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世纪末西欧的国际关系和三十年战争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德国经济的低落和政治斗争 16 世纪末,德国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的转移使德国的商业贸易渐趋衰落,莱茵河流域诸城(科伦、沃姆斯等)敌不过荷兰、英国的工商业竞争,汉萨同盟也逐渐丧失了以前在国外的贸易特权。德国农民战争失败后,德国的许多城市都陷入了依附诸侯的地位,各地的联系更加削弱了。在德国,“农奴制的普遍恢复是妨碍十七和十八世纪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原因。”①德国的手工业日益衰落,德国商人把工业原料输出国外,又从外国输入工业品。荷兰、瑞典和英国所需的工业原料大部从德国供给。

  1.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德国诸侯为了扩大领土和势力范围,占有城市和商路,不断进行混战。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后,诸侯们区分为新教徒和旧教徒。新教诸侯把路德教会置于自己的管理之下。诸侯之间的政治斗争,经常是在“宗教纠纷”的掩盖下,以争夺教产为焦点而展开的。德国新教诸侯惯于用争取“信仰纯洁的新教福音的自由”等响亮词句为幌子,而天主教诸侯则是在反对“不信上帝”和禁止“异端”传播的宗教口号下进行斗争。在德国的七大选侯中,勃兰登堡、巴拉丁(普法尔茨)和萨克森三大选侯是新教徒;而捷克国王、美因兹、特里尔、科伦大主教等四大选侯则为天主教徒。

①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版,第 2 卷,第 258 页。

① 《恩格斯致马克思(1882 年 12 月 15 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第 123 页。

新、旧教诸侯的内讧接连不断,德国各地的教会分别隶属于该地的诸侯,并充当其工具。德皇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土——强有力的公国奥地利,是耶稣会会员活动的中心。德皇统治着捷克、匈牙利西部,他的家族还控制着西班牙。德皇以反对“异端”为借口,限制境内的新教诸侯,力图使德国成为集权的天主教国家。罗马教皇把德皇视为反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故而支持哈布斯堡皇室。德国国内政治斗争的不断加剧,使德国的分裂局面更为巩固。

  1. 世纪初欧洲国际矛盾的尖锐化 在宗教外衣掩盖下德国诸侯之间的斗争,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西班牙支持德国旧教诸侯反对新教诸侯,哈布斯堡皇室对欧洲各国推行一系列反动政策,而法、英、荷等国则力图支持德皇的敌人,使德国不能中央集权化。斯堪的纳维亚诸国(丹麦、瑞典)企图利用和插手德国内战,乘机夺取北海、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国领土和港湾。就德国来说,哈布斯堡皇室为的是“要获得建立并装备舰队以控制北方、扰乱南方的财力,他们不但要有力量阻碍丹麦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贸易,而且还要有力量侵占不属于他们的以及恢复他们所失去的。”①

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领土上迫害新教徒、镇压胡司派观点的人。在德皇支持下,耶稣会士从奥地利前往捷克。在莱茵河流域和德国的西北部,天主教的活动加强了。德皇企图用武力压服新教诸侯。德国南部和西部的新教诸侯为了对抗天主教的反动,在 1608 年组成了以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为首的政治同盟——“福音同盟”(新教同盟)。新教诸侯结盟后同英国、丹麦和荷兰建立联系,并获得法国国王的特别支持。为了同新教同盟对抗,旧教诸侯在 1609 年成立了“天主教同盟”,其领袖是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他们得到了德皇、罗马教皇以及西班牙的支持。两个营垒之间的内讧和斗争是多方面的,特别集中在教产问题上,因为在新教诸侯境内,天主教教会的财产已被没收,但旧教徒力图打败新教诸侯,重新夺回教产。

17 世纪初,德国两个营垒的敌对矛盾已十分明显,双方都积极备战。两大集团的斗争由于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而更为复杂。欧洲各国,尤其是英、法都担心德国强大,他们反对德皇和天主教同盟,但也不希望德国新教诸侯取得彻底胜利。瑞典、威尼斯,甚至瑞士是支持德国新教诸侯的,波兰贵族共和国则站在德国天主教同盟的一边。欧洲大国都注视德国,企图乘机插手掠夺德国领土。荷兰在 1613 年和德国新教同盟签订了防御盟约。17 世纪初的德国成了国际矛盾的焦点。

布拉格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始 1618 年的“捷克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捷克从 1526 年后虽然重新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隶属于奥地利,德皇兼为捷克国王。但捷克保有很大的自治权。捷克国会、民族教会都保留着, 捷克语仍为国语。然而哈布斯堡皇室的历代国王并未放弃奴役捷克的企图。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反动的天主教势力在捷克极端猖獗。德皇马提亚统治期间(1612~1619 年),不断直接干预捷克内政,限制其自治权,德国人前往捷克充任官吏,德国贵族收买捷克的土地。反动的耶稣会士力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的统治。这样,捷克社会各个阶层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反动统治普遍不满。1609 年,捷克国会在捷克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公开声明如果德皇不

