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贵族的西侵

蒙古国家的兴起 在我国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原住有室韦各部,6 世纪时曾定期向东魏、北齐政权朝贡。7 世纪时,室韦诸部之一的蒙兀室韦西迁至鄂嫩、克鲁伦、土拉三河源头和肯特山东部一带,后发展为称雄草原的蒙古部落。7 世纪至 9 世纪,蒙古部落受突厥、回纥、黠戛斯可汗的地方政权和唐王朝的中央政权的双重控制。10 世纪至 12 世纪,蒙古高原部落林立,和蒙古部同时存在的还有塔塔儿部、汪古部、蔑儿乞部、斡亦剌部、克烈部、乃蛮部,等等,他们都分散地处于辽、金政权的统治之下。11 世纪, 他们曾以塔塔儿部为首结成反辽联盟,以至“鞑靼”一名一度成为蒙古高原各部的通称。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各部又都被称为蒙古。

蒙古各部多数在草原地区从事游牧,畜养马、牛、羊群,以肉类马乳充饥;少数狩猎部落住在北部林区,称为“林中百姓”。在同汉族、契丹族、女真族和维吾尔族的长期交往中,先进的经济文化技术传入蒙古,促进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到 12 世纪时,蒙古的手工业已同牧业分离,铁匠、木匠已成为专门职业,能制造铁质用具和武器。长城附近的汪古部,已知经营农业,种植黍、稷。阿尔泰山东侧的乃蛮部,已知利用维吾尔字母记录本部落语言。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氏族制度走向解体。建立在牲畜、牧场公有基础之上的成百上千毡帐集体游牧方式(“古列延”)逐渐为一家一户的个体游牧方式(“阿寅勒”)所代替,每户牧民各拥有自己的畜群和帐幕。私有财产的出现,导致氏族成员中贫富分化。部落首领(“汗”)和少数贵族

(“那颜”)拥有大量牲畜和牧地,他们周围聚集着一批不事生产专以战争为业的亲兵(“那可儿”)。多数氏族成员成了只有少量牲畜的个体牧民(“哈剌抽”),他们虽然名义上仍是自由人,但要向氏族贵族纳贡服役。俘虏和破产氏族成员沦为奴隶(“勃斡勒”),充当家仆和牧马人。被征服部落也要向征服者服役纳贡。贫富悬殊、阶级对立,推动了部落间为争夺牧场和财富的残杀斗争,加上金王朝的挑拨分化和“减丁”政策(定期剿杀),使蒙古各部流离失所,人不安生。建立统一国家、结束分裂混战、摆脱金王朝统治,成了蒙古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个任务是在成吉思汗领导下完成的。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1227 年),生于孛儿只斤·乞颜部贵族家庭。他父亲也速该为蒙古部首领,在铁木真八岁时(1170 年)被塔塔儿人毒

死。幼年失父,部众离散,使铁木真处于困境,但他依靠克烈部首领王罕的支持,经过 18 年的颠沛流离和艰苦战斗,终于在 1189 年统一蒙古本部,被拥立为汗。此后,他继续与王罕结盟,先后打败了塔塔儿部和蔑儿乞部。1203 年春,王罕进攻铁木真,当年秋,铁木真击灭王罕,兼并克烈部。1204 年秋, 打死太阳汗,兼并乃蛮部。1206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鄂嫩)河畔举行库里尔台大会(部落贵族议事会),公推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水,上尊号为成吉思汗。由是在金王朝北部,东及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草原地区,建立了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封建国家。

在创建国家政权方面,成吉思汗采取了下列措施:

