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帝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395 年,罗马帝国最后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疆域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上诸岛、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北非埃及、利比亚以及美索不达米亚上游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代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故又称拜占廷帝国。拜占廷是古罗马时代工商业繁荣、城市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当西罗马帝国被摧毁时,拜占廷帝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曾继续存在了近千年。

拜占廷帝国的奴隶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奴隶制庄园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奴隶劳动在农业生产中不起主要作用。4 世纪以后,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他们分得小块土地和一些农具,可以自行经营,但无权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能离开土地。拜占廷帝国隶农制比西罗马帝国更为普遍,农业主要生产者是隶农,分为“自由隶农”与“固定隶农”。“自由隶农”除了从主人处获得的土地外,还有自己一小块土地,并自备牲畜、农具,也有自由移动之权。“固定隶农”从主人处获得土地,并被固定在土地上。到后来,多数隶农变成“固定隶农”。4、5 世纪,当西罗马帝国的隶农地位下降几乎沦落到奴隶的处境时,拜占廷帝国的隶农制却得到广泛的发展。由于拜占廷长期保留农村公社的残余,因而为帝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纳税人和兵丁。拜占廷帝国内奴隶与自由民之间并没有像西罗马帝国奴隶同自由民之间那样的鸿沟,加上当时东方有奴隶市场,奴隶主通过购买奴隶,可以补充庄园中的劳力不足。所以拜占廷帝国农业中的奴隶制危机比西罗马帝国较为缓和。拜占廷的农业比较繁荣,埃及的谷物产量高,一向有谷仓之称。

拜占廷帝国社会经济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帝国保存了奴隶制时代工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亚历山大里亚和尼西亚等。东部各省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发达,西部各省采矿业和冶金业兴盛。拜占廷的麻布、毛呢、丝织品的生产和金属加工、军火制造、玻璃制品以及埃及、腓尼基的纸草制造业都颇负盛名。手工业作坊多数由国家管理,以供应宫廷和政府的需要。拜占廷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它从中国、印度等遥远的东方国家输入丝绸、香料、宝石等贵重商品,从叙利亚输入织物和刺绣,从斯拉夫输入毛皮和蜂蜡等,并把这些商品及自己的产品一同运往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等地。它向黑海沿岸各地输出香料、纺织品、酒及装饰品,输入皮革和奴隶。君士坦丁堡是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6 世纪作家保尔·西连戚阿利在他的名著《圣索菲亚的描述》一书中说:“君士坦丁堡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马克思称君士坦丁堡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①。各省的工商业中心,同它也保持经济联系。拜占廷帝国由于工商业发达,政府从中获取大量税收,充实国库,用以招募雇佣兵和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而且,由于发达的城市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原料,农村与市场关系比较密切,以致大田庄主、大商人都关心奴隶制国家的命运,希望国家保护他们的贸易并镇压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因此中央政权比较稳固,使得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得以暂时拖延下来。

查士丁尼重建罗马帝国的内外政策 拜占廷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 565 年)为了巩固拜占廷帝国的统治,并在西方恢复奴隶制度和重建罗马帝国,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查士丁尼对内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纂法典。他组织了以特里波尼安为首的 16 人编纂委员会,着手编纂法典。其成果有四:一、《查士丁尼法典》, 于 529 年第一次发布,534 年又加以修正,共十卷,内容包括自哈德良(117~ 138 年)至 534 年历代罗马皇帝所颁布的法令,其中包括查士丁尼本人在 534 年以前所颁布的法令;二、《法理汇要》,533 年完成,共 50 卷,是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阐述有关法律问题的专论选集;三、《法学总论》,又称《法学家指南》,也完成于 533 年,共四卷,是简明的法律教本;四、《法令新

