1190 年,尼曼亚迫使拜占廷承认塞尔维亚独立。

尼曼亚统治时期,塞尔维亚的封建生产关系得到发展,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加强了,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具体表现是,从保加利亚传入的鲍格米勒派①十分活跃,参加者主要是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少数不满朝政的封建主。尼曼亚对鲍格米勒派实行野蛮镇压。鲍格米勒派中有些人被烧死,另一些人被处各种刑罚,还有些人被驱逐出国。他们的房屋和其他财产均被没收,然后分给麻风病人和乞丐,尽可能使其在国内没有存在的余地。但是,鲍格米勒派运动并没有被完全扼杀。

1196 年,尼曼亚让位于其子斯蒂芬·尼曼亚二世(1196~1227 年),自己退居于一所修道院。1217 年,尼曼亚二世得到教皇赐予的一顶王冠,开始称王。这虽然扩大了天主教在塞尔维亚的影响,但国内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东正教。1219 年,尼曼亚二世使塞尔维亚教会摆脱了奥赫里德大主教的控制, 由他的兄弟萨瓦担任了独立的塞尔维亚教会的第一任大主教。萨瓦在全国设置了七个主教职位。

斯蒂芬·乌罗什二世统治时期(1282~1321 年),塞尔维亚开始向东南方向扩张,从拜占廷手中夺取了马其顿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斯蒂芬·乌罗什三世在位时期(1321~1331 年),继续攻取马其顿,遭到保加利亚的反抗。1330 年 7 月 28 日,在丘斯滕迪尔(位于索非亚西南)附近,塞尔维亚打败了保加利亚和拜占廷的联军,并击毙了保加利亚国王米哈伊尔。保加利亚由此丧失了独立,沦为塞尔维亚的附庸国。

斯蒂芬·杜尚统治时期(1331~1355 年),塞尔维亚国势最盛,成为东南欧一大强国。杜尚幼年曾在拜占廷宫廷中度过了七年,熟悉拜占廷的典章制度。后来跟随他的父亲乌罗什三世赢得丘斯滕迪尔大捷。他 23 岁即位。即

位之初,于 1334 年派军队长驱直入马其顿南部,占领了奥赫里德、斯特鲁米察、普里累普诸城(均在今马其顿共和国境内)。1345 年,征服了整个阿尔巴尼亚,以及马其顿的绝大部分。1346 年 4 月,在斯科普里城,塞尔维亚的大主教为杜尚举行隆重的加冕礼,尊他为“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的皇帝”。帝国的首都也从拉什卡迁到斯科普里。杜尚把帝国分为两部分,马其顿、希腊、阿尔巴尼亚由他直接治理,塞尔维亚本土交由他的儿子乌罗什治理,并授以国王的称号。1348 年,杜尚又占领了希腊的伊庇鲁斯、帖撒利和阿卡纳尼亚。杜尚还企图联合威尼斯攻占君士坦丁堡,但终未实现。

① “鲍格米勒”名称的来源有二,一说起源于教义宣传者之一的鲍格米勒神甫的名字;一说起源于运动的拥护者自称为“上帝所喜爱的人”的音译。

杜尚对内力图抑制大封建主,加强中央集权。1332 年春,他镇压了泽塔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一些封建主的反抗。为了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封建秩序, 1349 年,在由僧俗贵族参加的斯科普里会议上,通过了《斯蒂芬·杜尚法典》。

1354 年,又编成法典的补编。这部法典记录了塞尔维亚的习惯法,同时参照并吸收了拜占廷《查士丁尼法典》的某些条文。

杜尚法典反映了 13 世纪至 14 世纪塞尔维亚的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当时,塞尔维亚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实行二圃制或三圃制。教会的或世俗的封建土地占有形式,一种是世袭领地,叫巴士提那,由领主世袭享用, 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只有当领主背叛国王时,国王方予以收回。另一种是以服兵役为条件占有的土地,叫做普洛尼,即所谓军事采邑。普洛尼不可以世袭,也不可以买卖和转让。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和采邑里,享有征收租税、审理一般的司法案件和任免役吏的特权。

依附农民分成几类。一类叫“麦洛普赫”,他们领有一小块份地,要向国家纳税,向教会缴什一税,向封建主交租。地租以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为主。杜尚法典规定,麦洛普赫每年要为封建主服劳役 106 天之多。另一类依附农民,叫做“奥特洛克”,其境遇还不如麦洛普赫。他们没有任何权利, 多从事家务劳动,充当仆役,也有用于生产上的。奥特洛克总的数目不多, 后来其地位逐渐接近麦洛普赫。第三类依附农民,叫做“弗拉赫”,居住于山区,多从事畜牧业,因此后来弗拉赫成了牧民的同义语。弗拉赫所受到的剥削,较麦洛普赫为轻。杜尚法典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逃亡者要受到烙印等酷刑的惩罚。农民亦不得集会,违者割去双耳。但是,广大农民仍以各种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

  1. 世纪至 14 世纪,塞尔维亚的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首推矿业。矿藏的所有权属于国王,矿主要向国王纳税。矿业收入是国库的重要财源之一。塞尔维亚铸有金、银、铜三种货币,不仅在国内流通,而且在国外也享有信誉。在塞尔维亚的城市中,意大利等国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人数众多。他们居住在特定的侨民区内,从塞尔维亚国王那里获得种种特权。塞尔维亚的对外贸易也相当活跃,输出金属、牲畜、木材、毛皮、皮革等,输入食盐、酒、纺织品及奢侈品等。

塞尔维亚王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之上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都不相同,相互之间缺乏联系,远未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这个帝国是不巩固的。1355 年,杜尚死,其子乌罗什五世(1355~1371 年)继位,帝国迅即四分五裂。1356 年,乌罗什五世的叔父在伊庇鲁斯拥兵自立,接着帖撒利、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也都分离出去。在塞尔维亚本土, 地方大封建主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匈牙利趁机占领了塞尔维亚北部的一部分领土。对于塞尔维亚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东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人。1389 年 6 月,在科索沃的原野上,以塞尔维亚大公拉萨尔为统帅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联军,被土耳其打败,塞尔维亚从此被沦入土耳其帝国的版图,长期丧失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