  1. 实行领户分封制。按照“各分土地,共享富贵”的原则,成吉思汗把各部牧民编为万户(“土绵”)、千户(“敏罕”)、百户(“札温”)、十户(“阿儿班”),分封给他的亲属(“黄金家族”)和异姓功臣作为属民,同时赐给相应的“封地”作为食邑。万户长、千户长由成吉思汗直接封任,共封万户长 4 个,千户长 95 个。从万户长到十户长的各级那颜,职务世袭,是大小封建领主。黄金家族在贵族中占有特殊地位,异姓那颜是他们的附庸。领户内的人民,不论原来社会身份如何,一律固定在封地内,在领主指定的牧地上生产,不得随意转徙,平时向领主纳贡服役,战时则自备兵器粮食,随那颜出征。男子 15 岁以上、70 岁以下,必须从军,“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①。这种生产、军事、行政三种组织合而为一的领户分封制,不再是原来的氏族部落组织,是一种具有草原特点的封建制度。

  2. 扩建大汗亲卫军(“怯薛”)。成吉思汗从各级那颜(贵族和白身人(平民)子弟中选拔精壮勇士组成万人亲卫军。他们是大汗直辖的亲兵, 平时分四班轮番宿卫,大汗亲征时作为主力军参战。怯薛世袭,享有特权, 地位高于在外的千户那颜。

  3. 编订成文法典(“札撒”),设置断事官(“札鲁忽赤”),审理民事、刑事案件,保护贵族的私有财产和特权,维护统治秩序。

  4. 命维吾尔人塔塔统阿(原乃蛮掌印官)用维吾尔字母拼写蒙语,创制蒙古文字。

  5. 任命别乞(长老),专管萨满教。同时对各种宗教采取宽容并用政策。

  6. 任命专人负责军务总管、军需供应,以及管理掌印、狩猎、马匹和牲畜等事宜。

统一国家的建立,分裂局面的消除,有利于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军事封建势力的形成,扩大对封地的贪欲,推动蒙古贵族走上了军事扩张道路。在 13 世纪内,蒙古骑兵的铁蹄踏遍了东至黄海,西至多瑙河的广大亚欧地区,给蒙古人民和亚欧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

蒙古贵族的军事扩张,主要沿两个方向:一是攻灭漠南的三个封建政权: 西夏(1205~1227 年)、金朝(1211~1234 年)、南宋(1231~1279 年); 一是三度西征: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5 年)、拔都西征(1236~1242 年)、旭烈兀西征(1253~1260 年)。

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首选的侵略目标是漠南较弱的西夏政权, 1205、1207、1209 年三次进兵,迫使夏主纳女求和。但他南进的主要目标是

① 《元史》,卷九十八,《兵志》一。

长期统治压迫草原各部的金朝。在西夏称臣纳贡后,立即于 1211 年誓师攻金,1214 年金献公主求和,迁都南京(开封);1215 年占领金中都(北京), 控制了华北、东北广大地域。在对西夏和金朝的十年战争中(1205~1215 年),不仅掠得大量金银、绸缎、牲畜,还俘获了不少人口,尤其是工匠, 其中有兵器匠师,他们把中原的火药武器制造法传入了蒙古。同时原只知草原野战的蒙古军,掌握了攻城器械和攻城技术。这为蒙古的进一步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成吉思汗西征的对象是和蒙古同时兴起并同时对外扩张的中亚大国花剌子模。花剌子模王的先祖,初为塞尔柱克帝国的花剌子模城长官,继为总督, 1138 年自立为沙(王),1141 年向西辽称臣纳贡。以后趁塞尔柱克帝国衰落, 不断向外扩张。阿老丁·穆罕默德统治时(1200~1220 年),北至锡尔河、咸海、里海,南至印度河、波斯湾,东至帕米尔,西至阿塞拜疆、库尔德山区和卢里斯坦的辽阔地域都纳入了花剌子模的版图。旧都花剌子模(玉龙杰赤),1212 年又夺取撒马尔罕为新都。穆罕默德野心勃勃,他并不以控制河中、阿富汗和伊朗为满足,1217 年他进军巴格达,想取代哈里发,还梦想征服中国。当听到成吉思汗攻金获胜消息时,他以未能抢在蒙古人之前侵入中国而遗憾和不安。1214 年或 1215 年,他曾派人赴成吉思汗处侦察蒙古虚实。成吉思汗遣使回访,约以三事:缔交、通商、各保疆界。1218 年春,成吉思汗派出的一支商队抵达讹答剌,贪财好货的花剌子模君臣以间谍罪将 450 名

