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英国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16 世纪英国经济的发展 早在 14 世纪末,英国的农奴制经济实际上已

经瓦解。到了 15 世纪,英国人口中绝大多数是自耕农民。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从农民中间分化出少数靠剥削雇佣劳动,经营养羊业或农业的富裕农民。许多中小贵族也改变了过去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经营方式,像富裕农民一样,使用雇佣劳动,经营牧场和农场,生产有利可图的羊毛和粮食。这种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在英国称为“新贵族”。

农业中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英国的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传统的毛纺织业有了迅速的发展。15 世纪以前,英国还是一个羊毛输出国,它所生产的大宗羊毛,在国内只能制成少量粗呢,大量羊毛原料输往佛兰德尔, 在那里加工制成呢绒。到了 16 世纪,英国的毛纺织业发展起来,丰毛输出锐减,呢绒出口激增。1354 年,羊毛输出 32,000 袋,呢绒仅 5000 匹,国家税收大多数来自羊毛贸易,如 1348 年羊毛关税收入达 6 万镑。到 1547 年,

羊毛输出下降为 5000 袋,在出口贸易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呢绒输出则激增为

122,354 匹。到了 1554 年,呢绒输出再增为 16 万匹。1565 年,是 16 世纪呢绒生产最兴旺的年代,呢绒出口占英国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 78%,羊毛仅占 6.3%,其他所有商品则占 15.7%。①英国呢绒在欧洲市场居首位,成为“民族工业”。

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经营的结果。15 世纪中叶, 英国毛纺织业中已经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最初见于行会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后来逐渐发展为集中的手工工场。16 世纪时,集中的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出现于各大城市。伦敦之西的纽百里有一个属于约翰·温彻康布的呢绒手工工场,拥有雇佣工人千人以上,工场内部有较细致的分工, 如纺工、织工、梳毛工、修整工、染工、砑工等等。

① 庞廷(K.G.Ponting):《英国西南部的毛纺织业》,第 21 页,纽约,1971。斯通(L.Stone):《伊丽莎白时代的海外贸易》,载《经济史评论》,1949 年,第 37 页。

除毛纺织业外,采矿、冶金业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1568 年,伊丽莎白女王特准成立皇家矿业公司和金属开采与冶炼公司。1560 年英国有煤矿工人 3000~4000 人,运煤工 2000 人。1600 年煤矿工人增长到 21, 000 人,连同运煤工,达到 30,000 人。40 年间增长了五六倍。铜、铁等矿石的开采和冶炼亦有显著的发展。在冶金方面,皇家矿业公司的一些矿山中, 已有几十个工人,有时达到一百多人。在英国,劳力最集中之处是煤炭工业。迄 16 世纪末,英国一个矿坑里的工人,平均有 150~200 名矿工。英国的煤矿雇佣工人是 16 世纪中叶时出现的,在以后的 150 年间,煤矿工人飞速增加, 生产率也大增。1540~1640 年的 100 年间,英国煤产量增加八倍,占全欧煤产量五分之四。煤炭以纽卡斯尔为集散中心,运销欧洲大陆,主要供应法国。西南部各郡生产钢铁。其他如造船、造纸、酿酒以及制造玻璃、肥皂、火药等工业,也都有所发展。

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趋繁荣。各地产品的互相交流,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展,16 世纪时,全国有 26 个大城市,17,000 多个小城镇。伦敦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①。过去英国对东方和北欧的贸易,分别为威尼斯和汉萨同盟的商人所控制。16 世纪以来,英国商人打破外国商人的垄断, 并从国王那里获得特许权,组织贸易公司,专营海外某一地区的商业。如莫斯科公司(1554 年成立)专营俄国和中亚诸国的商业;东方大陆公司(1579 年成立)专营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利凡特公司(1581 年成立)经营地中海东岸的贸易;几内亚公司(1588 年成立)专门从事掠夺非洲的黄金和向美洲贩运黑奴的罪恶勾当。1600 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所有贸易公司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垄断从好望角到东方所有国家的贸易,后来还享有统治殖民地的军事、政治全权,成为侵略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大本营。

英国的海外贸易名为经商,实际上是和海盗、走私、贩卖奴隶、征服和屠杀联系在一起的。女王伊丽莎白时期(1580~1603 年)英国海盗活动特别猖獗,女王允许海盗船公开悬挂王国的旗帜,她的著名海军将领霍金斯、德累克等都是海盗出身。当 1580 年德累克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劫掠归来时,船