① 法国外交家方康:《论 1627 年欧洲的国际形势》,《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第 424 页,商务印书馆,1974。

保证捷克的宗教权利和自治地位,就不承认德皇为捷克国王。

德皇马提亚没有子嗣,他把自己的堂兄弟士的里亚公爵斐迪南作为帝位继承人。斐迪南是个狂热的天主教活动家,得到罗马教皇和耶稣会的鼎力支持。当时凡继承德国皇位的,必然兼捷克国王。所以围绕捷克王位问题展开了尖锐的斗争。1617 年,马提亚宣布斐迪南为捷克国王王位继承人。翌年, 斐迪南禁止布拉格新教徒集会,根本不承认捷克人的政治和宗教权利。捷克国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则于 1618 年 5 月 5 日集会,拒绝承认斐迪南为捷克国王,向德皇马提亚提出抗议。马提亚拒绝,并且宣布捷克的新教徒为暴民应加惩处。于是捷克人民掀起了公开的反抗德皇的斗争。1618 年 5 月 23 日, 当捷克国会的代表,同国王钦差以及拥护国王的天主教贵族正在布拉格王宫中进行谈判时,愤怒的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按照捷克惩罚叛徒的古老习惯, 把国王的两个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这个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维护民族独立斗争的表现,是捷克新教贵族公开反抗哈布斯堡王朝斗争的开始,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三十年战争的过程和性质 以 1618 年 5 月捷克首都布拉格起义为开端的三十年战争,其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时期:一、捷克—巴拉丁(普法尔茨) 时期(1618~1624 年),这一时期是捷克为摆脱德国奴役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丹麦参战时期(1625~1629 年);三、瑞典参战时期(1630~1635 年); 四、法国、瑞典参战时期(1635~1648 年)。

布拉格起义后,捷克最初组成了以图伦伯爵为首的 30 人的临时政府。后来,为了寻求德国新教同盟的援助,捷克贵族又选出了德国新教同盟的首领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为捷克国王,同德皇相对抗。捷克和普法尔茨选侯的联军对德皇的作战,初期进展尚顺利,曾逼近维也纳城下。但后来,由于德皇得到旧教诸侯的金钱和兵力的支持,西班牙参战,德国新教诸侯惧怕普法尔茨选侯的势力过分强大,因而不支持普法尔茨选侯,以及由贵族和富裕市民组成的捷克政府不敢发动人民群众等原因,导致捷克独立战争的失败。1620 年 11 月 8 日,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战役中,旧教诸侯和西班牙的联军击败了捷克贵族和普法尔茨的联军。腓特烈逃亡荷兰,捷克国家从此彻底丧失了独立,变成了奥地利的波希米亚省。捷克失败后,受到骇人听闻的报复。约有四分之三的捷克贵族的土地被没收转入德国旧教贵族之手。捷克残余的自由农民多数沦为农奴。德语被宣布为捷克国语,强迫捷克居民改奉天主教,捷克的民族文化被消灭,捷克人民长期受到残酷的压榨。

哈布斯堡王朝的获胜,不仅引起德国新教诸侯的恐慌,也使国际关系紧张起来。德皇实力加强和西班牙军队占领莱茵河流域,引起了荷兰和法国的严重不安。英王詹姆士一世对自己女婿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的命运格外关心。丹麦和瑞典都垂涎于北德的领土,不愿哈布斯堡对全德实现直接的统治。俄国则希望削弱德国旧教的联盟者波兰,以便合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十年战争尽管主要在德国领土上进行,却具有全欧洲国际战争的性质。

1625 年,在法国首相黎世留倡仪下,英、荷、丹麦三国缔结反哈布斯堡的联盟。英、荷怂恿丹麦出兵并许以经济支持。同年,丹麦大军开入德国, 与新教诸侯联合反对德皇及其同盟者,三十年战争乃进入第二时期。从这时期起的战争,是各封建国家的统治阶级为掠夺和扩张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此后,德国人民在本国领土上反外国入侵则具有正义的性质。

德皇利用德国化的捷克贵族瓦伦斯坦的雇佣兵同丹麦对抗。1628~1629

年,瓦伦斯坦的数万雇佣兵和梯里率领的天主教同盟的军队占领了整个北德和波罗的海沿岸,直迫哥本哈根。这时,由于瑞典缺乏财力对德作战,法国国内对胡格诺派战争的胜利尚未巩固,无力直接插手战争。再加上丹麦在德国的盟友并不可靠,因而德皇获胜。1629 年 5 月,双方签订吕贝克和约,德皇直接控制了德国北部。同年,德皇又颁布“教产复原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应将 1552 年以后所夺得的全部土地归还给天主教,这使德国的新教诸侯大为恐慌。德国还准备在波罗的海建立强大的舰队,更引起国内外的不安,特别是瑞典的反对。丹麦失败后,瑞典正式参战。瑞典得到法国承允一年给予100 万里佛尔作为瑞典 4 万名赴德作战的士兵的费用和沙俄外交与物资(粮、硝石等)的帮助,1630 年 7 月,瑞典大军由国王统率,在波美拉尼亚登陆, 于是开始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三时期。