商人中的 449 人杀害(一人逃回),将 500 头骆驼满载的金、银、丝绸、海龙皮、貂皮等货物全部没收。成吉思汗遣使三人责问,又遭到使臣被杀、从官二人被割须逐回之辱。

1218 年成吉思汗召集大会,决定西征,派人给花剌子模王送去战书。时穆罕默德还在伊拉克前线,得战讯,立即自哈马丹回师。至布哈拉,又得锡尔河北警报,急统兵迎战,遇追击蔑儿乞残部的蒙古军,穆罕默德险些被擒, 由是怯敌,认为同蒙古军野战不利,宜深沟高垒,任敌饱掠自去,加上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他怕军队集中发生政变;于是将花剌子模 40 万军队的大部分分别部署在锡尔河和阿姆河的各城中。

1219 年,成吉思汗亲统 15 万至 20 万大军西进。当年 10 月,兵临讹答剌城下。成吉思汗在此分兵为四:一军留下攻城,一军沿锡尔河而下,一军溯锡尔河而上,自与拖雷率主力径渡锡尔河,直趋布哈拉,断敌新旧两都之间的交通及被围各城的援军。在西破布哈拉(1220 年 3 月初)后,返而东取敌军云集的新都撒马尔罕(1220 年 3 月 19 日)。这种一举突破花剌子模的锡尔河防线,直捣敌人心藏的战略,使穆罕默德分兵固守坚城之策破产。锡尔河各城军民虽进行了殊死战斗,讹答剌城坚守了五个多月,终以孤立无援, 被蒙古军各个击破。

穆罕默德先驻撒马尔罕督民修城浚池,蒙古军甫渡锡尔河,畏敌众多(“投鞭足以断流”),就逃离该城。成吉思汗在完成对撒马尔罕的包围后,立即派哲别、速不台各率万人追击花剌子模王,穆罕默德经巴里黑、你沙不儿、可疾云、吉兰、马赞德兰,一逃再逃,蒙古兵穷追不舍,穆罕默德最后窜死里海一荒岛(1221 年 1 月 11 日)。

穆罕默德死后,其子札兰丁赴旧都玉龙杰赤继位,但为诸悍将所不容, 于 1221 年 2 月 10 日率 300 骑出奔,越过沙漠,经你沙不儿、赫拉特(也里), 至哥疾宁(伽色尼),诸军来集,众至六七万骑。

成吉思汗闻札兰丁出走,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子北攻玉龙杰赤, 自率兵南追札兰丁。从 1221 年 2 月 13 日起,玉龙杰赤城军民坚守六个多月, 城破后,还巷战七昼夜。塔里寒也进行了顽强抵抗,蒙古军攻七月始下。札兰丁在八鲁湾(喀布尔北)还打败了 3 万蒙古军。成吉思汗得此败讯,疾南进,至印度河岸追上札兰丁,将其围困。札兰丁自数丈高崖跃马入印度河, 泅水逃去(时为 1221 年 8 月至 9 月)。成吉思汗派兵渡河追击,未得而还。

1222 年 6 月,成吉思汗以西域大定,设达鲁花赤监治各地。秋,循来路回师。冬,驻师撒马尔罕境内。1223 年启程东归。1225 年春回到哈剌和林行宫。

哲别、速不台军在赶穆罕默德入海、俘其母妻献于成吉思汗后,即自马赞德兰而南,攻掠西伊朗、阿塞拜疆、谷儿只(格鲁吉亚)各地。后奉成吉思汗命北征钦察,遂于 1222 年经德尔班(里海关)逾高加索山进入南俄草原。