编》,汇集查士丁尼在 534 年以后颁布的法令(随时增订,直至查士丁尼逝世)。这是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补充。以上四种,合称《民法大全》。这是汇集罗马帝国法律十分重要的法学文献,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一方面体现出奴隶制度的本质,如把人统分为自由民与奴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已经萌芽的拜占廷帝国封建生产关系因素的特征,如允许释放奴隶, 对隶农有大量的立法等。为巩固奴隶制国家的统治,法典一再强调奴隶和隶农的无权地位,他们必须服从主人。法典歌颂皇权神授,鼓吹“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本源”,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法律依据。法典注意保护私有财产权,详细规定各种财产契约,恩格斯曾称“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①西欧从 12 世纪开始重新恢复对罗马法的研究,罗马法“重新取得威

① 马克思:《政府在财政问题上的失败。——马车夫。——俄国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9 卷, 第 263 页。

①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 年 6 月 26 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6 卷,第 169 页。

信”②,成为 12 世纪后西欧各国制定法律的基础,③甚至对近代西欧诸国的立法也有重大影响。

查士丁尼实行中央集权统治,拥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人数众多的雇佣军。他又大兴土木,在君士坦丁堡兴建宏伟的宫殿和金碧辉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开支扩大了,政府便进一步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查士丁尼于 527 年命令所有异端限三个月内都必须改奉东正教。查士丁尼的官吏的残暴腐败, 导致帝国境内人民起义。529 年 5 月,巴勒斯坦省人民不堪东正教会的压迫, 举行起义。次年,查士丁尼派出两省的武装进行镇压,结果两万多起义者在波斯被卖为奴隶,很多人惨遭杀害。在各地起义运动中,规模最大的是 532 年在君士坦丁堡爆发的“尼卡”④起义。

尼卡起义是城市市民反抗官吏敲诈勒索的运动。当时流行马车竞赛,参加竞赛的以“吉莫”⑤为单位,组成赛车队。吉莫之间常因意见分歧,逐渐形成不同的政治党派,他们在竞赛场上分别支持不同的车队,并按照所支持车队的运动员的衣服颜色,称为“蓝党”、“绿党”、“红党”和“白党”, 其中特别有势力的是蓝党和绿党。蓝党的上层分子包括大地主和元老院贵族。绿党的上层分子则代表富商、高利贷者和包税者的利益。双方矛盾尖锐, 并往往利用赛车集会从事政治斗争。两党的普通成员是中、下层市民和近郊农民,他们之间无根本利害冲突,有时联合抵抗压迫者。尼卡起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的。532 年 1 月,在查士丁尼出席的一次赛车会上,群众愤起谴责统治者,发泄他们对官吏的残暴和查士丁尼专横政策的不满,反政府的情绪十分高涨。查士丁尼想利用两党上层之间的对立,拉拢蓝党,驾驭绿党,结果失败。除蓝党上层中的一部分人外,两党都起来反对政府。他们在伊巴吉等人领导下,包围法院,捣毁监狱,释放犯人,还焚烧官署,袭击皇宫,要求罢免权贵特里波尼安和市长等人。斗争延续了八天,整个城市除宫廷外,均被起义者控制,查士丁尼几乎弃城从海上逃走。后来,皇后、显官及大将贝利撒留和孟德等施展阴谋收买蓝党,利用雇佣军,诱杀起义者三万人以上,把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镇压在血泊之中。

查士丁尼在镇压了尼卡起义以后,又发动了征服西部地中海沿岸各国的战争,企图在西方重建罗马帝国的霸业。533 年,他派遣大将贝利撒留率兵进攻北非,灭汪达尔王国。535 年冬,贝利撒留又率军北上,在占领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后,于 536 年末,攻下世界古都——罗马。东哥特人不甘屈服,在国王托提拉(541~552 年在位)领导下,为收复土地同拜占廷进行长期战争,查士丁尼花了大约 20 年时间,于 554 年才消灭意大利半岛上的东哥特王国。在征服意大利的同时,查士丁尼又乘西哥特王国内乱之机,派军占领西班牙东南部。科西嘉、撒丁尼亚、巴利阿利群岛及达尔马提亚等地也先后被拜占廷帝国占领。