瑞典在 17 世纪初已是北欧强国。瑞典军队的核心是自由农民,训练严格,装备优良①,步兵拥有强大的轻便炮队。战争初期进展很快。德、捷内地掀起了反哈布斯堡家族的起义。在这一有利形势下,瑞典军占领了德国北部、中部许多地区,自 1632 年末起,战局呈对峙状态。德皇依靠西班牙援军在

1634 年 9 月诺德林根(莱茵河、多瑙河之间)战役中给瑞典军以重挫,德皇和天主教同盟的势力又渐扩大。法国唯恐哈布斯堡王朝实力增强,改变了幕后支持、假手他国的策略。趁机出兵德国直接参战,战争乃进入第四时期。三十年战争中,法国、瑞典的掠夺性质这时暴露无遗。法国本是天主教

国家,同德皇、西班牙并无宗教分歧。法国对德宣战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封建扩张和在欧洲大陆争霸,其用心是力图把法国的版图扩大到比利牛斯山和莱茵河。法国在 1635 年 4 月,同瑞典缔结“康边条约”,规定除非互相同意决不单独与哈布斯堡家族媾和。5 月,法国参战后,法国的军队在德、西、西属尼德兰、意大利等地作战,但以德国境内的战场为主。站在法国一边的除瑞典外还有荷兰、萨伏依、威尼斯、匈牙利等;站在德皇一边的主要是西班牙和德国的一些旧教诸侯。波兰则宣布对法国友好中立。

战争的最后时期进入德国境内的法国、瑞典军队对德国国土和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劫掠和血腥屠杀。德国的农民中不少人逃到山林,发动游击战争, 袭击入侵军。1636 年至 1637 年,西班牙军曾先后从北面和南面攻入法国, 进窥巴黎。迄 40 年代,战局的优势渐为法、瑞所掌握。1642 年秋,在莱比锡附近的布来登费尔德激战中,瑞典军大败德皇军队;1643 年春,法军在西部洛克瓦会战中,使西班牙步兵溃败,法军进占阿尔萨斯;1645 年春,瑞典军在捷克境内杨科维茨会战中再度击溃德皇军队。1646 年,法、瑞联军攻入巴伐利亚,瑞军占领布拉格。德皇被迫求和。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从 1645 年 6 月起,在德国威斯特发里亚境内的闵

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两个城市进行停战谈判,1648 年 10 月 24 日,同时签订奥斯纳布鲁克和约和闵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其主要内容如下:

  1. 瑞典获得德国的大片领土,计有西波美拉尼亚、东波美拉尼亚之一部,以及斯台丁城、鲁根岛、威斯马城和海港、不来梅大主教区(不包括不来梅城)和维尔登主教区。①结果德国重要的通航河流的入海口——奥得河、易北河及威悉河等河口均为瑞典掌握。自此,波罗的海一度成了“瑞典的内

① 使用的毛瑟枪(用燧石点火的燧发枪),射击速度比德国的枪支快两倍。

① “奥斯纳布鲁克和约”的第十条,第二、六、七项。

湖”。瑞典还获得赔款 500 万塔里尔,有权参加帝国的会议。②

  1. 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的大部(不包括斯特拉斯堡等城),并确认了法国对洛林(麦次、土尔和凡尔登城,系 1552 年占领)的所有权。③法国也有权参加德意志的帝国会议。

  2. 在德国内部,政治分裂局面更加巩固。和约承认德国诸侯完全独立。诸侯在其辖区内有权自由施政,独立进行外交,以及同外国缔约、结盟、宣战、媾和。和约甚至规定帝位不得世袭,帝国的重要事务(如制订法律、宣战、决定赋税、规定军队的征募或经费及国家在各地的驻军等)均须由诸侯参加的帝国议会决定。④致使德国皇权更加削弱。

  3. 承认德国诸侯于三十年战争期间在国内已扩张的土地。勃兰登堡选侯扩张的领地最大,得到东波美拉尼亚、马格德堡大主教区。①萨克森合并了鲁沙提亚;巴伐利亚得到上普法尔茨仍保有选侯的地位。按和约的第五项, 新设第八选侯。德国新教同盟原来的首领莱茵的(原普法尔茨)腓特烈之子查理·路易继承下普法尔茨,列为帝国第八选侯。

