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封建统一国家的形成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16 世纪中叶时,日本的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都有显著的发展,先进的农具和农业技术普及全国,水稻品种多达百种,其中早稻有 12 种,中稻、晚稻各 24 种,单位面积产量比奈良时期增加了 60%到一倍左右。奈良、京都、镰仓等旧城市都继续发展,新城市如雨后春笋林立于列岛各地。到 16 世纪末新旧城市达到 290 个,其中绝大多数是在 1501 年至

1580 年之间出现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经济繁荣。京都的纺织品,堺的毛纺织品和漆器,镰仓的冶炼铸造产品,都驰名全国。与中国、朝鲜、东南亚的国际贸易仍然来往频繁,又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发生商业关系。输出品主要是兵器、陶器、漆器、银、铜、铁、硫磺等。输入品主要是生丝、

① 日本历史上称农民起义为“土一揆”。

绢、绸、棉布、皮革、染料、砂糖等。从事国外贸易的主要是京都、大阪、堺、长崎等城市的商人。西南部的大名当中也有许多人经营国际贸易。随着国内外贸易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有些城市力量开始增强,逐渐设法摆脱大名的干预,争取到自治权利,结果堺和长崎等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法庭。

国内外市场的兴旺,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原来叫“座”的手工业组织形式,不能满足业已扩大了的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于是开始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批发商人向小手工业者供给原料,加工成品,然后付给工资。日本人称这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为“问屋”,即批发商工业。批发商已经成为手工工场主,小手工业者则成为依附于手工工场主的雇佣工人。16 世纪,“问屋”制工业较为流行,在纺织业中最为发达。至于集中的手工工场,16 世纪在日本还是个别现象,17 世纪略有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约 33 家,到 18 世

纪也只约 90 家。这说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规模不大,发展缓慢。

经济的普遍发展和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为政治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统—日本 16 世纪日本历史的发展是从战国大名的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大名的分裂混战破坏了农业生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妨碍了各地区的商品流通。因此,农民和商人从不同的角度都有消除割据、实现统一的要求。封建主们面对农民起义烈火到处燃烧、新兴市民的斗争方兴未艾的情况,极欲全国统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以便加强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1. 世纪中叶,尾张国(今爱知县名古屋一带)的大名织田信长(1534~

1583 年),由于经济上得到商人的支持,依靠由武士组成的骑兵队和由招募

的农民组成的步兵队,使用葡萄牙输入的枪炮,从 1558 年起,先后打败了邻近的大名,开始了日本的统一事业。1558 年 9 月,他攻占京都;1573 年,结束了室町幕府的统治。织田取得政权后,表面上尊重天皇,避而不用将军称号。

织田信长为了巩固封建主政权,1574 年 7 月~1580 年 8 月残酷地镇压了各地一向宗农民起义。与此同时又继续同各地大名进行七年之久的战争。在统一过程中,他实行了调查土地面积以确定征收年贡额的“检地”政策,作为加强剥削和压迫农民的手段,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削减了一部分土豪、寺院的私有领地,并彻底地消灭了庄园制度残余。织田还实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如统一货币、开发矿山、撤销关卡、整修道路、允许商人“乐市、乐座”的自由贸易等,对不受约束的自治城市和寺院势力也给以打击。织田信长因突遭部下叛军的袭击,被迫切腹自杀死于 1582 年 6 月。他没有完成日本的统一,

但已控制了 66 国中的 28 国。

织田的亲信丰臣秀吉(1536~1598 年)继续进行他的统一事业。丰臣秀吉以大阪作为根据地,进行多次战争,至 1590 年,结束了持续百年的分裂局

面,并于 1593 年在日本历史上首次把北海道地方置于日本中央政权统辖之下,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丰臣秀吉继续实行发展工商业和土地调查的政策,并采取了若干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丈量土地,全国普遍建立土地账,修筑堤坝,开发新田, 改进生产技术,统一度量衡等。同时,不断强化封建主阶级专政。他下令没收农民手中的武器,严禁人民佩刀,从此携带武器成为武士的特权。丰臣秀吉积极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他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征服亚洲。1592

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了朝鲜大片河山,朝鲜军民奋起反抗。当时中国明朝政府又出兵支援,在朝中军队联合打击下,日本侵略军节节败退。1598年,丰臣秀吉在侵朝军事行动失败中,忧急病死,日本侵略计划终于破产。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丰臣秀吉死后,政权落在织田信长的另一部将

德川家康(1542~1616 年)手中。1603 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即“德川幕府”(也称江户幕府),从此开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时期

(1603~1867 年)。

德川幕府初期,极力强化幕府统治,巩固中央集权。德川家康等人把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作为幕府的直辖领地,称“天领”,包括江户、大阪、长崎以及其他商业、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分布在 66 国中的 47 国。幕领以外的占 73.7%的土地被作为“藩领”,交给 260 多家大名支配,并授予其统治藩领(亦称领国)的全权。至于天皇和寺、社总共只占有全国 1.3%的土地。将军和大名还分别授予直属家臣和下级武士“封地”或“封禄”(年贡米)。幕府为防止大名叛乱,于 1615 年公布“武家诸法度”(武家的各种法令), 规定大名以下武士遵守的法则,违者严惩。“武家诸法度”后来屡加修改, 对大名的义务规定就更加详细,成为德川幕府的基本法。又规定,大名必须每隔一年到江户参觐将军,妻子留作人质,常住江户。这就是所谓“参觐交代”制度。

幕府统治者为了把农民终年束缚在土地上,不准农民有迁徙、变更职业、买卖土地等自由。同时还在农村推行“五人组”连环保制度,监视农民的行动。以五户为一组,一户欠交年贡,全组负责,隐匿犯人,问罪全组。“五人组”制度也适用于手工业者和商人。

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武士(士)同“百姓”(农民)、“町人”(手工业者、商人)之间,划出一道森严的等级界限,各等级一般世袭不变,互不通婚,甚至连衣食住都有区别。最高等级的武士只占全国人口的 10%,但却统治着占人口 80%的农民和 10%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除以上等级外,还有从奈良时期以来始终存在的贱民,一般都居住在郊区,是日本社会最下层的居民。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方面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幕藩统治者驱使武士为自己效劳的一种精神武器。

岛原起义和“锁国令” 在德川幕府统治的二百六十多年里,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断。1637 年,九州岛原地区的农民曾利用天主教举行反抗当地大名暴政的武装起义。幕府出动 12 万人之多的军队,进行残酷镇压。领袖天草四郎时贞和三万多名起义者坚守在岛原城内达五个月之久。最后幕府求助于荷兰军舰,“霹登号”、“戴立泼号”从海上炮击,城内起义军因弹尽粮绝而失败。

德川幕府对外采取“锁国政策”。早在 17 世纪初期,德川幕府就严格限制外国贸易船只到日本。岛原起义后,更加速实行锁国政策。1639 年,幕府颁布最后一道“锁国令”,禁止对外贸易,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均被赶出国境, 只许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在长崎通商。以后,除了医药和航海技术的外文书籍外,其他书籍一律禁止进口。幕府采取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禁止天主教在日本继续传布,惧怕日益增多的日本天主教徒不服从幕府统治,再次出现类似岛原起义的事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限制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强大的商人和西南地区大名的势力。幕府的锁国政策实行达 200 年之久,直到 1853

年在美国压力之下才重新开放。锁国政策的结果,影响了日本吸收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