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5 世纪至 15 世纪的西欧文化

西欧文化教育的一度衰落 日耳曼诸王国建立统治后,西欧文化较长时期处于落后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世纪早期西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是造成文化落后的基本原因。

连续几个世纪征服战争的破坏,使古典文化遗产屡遭浩劫(如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对罗马文化古迹的毁灭性破坏行动),加上日耳曼统治者的混战及其内外政策,更使残留的罗马文明遭到毁灭,使学术文化的衰落已达惊人地步。查理曼公开承认过这一点,他说长期以来,由于先人的忽略,文化教育工作已经被人忘记了。“教士不会书写,则不可能理解《圣经》”,“错误的理解非常危险”。

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使基督教会的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都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效力。

当西欧各国处于分裂割据之时,罗马教会利用它在政治上的地位,支配着意识形态领域,使哲学、科学、教育、文学都为神学服务。为了达到控制人们思想的目的,教会宣扬来世主义、禁欲主义与蒙昧主义,鼓吹“由于信仰才产生知识”。把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视为“异教”邪说,肆意摧残。格利哥里一世说什么“不学无术是真正虔诚的母亲”,下令焚毁罗马一所藏书丰富的古老图书馆。他不准阅读古代作品,禁止研究数学。在教会怂恿下,许多古代艺术珍品和书籍被毁坏,一些僧侣把写在羊皮纸上的古代手稿文字刮去,在上面抄写那些荒诞无稽的神迹故事和修道院的编年史等。

封建统治者为了培养“给上帝”和王权服务的人员,兴办了一些初级、中级学校。学校办在修道院里,设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科。查理曼需要管理帝国的官员,注意提倡文化教育。他从意大利、不列颠聘请了一些有学问的教士来办宫廷学院。来自不列颠的阿尔琴说,他始创宫廷学院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为教会神圣的上帝服务,并装饰帝国政权的人。

到了 11 世纪左右,随着城市的兴起以及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西欧文化领域死气沉沉的局面开始有了改变。适应新兴市民阶级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西欧各地先后办起一系列大学。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早在 12 世纪已正式成立。13 世纪时,英国的剑桥大学、西班牙的萨拉曼加大学建立。14 世纪时,捷克(布拉格大学 1348 年成立)、德国(海德堡大学 1386 年成立)等许多国家的大学相继出现。13 世纪至 14 世纪时新成立的

大学,据统计,法国有 16 所,意大利为 18 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学和专

科学校共达 15 所。到 15 世纪末,西欧各国的大学共有近 80 所。教会企图掌握大学的领导权,把神学列为大学的主要学科,甚至公开迫害那些反对神学权威的学者。12 世纪最著名的唯名论者、巴黎大学教授彼得·阿贝拉(1079~ 1142 年)就因主张以知识为信仰的基础而被斥为异端,受尽迫害。他的学生阿诺尔德是一个市民异端运动著名领导者,曾多次领导反罗马教会的斗争。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和摧残,其后果是严重的。不过教会早先所

办的学校,虽然充满神学教条,但它毕竟是此后中世纪欧洲各类学校的先驱, 它为日后大学提供了一大批师资。中世纪前期一些著名文化人物都出自教会。西欧中世纪最初几百年的文化教育也并非全部都在教会直接控制之下。意大利北部进入中世纪以来,一直有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到 10 世纪,意大利

各大城市的非教会学校为法、德等国所仿效。在 13 世纪,教皇权力极盛时,

教皇格利哥里九世于 1231 年授予巴黎大学以“不受宗教法庭干预”的特权。当然巴黎大学为了捍卫学术自由,曾经历过艰巨的斗争。

经院哲学。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 经院哲学是西欧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面对风起云涌的异端运动和人民反封建斗争,那些圣徒奇迹、迷信故事,直至罗马帝国后期以来的教父学已不能完全欺骗人民,不适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了。经院哲学乃应运而生。

经院哲学家们认为真理在《圣经》中已揭示无遗,哲学家的任务是阐述

已由《圣经》提出来的真理,为信仰找到合理的依据。他们整年累月地在寺院、学院里谈经论道,既不研究自然万物,也不接触社会实际,他们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他们皓首穷经,咬文嚼字,竭尽心血读《圣经》,释教义, 从亚里斯多德那里袭取了唯心主义的糟粕和逻辑叙述方式来论证人类活动都受上帝意志的支配,神化封建制度,使人们屈从于教权统治。他们之间也有争论,但讨论的是一些荒唐而又可笑的问题,如“天使吃什么?”“要不要睡觉?”“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等。

经院哲学的著名代表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年)认为宇宙是按等级阶梯来安排的,从非生物体开始,经植物界、动物界、逐级上升到人、圣徒、天使,最高是上帝。其间下级隶属上级,归上级统摄,并以上级的意旨为目的,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他以此论证地上的秩序必须服从于天上的秩序, 现世必须服从来世,哲学必须从属于神学,知识必须让位于信仰。他认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关系是自然合理的,如若有人想改变上帝关于社会等级的安排,就是犯罪。

经院哲学长期在西欧统治学校讲台,阻碍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但随着市民的成长,各种异端的流行,在经院哲学内部也展开了唯名论与唯实论两派的斗争。这种斗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王权与神权、市民阶级与封建主阶级的斗争。

