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印度尼西亚

据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认为,约于公元前 2500 年至

公元前 1500 年期间,有一支属于蒙古人种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民族, 由中南半岛和中国的闽粤沿海来到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群岛)的广大地区,通常把最早到来的称为“原始马来人”,后来的称“新马来人”。新马来人吸收了大多数原始马来人,并与当地土著居民尼格利陀人相融合, 而演变成为当代马来系统的民族,构成印尼的主体民族,现在通称“印度尼西亚人”。

古代王国 属于马来系统的民族,公元 10 世纪以前主要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上建立了古代国家。根据当地碑铭和中国史籍的记载,在爪哇岛主要有耶婆提国:于公元初建国于爪哇,是印尼最早的古代王国,古罗马的地理学者托勒密于公元 150 年刊行的《地理志》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都

提到这个国家。约于公元 414 年,中国高僧法显从斯里兰卡至广州的归国途中曾到过此国,在《法显传》中有过记载。多磨罗国:据出土的梵文碑铭, 这个位于西爪哇的古代王国,大约建立于公元 4、5 世纪,灌溉农业和对外贸易都比较发达。《新唐书》中记载着 7 世纪时期的多磨罗国。后来,多磨罗国成为室利佛逝的属国。诃陵(又译称羯陵伽):于公元 7、8 世纪建国于中爪哇,据《唐书》记载,诃陵国经济发达,国势强盛,“国最富”,盛产稻米,出玳瑁、黄金等。8 世纪中叶以后,诃陵成为夏连特拉王朝的属国。阇婆:又作阇婆洲、社婆等,位于中爪哇,《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书》等均记载其国,屡与中国遣使通好。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及其以后阇婆成为爪哇的专称。

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古代国家主要有干陀利国,又作干拖利、乾陀利等,

《梁书》说:“干陀利国在南海洲上,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其故地在苏门答腊的巨港一带。在南朝刘宋孝武帝(454~464 年)和梁武帝时(502~ 549 年),曾多次向中国遣使通好。末罗瑜国,又作摩罗游、末罗游洲等, 约于公元 6、7 世纪建国于苏门答腊的占碑附近,国人信奉大乘佛教。大唐贞观十八年(644 年)遣使访问中国,唐高僧义净于咸亨二年(671 年)赴印度途中曾在末罗瑜国停留。约于公元 7 世纪末为室利佛逝所征服。巴邻旁王国, 又作巴林冯、渤淋邦王国等,是在干陀利之后兴起于巨港的一个古代国家。公元 671 年 11 月,唐高僧义净曾到此国,是东西方航运贸易幅凑之地。

海岛帝国 室利佛逝王国 又作室利佛誓、尸利佛逝、佛逝、三佛齐等,系梵文,其意为“吉祥胜利”。此国是在东南亚地区继扶南王国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强大国家。但是,由于史料缺乏,关于这个王国建国的具体时间尚不清楚,据碑铭记载:室利佛逝在 7 世纪末以苏门答腊南部的巴邻旁(即

巨港)为都城,“信奉大乘佛教,国际贸易发达,国势强盛”。到 8 世纪已发展成为海岛帝国,不仅据有苏门答腊全岛,其势力还东达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北至马来半岛,控制了东西交通要冲马六甲海峡。唐朝求法高僧义净在公元 671~695 年间,曾两度在室利佛逝停留,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是 7 世纪末关于室利佛逝的珍贵史料。其国曾屡遣使来中国通好。

在我国史籍中,从唐末经宋代直至 14 世纪末,把室利佛逝称作“三佛

齐”,关于改变这个国号的原因尚无定论。从 11 世纪至 13 世纪,三佛齐以占碑为中心,国力盛强,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说它有属国 15;与宋朝关系密切,在 960~1178 年间,先后遣使二十余次访问中国。在 13 世纪后半叶国势日衰,约于 1393 年被爪哇的满者伯夷王国所征服。关于三佛齐与爪哇夏连特拉王朝的关系,尚待研究。

夏连特拉王国 “夏连特拉”为“山帝”之意,故又称“山帝王国”, 约于公元 8 世纪中叶在爪哇中部地区兴起,国势日益强盛。它与柬埔寨的扶南王国一样,都称作“山帝王国”,故有的学者主张这个“山帝”家族来自扶南;另有人认为,在 9 世纪中夏连特拉的一位王子失国来到室利佛逝,并以外甥孙的身份继承了王位,因此,夏连特拉应是室利佛逝的重要王朝。关于其来源众说不一,但不管怎么说,在爪哇有过一个夏连特拉王国,曾多次

入侵中南半岛国家,在 8 世纪末曾经控制了柬埔寨的水真腊,杀其国王,掳走王子。夏连特拉王国崇奉佛教,在国内修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塔,其中最著名的是在 850 年建成的婆罗浮屠佛塔(“千佛坛”),此塔坐落在中爪哇日