中满载金条、珠宝及白银,价值约 150 万英镑。伊丽莎白女王曾亲临德累克

船上,封他为爵士,并与他分赃。据不完全统计,在伊丽莎白统治的 45 年间, 英国政府从海盗远征、拦劫船只及袭击西班牙的殖民地和港口中,净得多达1200 万英镑。

自 16 世纪末起,英国开始在海外建立最初的殖民地。英国商人把在海外用征服、奴役以至消灭殖民地人民的办法掠夺来的大量财富,源源输回英国转化为资本,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手段。随着英国羊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430~1540 年一百多年间,羊毛价格上涨了两倍,①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因此,15 世纪时, 英国耕地价格最低,牧场价格是它的两倍,草地价格是它的三倍。①16 世纪的农学家图塞尔认为:1 英亩牧场的收益甚至超过 3 英亩的耕地。许多贵族

① 16 世纪 30 年代伦敦人口约 6 万人,80 年代约 12 万人,1595 年时将近 15 万,到 1605 年伦敦已将近有

22.4 万人。

① 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资本主义时期》,第 25 页,三联书店,1963。

① 克拉彭、艾琳·鲍尔:《剑桥欧洲经济史》,英文版,第 1 卷,第 521 页,1942 年。

领主为了追逐利润,便采用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驱逐出去,把土地用篱笆或壕沟圈占起来,饲养羊群。这一剥夺农民的过程,自 15 世纪最

后 30 年起至 19 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圈地运动有两个高潮,一个

是 15 世纪后半叶至 17 世纪末,另一个高潮是 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初。最初被圈占的是农民历来公用的森林、草地、池沼等,后来扩及农民的耕地。1485~1517 年,英国 24 个郡中共圈地 101,293 英亩,其中可耕地占 13.2

%,转化成牧场的各种土地占 56.2%,本来就是牧场而加以圈围的占 30.6

%。②16 世纪末,被圈占的土地已有 68 万英亩。地主把圈占的土地或自己经营,或出租给租地农场主,雇用少数的牧羊人,放牧数以千计的羊群。对于剥削者来说,经营牧场既省钱款又省劳力,原需 20 人耕种的土地,改为牧场后只需一个牧羊人,而牧羊人的工资额又是所有农村劳工中最低微的。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绵羊的蹄子把沙子变成黄金。”

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与市场有联系的新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增加了土地和货币收入,而大批农民则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 因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变成雇佣劳动者。这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

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挣扎在饥饿线上。16 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圈地运动的暴行曾作了深刻的揭露:“绵羊本来是那末驯服⋯⋯现在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从此“羊吃人”这个词成为圈地运动的别称。

“血腥的法律”与罗伯特·凯特起义 大批的农民破产和逃亡,不但影响了英国的税收和兵源,并使社会秩序动荡不安。都铎王朝的历届政府和国会,曾颁布不少有关限制圈地的法令,但都没有认真执行过。与此相反, 从 16 世纪 30 年代起,英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迫害破产农民和流浪者的法令, 却雷厉风行。1530 年,法令规定除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者给予乞食特许状外,凡身强力壮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系于马车后部,鞭打至流血为止, 然后迫令其立志愿劳动誓言,遣送回籍。1536 年又重申前令,并规定凡第二次违令被逮捕者,鞭打之外,要把耳朵割去一半;三次违令者,则判处死刑。1547 年的法令规定更为严峻,凡拒绝劳动者,一经别人告发,就判为告发者

的奴隶。要是奴隶逃亡逾 14 天,就要被判为终身奴隶,并在额上或背上打上“S”烙印,①主人可以任意出卖或转让。若是三次逃亡的奴隶,就要以叛逆罪处死。如果一个流浪者在某地三天不干活,就要遣回原籍,在胸前打上“V” 字烙印,②并系上锁链强迫服役。据哈林兹海德的编年史记载,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1509~1547 年)被处死的失地农民有 72,000 人。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每年有 300~400 人被送上绞刑架。所以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现在的工人阶级的祖先,当初曾因被迫变成了流浪者和需要救济的贫民而受到惩罚。”③并把这些反动的法令称为“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

② 这是美国历史学家盖伊根据英国政府圈地调查委员会文件作出的统计。但该调查委员会文献资料的数字不尽可靠,有些是有意缩小的。参见谢苗诺夫:《16 世纪英国的圈地和农民运动》,第 4 章附表,莫斯科, 1949。