1223 年 5 月 31 日,在卡尔卡河畔大败钦察和俄罗斯联军。这支蒙古军到达了第聂伯河和克里米亚半岛,1223 年底经里海北部东行,与回师大军会合, 途中哲别死去。

成吉思汗西征的战场遍及河中、阿富汗斯坦、西北印度、北部伊朗、北美索不达米亚、高加索地区和南俄草原。这场战争极为残酷,蒙古军的屠城政策,使讹答剌、布哈拉、撒马尔罕、玉龙杰赤、塔里寒、也里、马鲁、你沙不儿等抵抗城市惨遭破坏或变为废墟,城市居民除工匠妇孺外,或被屠杀, 或被签为军,广大无辜人民遭受了一场历史浩劫。

成吉思汗东归后,将帝国领土分封给四个儿子:长子术赤领有额尔齐斯以西、咸海、里海以北和花剌子模之地;次子察合台领有伊犁河以西、锡尔河以东之地;三子窝阔台领有蒙古西部、新疆北部、叶密立河一带之地;幼子拖雷领有蒙古本部。

1226 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1227 年夏,西夏降。8 月,成吉思汗病死军中。此后,拖雷监国。1229 年,举行库里尔台,遵成吉思汗遗嘱,推举窝阔台为大汗(1229~1247 年)。

拔都西征 窝阔台即位后,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231 年征服高丽。1234 年联宋灭金。1235 年举行库里尔台,决定由拔都率王子西征欧洲,以速不台为副。

1236 年春拔都率大军渡过乌拉尔河。速不台征服了伏尔加河的保加尔人。1237 年春进攻里海及太和岭(高加索山)北的钦察人。当年 12 月侵入俄罗斯。1238 年 1 月焚毁莫斯科城,2 月 8 日攻陷俄罗斯大公驻地弗拉基米尔城,继而分兵蹂躏俄罗斯北部城市,接着回师进攻太和岭北诸族,直到 1240

年始再入俄罗斯,攻取南俄各城,1240 年 11 月 19 日罗斯古都基辅陷落被毁。

1241 年春,蒙古军分两路西进:一路由拜答儿(察合台子)率领侵入波兰;一路由拔都统率进攻匈牙利。

拜答儿军渡过维斯杜瓦后,1241 年 3 月 18 日打败波兰军,焚毁波兰王都克拉科夫。接着渡过奥得河,围攻波兰藩属西里西亚公国都城市累斯劳。4 月 9 日在利格尼兹附近大败波兰、德国和条顿骑士团的 3 万联军,西里西亚大公亨利二世阵亡。4 月下旬进入捷克的摩拉维亚,大肆焚杀,兵锋及于奥地利边境。6 月 24 日夜,阿罗木次城守军夜袭蒙古营,别答儿阵亡。三日后蒙古军南入匈牙利,与拔都大军会合。

1241 年 3 月,拔都率蒙古军主力突破了匈牙利的喀尔巴阡山防线,迅速

击溃匈牙利王别剌聚集的 6 万大军,攻陷佩斯等城。当年夏秋两季,蒙古军一边休养士马,一边遍躏匈牙利各地。8 月,一支蒙军逼近维也纳附近。是冬严寒,多瑙河冰合,拔都派合丹(窝阔台子)穷追别剌至亚得里亚海滨。别剌逃入海岛,1242 年 3 月,合丹整月都屯军该海岛对岸。1241 年 12 月 11 日窝阔台去世,1242 年 2 月死讯传到拔都军中,奉命班师。合丹取道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至南俄草原,与拔都大军会合。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都,建立金帐汗国(钦察汗国,1242~1480 年)。

拔都西征的六年多时间内,东欧和中欧俱罹兵祸,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更惨遭蹂躏,在西欧引起巨大惊恐,德国人号召组织十字军,英国政府禁止船队入海捕鱼。当时欧洲各国都存在分裂割据局面,虽遇外患,未停内争;德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也忙于互相攻伐,对匈牙利的求救未予支援,这是不能有效抗击蒙古入侵的重要原因。