  4. 宗教问题方面,路德教徒、加尔文教徒同天主教徒享受同等权利。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法官人数相等。教会财产的归属以 1624 年初及以前所持有的情况为准。诸侯在其领地内有规定信奉任何宗教之权。② 但帝国内除天主教、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外,不得信仰或宽容其他宗教。

  5. 和约追认瑞士的独立,西班牙从此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结束了德国境内的战争③ ,沉重地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巩固并扩大了德国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它大体确定了当时欧洲各国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关系的外交先例。这一和约,是 18 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一切国际条约和协定的最初文献。

三十年战争的国际影响 三十年战争给德国带来了严重影响。德国国土是主要战场,它受到了惊人的破坏。德国“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④,外国军队如此,德国军队也如此。马克思曾称瓦伦斯坦的军队为“瓦伦斯坦的蝗虫”,它靠洗劫驻在地捷克和德国西南部与东部地区来维持军队,不需德皇付出军费。战争期间,德国共有寺院 1976 所、城市1629 座、村庄 18,310 个被洗劫。许多矿山、制铁和铸造的工场也被毁灭, 工商业普遍衰落。人民的生活濒临绝境,他们被迫以树叶和草茅为食物。人口的骤减更为惊人。萨克森、勃兰登堡等许多地区的居民减少了一半以上。① 捷克居民较战前减少了三分之二还多(战前 300 万人,迄战争结束时只剩 78 万人)。战前有 80,000 居民的工商业中心奥格斯堡城,战后变成仅有 12,

② “奥斯那布鲁克和约”的第十条,第九项。

③ “闵斯特和约”第七十、七十三、七十四条。

④ “奥斯纳布鲁克和约”第八条,第二项。

① 勃兰登堡选侯在 1640 年就退出了与德皇的联盟,单独与瑞典媾和。他本来就领有普鲁士。选侯腓特烈·威廉之子腓特烈第一(1688~1713 年),于 1701 年称普鲁士国王。普鲁士王国自此开始。普鲁士军事力量是三十年战争后期扩大的。

② “奥斯纳布鲁克和约”第五条,第三十五项、三十六项;第七条,第一、二项。

③ 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继续到 1659 年缔结比利牛斯和约才结束。

④ 恩格斯:《马尔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第 366 页。

① 萨克森公国,在瑞典参战的初期(1630~1632 年),被杀戮了 934,000 人。

000 人的荒凉市镇。在德国,三十年战争以后,“再版”的农奴制比战争以前更迅速地发展着。

三十年战争后,德皇建立统一帝国的企图彻底破灭。全德国分裂成 296 个小邦,此外,还有大量“帝国骑士”的领地(100 个以上)。帝国议会和帝国法院已失去意义,德国更加衰落。

德皇的盟国西班牙,由于战败致使国际地位低落。天主教贵族共和国波兰,失去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分土地,亦受到削弱。

战胜国法国和瑞典的版图显著扩大。法国不久成为欧洲大陆的盟主,瑞典在北欧的国际事务中也开始起主导作用。

三十年战争过程中,欧洲其他国家的变化也很大。葡萄牙趁战争之机, 脱离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被公认。哈布斯堡王朝和德皇虽败北,但捷克并未能摆脱德国的奴役,长期未取得民族独立。

沙俄趁欧洲列强忙于三十年战争之机,对外疯狂地进行殖民侵略而不断扩大版图。17 世纪上半叶,沙俄对外侵略的主要矛盾头指向西伯利亚。完全控制波罗的海的瑞典,对沙俄的“西进”和争夺“出海口”却是重大障碍。三十年战争后,在波罗的海出现了沙俄同瑞典争霸的形势。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之初,因国王和国会的矛盾尖锐,因而未能直接投入三十年战争。17 世纪 40 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际,正是三十年战争战事最为激烈的第四时期。欧洲主要的封建大国法、德、西班牙,虽然对英国的事态发展十分关注,却无力组织封建反动势力干涉英国。欧洲诸国封建混战的形势,提供了有利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际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广泛展开了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当时英国与荷兰之间的矛盾甚为深刻。17 世纪上半期,荷兰在对外贸易、航海和造船业方面远远超过英国,海外投

资比英国多 15 倍,船只超过英国 10 倍。6000 艘在波罗的海航行的荷兰船只, 封闭了英国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即使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荷兰也到处排挤英国势力。甚至在英国殖民地中,荷兰船舶和荷兰运送的商品总量也远远超过英国。为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英国于 1651 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未经英国政府允许,禁止外国船只同英国殖民地贸易,就是为了扼制荷兰。接着英国与荷兰之间爆发了三次殖民战争(1652~1654 年、1665~1667 年、1672~1674 年),取得胜利的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掌握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的霸主。

17 世纪中叶,整个欧洲呈现封建制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