① “S”是英文 Slave(奴隶)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② “V”是英文 Vagabond(流浪者)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③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2 卷,第 262 页。

圈地运动和血腥立法,引起英国农民不断的反抗与斗争。1536~1537 年,林肯郡和约克郡爆发了农民起义。此后,各地农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发生在东部诺福克郡由小贵族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起义。1549 年 6 月,温德姆镇的农民群众在拆毁地主圈地的篱笆后,就在凯特领导下,直捣诺福克郡首府诺里奇。7 月初,起义因有大批失业工人、破产手工业者参加,迅速扩大到两万多人。起义军在诺里奇附近的毛斯霍德山的丛林营地拟定了 29 条纲领,准备送交国王。起义者要求“今后无论何人,不得再行圈地”,“任何庄园领主不得自由购买土地”;农民“可以分享庄园公地的收益,并且有利用公地的权利”;“所有的农民应该得到自由”;“从今以后,不得再向居民征收任何什一税”,以及限制货币地租租额等。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比较温和的纲领,它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取消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的要求,仅反映小贵族和富裕农民的利益,显然不能满足广大贫苦农民和城市贫民的要求。起义的贫苦阶层提出:“拆毁栅栏,填平沟渠,让每个人都有使用公社的牧场的机会,⋯⋯希望自由、平等和同样使用一切物品。”

英国政府被起义的规模所吓倒,采用欺骗和镇压相结合的反革命两手对付起义农民。一方面假意答应农民的部分要求;另一方面则派兵向起义军进攻。农民军击溃了政府的军队,并于 7 月底攻占了诺里奇城。这时英国西南部的德文郡和康华尔郡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凯特领导的农民军欲与之取得联系,但未能实现。英国政府在镇压了西南部的起义后,由瓦维克伯爵率领 15,000 人的德、意雇佣军,与当地贵族武装配合进行反扑,起义军被迫撤出诺里奇。由于起义军内部出现矛盾和分裂,以及缺乏同敌人正规军战斗的经验,8 月底起义军错误地放弃了自己的城郊丛林营寨,在杜逊德尔河谷与政府军展开决战,使敌人的骑兵发挥了作用,而凯特本人在战斗未结束前就逃离战场,结果导致起义军的完全溃败。农民军英勇战斗,牺牲达 3500 人,凯特及其兄弟被俘后,被绞死。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仍具有重要意义。它以武装斗争的方式维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并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从而使诺福克郡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民。这些自耕农民后来成为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军的主力。

都铎王朝的重商政策和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1485~1603 年)依靠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支持,实行君主专制统治,英国王权空前强化。亨利七世

(1485~1509 年)进一步抑制旧贵族,解散他们的家臣和武装卫兵,平毁他们的堡垒,设立星室法庭,专门惩治不服从的大贵族,并任命新贵族为中央的高级官吏和地方的治安法官。亨利七世实行重商主义的政策,主要不是角逐欧洲霸权,而是力求扩增贸易利益。他保护工商业,鼓励、支持航海和造船业,对建造百吨以上的船只,每吨给予津贴五先令。还通过各种方式拉拢资产阶级,借以增强国力,对呢绒质量严格监督,扩大海外市场。还同欧洲大陆国家缔订有利的商约;与汉萨同盟商人作斗争,逐步剥夺他们在英国的特权。在此时期,英国国会不仅没有停止活动,反而加强了它的作用。国会按照国王的意志,通过一些有利于王权、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法案,国会实际上成为国王实行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又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英国的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表面上是由于教皇迟迟不批准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 年)的

离婚请求,实际上是因为业已强大的王权不能容忍罗马教廷继续干预英国的政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教会的土地和财富;日益增长的民族意识也不容许远在罗马的教廷决定英国国内的宗教事务。1533 年,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下令禁止英国教会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 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会各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的官吏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集宗教会议,不得制定新教规。现行教规须由国王任命的“三十二人委员会”审查通过,凡与国家法令抵触的条文一律废除。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它只不过否定了罗马教皇作为教会最高首脑的权威,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国王是上帝代理人,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而独立,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至于主教制度和天主教的重要教义和仪式等则仍然保留。改革后的宗教称为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教,用英语作礼拜,根据行政地区划分教区。

英国的宗教改革不仅加强了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亨利八世在 1536~1539 年间封闭寺院 500 多所,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另有 90 个神学院和 110 个教会医院的领地也被没收。国王把没收的土地和财产的大部分赏赐给宠臣,或廉价售给贵族、朝臣、租地农场主和富裕商人。这些新的土地所有者,大多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