旭烈兀西征 蒙哥统治时代(1251~1259 年)是蒙古帝国发展的顶峰。北至贝加尔湖,南至淮河,东至高丽,西至俄罗斯的广大地域都受大汗直接控制。1257 年,蒙哥就曾派人去俄罗斯调查人口,编制户籍,确定贡赋,并设置八思哈(达鲁花赤)监治其地。同时黄金家族内部各系宗王的军队也听凭大汗调遣,由大汗安排统一的远征。

蒙哥执行大扩张政策,派二弟忽必烈领兵南进,派三弟旭烈兀率部西侵, 自己则亲征南宋。旭烈兀西征的目标有三:消灭伊斯马仪派,灭亡巴格达哈里发,征服密昔儿(埃及)。

1253 年旭烈兀的西征军启程,1256 年元旦渡过阿姆河,次第攻占伊斯马仪派据守的马赞德兰和吉兰地区各城堡,当年底攻陷其首府阿剌模忒堡。以暗杀活动令西亚各国畏惧一百六十多年的伊斯马仪派教长国最后灭亡。1257 年旭烈兀抵达哈马丹,遣使去巴格达招降,被哈里发拒绝。1258 年 1 月底, 蒙古军完成对巴格达的包围并开始强攻。2 月 10 日,巴格达城陷落。2 月 20 日,哈里发穆斯塔辛被裹入毛毯,驱马踏死。存在五百多年的阿拔斯朝灭亡。1259 年旭烈兀向埃及控制的叙利亚进军。1260 年 1 月 24 日,攻占阿勒颇。3

月 1 日,大马士革城迎降。1260 年 5 月,旭烈兀正打算进取埃及,传来了蒙哥被打死在四川合州钓鱼城的噩耗,遂派人去开罗招降,留怯的不花守叙利亚,自率部东归,至大不里士,得讯忽必烈已登上大汗位,即驻兵不前。1260 年 9 月 3 日,怯的不花军在阿因札鲁特被埃及军歼灭,叙利亚被埃及夺回, 旭烈兀西征至此结束。

在旭烈兀西征基础上形成了伊儿汗国,它和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并称四大汗国,名义上都是拥有大汗称号的元王朝的藩属,是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可是,自蒙哥死后,统一的蒙古帝国就不存在了。1260 年, 忽必烈同幼弟阿里不哥为争夺大汗位爆发了战争。1262 年,金帐汗别儿哥同旭烈兀为争夺高加索地区开展了血战。1264 年,阿里不哥归降忽必烈后,原支持阿里不哥的海都(窝阔台系)又公开举起叛旗。1268 年海都率兵东进失利后,遂联合术赤系的忙哥帖木儿、察合台系的八剌,于 1269 年在塔拉斯举

行库里尔台,正式结成反拖雷系的同盟,支持八剌在 1270 年西进夺取呼罗珊。1301 年海都败死,1303 年察合台汗都哇归降元王朝,1305 年窝阔台汗国领地被察合台汗国兼并,这场斗争才告一段落。蒙哥死后,因黄金家族分裂内讧而名存实亡的蒙古帝国再无统一的军事行动。此后,大汗忽必烈的灭亡南宋,侵入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八百媳妇国)、爪哇(印尼);伊

儿汗的多次向叙利亚进军;金帐汗的侵略波兰,都是一系兵力独自进行。在征服中建立起来、在内讧中走向分裂的蒙古帝国,在当地人民的反抗打击下, 逐步走向衰亡。

蒙古贵族的三次西征,给中亚、西亚、东欧和中欧地区造成了惨重破坏,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随着征服活动的结束,蒙古统治的确立,出于军事、政治、经济需要而建立的驿站交通制度使东西陆路通道大开,有利于商旅往来和文化交流。中亚和西方的药物、织品、历法等输入中国,中国的火药、纸币和印刷术等远传西方。这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无疑起过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