查士丁尼在被征服地区力图恢复奴隶制度的统治。554 年,他颁布《政务诏书》宣布东哥特国王托提拉时代所立的契约、赠予状全部作废;过去为

②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版,第 1 卷,第 70 页。

③ 英国除外。但即使在英国,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基本上仍是参照罗马法的原则。

④ 希腊语“胜利”之意,系起义者口号。

⑤ 希腊语“人民”的意思。指市民的区域组织。它们担任市政方面的经济工作,并积极参加城市的政治生活,如管理治安等。

缓和奴隶、隶农处境而采取的经济措施一律无效。还恢复原来奴隶主的财产和一切特权,规定凡离开原来土地的奴隶和隶农均应回归原奴隶主。查士丁尼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措施引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帝国在西方的统治无法持久,568 年,伦巴德人在奴隶、隶农起义的配合下,从北方攻入意大利,拜占廷军队被赶出意大利中部和北部。6 世纪 80 年代,西哥特人夺回被拜占廷占领的西班牙。拜占廷在北非的统治时间虽稍长久,但到 7 世纪末也被阿拉伯人所摧毁。查士丁尼推行反动政策,重建罗马帝国的迷梦终于破灭。

拜占廷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 世纪末至 7 世纪初,拜占廷帝国面临奴隶、隶农和农民起义运动的高潮。埃及的埃凯尔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以致政府调动全埃及和努比亚的驻军进行镇压。起义者在伊萨克的领导下同政府军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东方省份也遍布起义队伍。多瑙河流域又重新爆发了“斯卡马尔”①运动。602 年,驻扎在多瑙河上的军队发动起义,并拥戴百夫长福加斯为皇帝,攻下君士坦丁堡,拜占廷皇帝摩里斯被处死,从 602 年到 610 年,国家机器落入起义者手中达八年之久。元老、大奴隶主、显贵们不甘心失败,帝国的内战蔓延到各地。尽管福加斯最后败亡,但拜占廷帝国奴隶制国家的统治机构却被摧毁。610 年,代表地方显贵的非洲行省省长希拉克略(610~641 年)登上皇位,建立了希拉克略王朝(610~711 年)。

6 世纪末至 7 世纪中叶,帝国还面临外族入侵的威胁。帝国北方的斯拉

夫人从 6 世纪初起就大规模侵入巴尔干半岛。到 6 世纪后期,斯拉夫人的入侵规模更大。577 年,约十万斯拉夫人横渡多瑙河②,涌至色雷斯和埃拉多斯。581 年又进入色雷斯、马其顿和帖撒利亚。到 7 世纪初,斯拉夫人已遍布巴尔干半岛,有的还深入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他们所到之处,摧毁奴隶主庄园,又减轻农民负担,因此受到拜占廷帝国人民群众的欢迎。“斯卡马尔” 起义者曾帮助斯拉夫人进军。斯拉夫人的移民和帝国内部人民运动相结合, 加速了拜占廷帝国奴隶制度的瓦解。奴隶主有的被杀,有的出逃,奴隶制庄园被摧毁,少数奴隶主不得不放弃过时的剥削形态。

在移入的斯拉夫人中间,农村公社占统治地位,他们在帝国境内广泛建立农村公社。帝国境内残存的农村公社也因斯拉夫人的定居而得到巩固。八世纪初出现的《农业法》,是拜占廷法和斯拉夫人的习惯法相结合的产物, 反映出拜占廷农村公社的生活情况。村社是当时农村的基本组织,耕地归公社自由农民占有,收割后作为公共牧场,供全体成员使用;草地、牧场、森林等属村社全体所有。自由农民已开始分化,有的农民因无力耕种份地,往往将土地转让给富裕的农户,自己则成为对分制佃农。土地增多的富裕农民拥有奴隶和雇工。农村公社的瓦解、大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的发展,标志着拜占廷帝国向封建社会过渡。

拜占廷帝国的封建化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逐步改革而实现的。8 世纪初, 拜占廷帝国推行军事政治改革,实行“军区制度”。7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帝国东部各省为阿拉伯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受到外敌兵临城下的威胁。进入多瑙河南岸的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于 679 年联合建立第一保加利亚王