英国的宗教改革引起统治阶级内部新旧两派势力的斗争。爱德华六世统治时期(1547~1553 年),英国国教接受了加尔文教的某些影响,更加脱离了天主教。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旧贵族,不满于专制政治和宗教改革,力图恢复天主教。玛利女王在位时期(1553~1558 年)的政策,反映了这一派旧势力的政治倾向。玛利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嫁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她的政策,对外接近西班牙;对内曾一度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被以“异端”罪烧死达三百余人,因此被称为“血腥的玛利”。这些不得人心的政策使她在位仅五年就被废黜。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后,重新恢复了宗教改革方案,并由国会制定《三十九条信条》,规定英国国教的教义,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否认教皇对教会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英国国教居于天主教和新教的中间地位,它既承认新教的“信仰得救”的思想,又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某些宗教仪式,并且照旧征收什一税,只不过改由国王征收而已。因此英国国教实际上是英国专制王权的一个政治工具。

英国和西班牙的斗争 16 世纪英国的对外政策是力图保持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均势,对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大国任何一方的过分强大都存有戒心。意大利战争的结局,法国被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6 世纪下半期,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扩大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侵占殖民地。可是西班牙称霸海上,垄断对美洲殖民地的贸易,握有欧美之间的制海权,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 加上英西之间的宗教分歧,于是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日益尖锐。当时英国的海军力量还比较薄弱,不敢同西班牙公开较量,便采取海盗和走私活动,扰乱西班牙的航线,拦截西班牙载运金银的船只,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英国支持尼德兰,以图削弱西班牙。西班牙则通过外交使臣和间谍,在英国扶持天主教势力和封建残余势力,组织颠覆活动。1586 年,英国揭露了一起由西班牙操纵的谋杀伊丽莎白的大案件,被

监禁在英国的前苏格兰女王玛利·斯图亚特①参与此事,伊丽莎白下令把玛利和其他阴谋分子全部处死。英西之间矛盾更加激化,公开武装冲突势不可免。

1588 年 7 月,西班牙派出包括 132 艘主要由重型军舰组成的“无敌舰队” 载运两万多名士兵和大约三千门炮远征英国。英国则由德累克指挥一支由160 艘轻便的快速军舰、运输船等组成的舰队迎战。7 月下旬,双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相遇。西班牙兵舰体大笨重,运转不灵;英国舰队发挥轻便高速兵舰的特点,在西班牙大舰队侧翼和后背猛攻单只军舰和小分队,实行各个击破。经过两周左右的海战,西班牙的舰队被击溃,余舰又遭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 53 艘绕道北海经苏格兰、爱尔兰而归。“无敌舰队”的溃灭, 对西班牙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而英国在击败海上劲敌后,则开始树立海上霸权,殖民势力逐渐向美洲渗透。

资产阶级反对专制制度斗争的开始 都铎王朝统治的初期,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尚不够强大,还需要专制王权的支持。但到 16 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不像以前那样依赖王权, 而且感到专制政治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障碍。伊丽莎白统治的晚期,资产阶级对王权的态度逐渐从过去的拥护而变为抵制和反对了。

资产阶级和专制王权关系的恶化,突出地表现在商品专卖权问题上。伊丽莎白女王经常把某些有利可图的商品专卖权赐给宫廷大臣和亲信,严重损害大多数资本家和商人的利益。1597 年,国会向女王提出抗议,无效果。1601 年,国会再次提出抗议,对专卖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并得到伦敦市民的支持。女王迫于形势,为平息国会内外的不满,不得不宣布停止出售专卖权。

资产阶级对女王的宗教政策也不满意。他们要求按照加尔文教的精神, 彻底改革英国的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摆脱王权的控制,因此称为“清教徒”。16 世纪末,清教徒分为两派:一派是长老会派,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利益的温和派。他们提出在英国建立一个像加尔文教会那样的教会,由长老管理教会组织的主张。另一派是独立派,即代表一般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农民利益的激进派。他们反对教会隶属国家,主张各教区的教会完全独立,由信徒自治管理。

清教徒的主张与英国国教发生冲突。伊丽莎白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残酷迫害清教徒。迨至斯图亚特王朝,极力鼓吹君权神授、君权无限,把王权凌驾于法律和国会之上,变本加厉地迫害清教徒,专制王权日益反动。但是清教徒的势力却继续扩大,并把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7 世纪 40 年代,终于在清教的旗帜下爆发了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制度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