惹北 41 公里处葛都峡谷,塔基之上有四层方形平台,每层的廊道石壁上凿有

许多以佛教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浮雕,每隔一定距离设一座佛龛,共 432 座。

方形平台之上又有三层圆形平台,每层都有一些内塑佛像的小塔,共 72 座。

各层廊道全长达 5 公里。塔的最上层是一座高约 50 米的大塔。婆罗浮屠建筑宏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

夏连特拉王国约于 9 世纪后期从爪哇消失了。英国东南亚史学家第·基·伊·霍尔在其名著《东南亚史》一书中指出:“关于夏连特拉王朝的起源以及他们的权力在中爪哇的消失,缺乏确切的史料。就历史而言,他们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

满者伯夷 公元 10 世纪初,在中爪哇出现一个新的王国柬义里王国, 中国史籍称阇婆,在 10 世纪中叶统一了除西部以外的爪哇岛,至 13 世纪初, 由于农民大起义而灭亡,由新柯沙里王国所取代。新柯沙里王国(1222~1292 年)因建都于东爪哇的新柯沙里而得名。13 世纪中叶以后国力强盛,不断向外扩张,末罗瑜、巴厘岛、爪哇西部皆纳入其势力范围。在新柯沙里末期, 遇到元朝远征爪哇(1292~1293 年),从而使满者伯夷崛起。

公元 1292 年,元朝出师征爪哇,恰于此时新柯沙里的格尔达纳卡拉王因柬义里王族的余党叛乱而死去,其婿韦查耶举兵平伏叛乱并击退元军之后, 于 1293 年以满者伯夷为首都建立了满者伯夷王国(亦译为麻喏八歇,1293~

1527 年)。在哈奄·武禄王统治时期(1350~1389 年),满者伯夷王朝进入全盛时代。14 世纪中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对这个时代的繁荣情况有过生动的记述:谷米富饶,道不拾遗,有‘太平阇婆’之谚。其势范围广阔:西部占有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地区和洛坤以南的马来半岛地区;东方从巴厘岛至帝汶岛、苏拉威西岛南部、马鲁古群岛、班达群岛等均纳入其版图。

进入 15 世纪以后,满者伯夷国势渐衰。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于宣德七年

(1432 年)第七次下西洋时曾到达爪哇,其随员费信在《星槎胜览》中写道: “爪哇国古名阇婆,⋯⋯地广人稠,实甲兵器械,乃为东洋诸番之冲要。” “其国富饶,珍珠金银⋯⋯无所不有”。但当郑和来到爪哇时,满者伯夷王国已开始衰落。关于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是:伊斯兰教自 13 世纪末叶以后在印尼的兴起和传播,成为满者伯夷瓦解的宗教因素;满者伯夷封建统治者连年对外用兵,横征暴敛,使广大农民难以为生,国内到处发生起义和暴动,而争夺王位的内讧则更加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于是,满者伯夷乃在一片黑暗中结束。据印尼学者萨努西·巴尼著《印度尼西亚史》认为:“满者伯夷何时灭亡,不能确定,据估计大约是在 1500 年左右”。

16 世纪初,在满者伯夷海上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王国,主要有:东爪哇的淡目王国、西爪哇的万丹王国、中爪哇的马打兰王国、苏门答腊的亚齐王国、马来半岛的马六甲王国等。

西欧殖民者的入侵 新航路开辟后,印度尼西亚成为西欧殖民者掠夺的对象之一。从 1511 年起,葡萄牙殖民者便以马六甲为侵略印度尼西亚的基地,当年以武力强占了摩鹿加群岛中的安汶岛,次年在这里设立贸易公司, 控制香料贸易。1522 年,又在德那第修筑炮台,并夺取了香料贸易的独占权。与此同时,西班牙殖民者也开始侵入印度尼西亚。1521 年,麦哲伦船队到达

摩鹿加群岛的帝多利岛,随后,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商站。

16 世纪末,荷兰开始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侵略。1596 年 6 月,由霍特曼

率领的荷兰船队到达万丹港。1598 年至 1601 年,荷兰又先后组织 14 次远征队到印度尼西亚,运载香料所获纯利最多时竟达 400%,荷兰还成立了许多从事东方殖民贸易的公司。1605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安汶岛,不久又夺取了帝多利岛。1608 年更占领班达岛。1609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任命彼得·波士为第一任驻印度尼西亚总督。1619 年,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岛雅加达建立殖民地,命名为巴达维亚,以它为侵略印度尼西亚的根据地,相继占领了马都拉、泗水和西加里曼丹。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强迫摩鹿加群岛低价向公司出售香料,竟然出动军队实行血腥的屠杀。1621 年,班达岛 15,000 多居民几乎被杀绝。安汶岛居民从 15 万人减少到 5 万人。直到17 世纪末,荷兰殖民者征服马打兰和万丹以后,荷兰人才成为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实际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