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问题,即:一般(或共相)究竟是否在个别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一般概念是否仅仅是具体事物的名称?一般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还是个别事物先于一般而存在?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一般概念不过是一个名称。唯实论(实在论)则认为一般是实在的,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是由一般派生出来的, 因此它比个别事物更根本、更实在,它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所依据的原型。唯实论把一般概念看成第一性东西,把物质世界看成第二性的东西,因而它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唯名论则相反。著名的唯名论哲学家有法国的洛色林(约1050~1112 年)和彼得·阿贝拉,英国的邓斯·司各脱(1256~1308 年)和威廉·奥卡姆(约 1300~1350 年)等。他们都认为个别的可以感觉的事物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人们认识事物是从事物到感觉到概念,才是正确的。据此,经院哲学的那种从概念到概念那一套纯逻辑推理就站不住脚了,从而上帝创造世界、原罪说等等都要被否定。唯名论使人们注重实践,倡导实验, 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13 世纪牛津大学教师罗杰·培根(1214~1294 年)就是当时一位卓越的注重实验的先进思想家,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培根还揭露教皇和僧侣的丑事恶行,指斥教会是欺骗与谎言的渊源,因此,遭到教会的严重迫害,被囚禁在狱中达 14 年之久。

唯名论有其局限性,只承认单个物体的真实存在,不了解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看不到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否认一般是客观存在,最后会导向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滑向唯心论。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经院哲学在长期中断以后恢复了古典遗产的研究

(虽然只研究了亚里斯多德等人少数代表著作的部分内容);唯名论者与唯实论者的斗争,开拓了近代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先声。

文艺复兴以前的文学艺术 在基督教会垄断下,中世纪早期西欧留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教会文学。那些由教士们写成的赞颂上帝的赞美诗,

宣扬禁欲主义的歌咏和迷信的神话,以及修士创作的拉丁语诗歌①。

12 世纪到 13 世纪,反映世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感情的骑士文学一度兴盛。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希德之歌》、德国的《尼卜龙根之歌》和英国关于阿瑟王的传奇故事:《阿瑟》《阿瑟和梅林》《阿瑟之死》等。骑士文学有诗歌、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往往是歌颂骑士效忠领主、怪诞不经的冒险、同恶魔和异教徒斗争,以及骑士向贵族妇女调情求爱等,除了把骑士制度理想化外,也显露出违反禁欲主义的倾向,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尚。骑士文学随着骑士制度的没落日益走向下坡,城市文学因城市的出现而兴起。城市文学有寓言、故事、笑话、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 反映城市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较浓的反封建、反教会色彩。其代表作有法国的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和笑剧《巴特兰的律师》等。《列那狐的故事》中,用愚蠢的驴代表僧侣,用狡猾的狐狸代表市民,用小动物代替普通人。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四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和《冒充的列那狐》。这四部各有其不同特色,它的内容从反对封建领主, 直到攻击以教皇为首的整个教会。产生于 14 世纪上半叶的《冒充的列那狐》中有段列那狐教训贵族的话,对封建贵族特权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按照你们武断的说法,你们生来有财宝珍珠。但是上帝没有选你们,做他的圣徒或者使徒。他在人世羁留的时日,以平民和渔夫为伙伴,又认木匠为他的义父。列那狐还讲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贫穷的女子死去,入葬时身裹 15 尺麻布。贵族得知,声称穷人不应该葬得如此体面,扒开坟墓,把尸体抛到荒野, 用那 15 尺麻布来披盖贵族的马匹。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阶级压迫,

记录了 1358 年革命前夕激烈的社会对抗情况。

教会文学与骑士文学只为少数特权阶层所欣赏,城市文学拥有许多城市居民读者,而进入中世纪以来就存在的民间文学——民间口头创作,则传遍了西欧城乡。这种文学由于受教会敌视,很多都失传了。但仍有一部分被保留下来。民间诗人、歌手巡游各地,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这类作品代代相传,口口相传,内容有所散佚,也有所演变,也许最为人民所喜欢的一些部分,才能得到长期的流传。如英国的《柯克思国》《农夫之歌》,就反映了在封建剥削下呻吟的人民痛苦的生活。但如法国的《罗兰之歌》和英国的《罗宾汉谣曲》等,本来产生于民间,经过封建文人的加工整理,增加了宗教观念、忠君思想等封建糟粕。

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欧艺术,为宣传宗教迷信服务,引导人们虔信上帝, 幻想天堂。那时的绘画,把人物画得干瘪呆板,毫无生气,公式化、偶像化。也有些生动的浮雕石刻,但都是以宗教神话为题材,系教堂建筑的附属品。建筑艺术经过一段时期萧条之后,在 9 世纪至 11 世纪又兴起了。那时主要是罗马式建筑。这种教堂建筑的特点是半圆拱门,厚石墙,圆屋顶,柱子粗矮, 窗户窄小,内部光线很暗,使人望而生畏。这类教堂以法国的普瓦提埃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最为著名。从 12 世纪末起,法国北部最先出现哥特式建筑,后来流行于西欧各地。哥特式以矢形拱门,高耸的尖塔式屋顶,墙壁薄,门窗大,圆柱较细,光线充足,门窗装有彩色玻璃, 四周及门前有许多雕像为特色。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力求使人们感到宗教的

① 拉丁语是中世纪西欧正规使用的书面语言,国家和教会的文件以及神学、法学和哲学等著作都用拉丁语书写。

神秘、教会的权威,产生对彼岸世界——天堂的向往。哥特式建筑以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最为著名,与罗马式建筑明显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