① 奴隶主诬称起义的奴隶和隶农为“斯卡马尔”,意为“强盗”。

② 见列夫臣柯著:《拜占廷简史》,第 137 页,三联书店,1959。

国,从北方威胁拜占廷帝国。在同外族入侵的斗争中,帝国军事贵族的势力逐渐增强。皇帝立奥三世时期(717~741 年),依靠新兴军事贵族巩固统治, 把全国各行省改为 11 个军区,军事首脑成为地方长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军区首脑和将校的薪俸,除现金外还被分封有一块土地。通过大规模军事分封和实行军事屯田制,新型军事封建主随之产生。军区和东正教寺院也获得相应的土地。士兵领得军事份地,组成屯田兵,有向国家交纳土地税、人头税的义务,但可免服公役。新兴军事封建主的土地,使用破产自由农民、隶农和残余的奴隶耕种。旧贵族逐渐同这些军事贵族合流,构成名为“豪强”

(“吉那特”)的封建地主阶级。而各类农民则沦为赤贫的“穷汉”。豪强依势强占村社附属地、屯田兵和“穷汉”的份地。东正教会也参与掠夺土地。8 世纪初年,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落入教会和寺院之手。于是在教俗贵族的土地上,封建的剥削关系迅速发展。由于教会拥有大量土地,又享有免税特权,影响国家赋税收入,政府与教会之间的矛盾加深。皇帝立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741~775 年)下令禁止供奉偶像,封闭寺院,没收教会土地, 强迫僧侣还俗。没收的土地大部分由军事贵族占有。这场斗争经过三个阶段, 历时百余年之久,被称为“破坏圣像运动”,它是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社会斗争。通过破坏圣像运动,封建军事贵族的势力更加强大,自由农民农奴化的步伐也更为加速了。

为反抗封建主的奴役,拜占廷农民的斗争往往表现为异端教派的形式,8 世纪至 9 世纪在小亚西亚农民中广泛流行的保罗派运动,就是以异端形式出现的。保罗派宣扬善恶二元论,认为现实世界的罪恶是恶元的化身。他们集中反对教权阶层的奢侈,主张取消教阶制,恢复早期基督教的平等,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偶像崇拜。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表现为 821 年斯拉夫人托马领导的小亚细亚的人民起义。托马领导被奴役的农民、受军事贵族压迫的士兵以及奴隶和城市贫民掀起斗争。保罗派和有些军队也投入运动,并得到阿拉伯人的支持。起义军不久征服小亚细亚全境,并向首都进军,到达色雷斯和马其顿,又得到当地斯拉夫人的赞助。起义军曾包围首都一年之久,823 年被镇压。个别起义队伍坚持到 825 年。

拜占廷的封建制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自 7 世纪中叶至 9 世纪中叶为第一阶段。这时自由农村公社占优势,旧的奴隶制已解体,封建化刚开始;而 9 世纪中叶以后,是封建关系急剧发展,农民阶级的封建依附地位逐

渐形成,大封建地产和封建主特权逐渐巩固的时期。到 11 世纪末,拜占廷的封建关系最后确立。托马起义的失败大体是第一阶段结束的标志。

从 9 世纪中叶起进入拜占廷封建化过程的第二阶段,亦即封建关系最后形成的时期。由于自由农民和屯田兵的土地进一步被巧取豪夺,他们被迫向地主缴纳实物租、服劳役而沦为依附农民(“巴利克”)。巴利克同豪强吉那特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0 世纪初期在小亚细亚又发生了“铜手瓦西里” 领导的人民起义。瓦西里是马其顿人,据说在战斗中失去一只手,装上铜手后继续作战而得名。在人民起义的压力下,拜占廷马其顿王朝(867~1056 年)不得不颁布诏令,限制扩大封建地产,但未能实行。迄 11 世纪末,日益强大的地方贵族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建立了大封建主的科穆宁王朝(1081~ 1185 年)。新王朝实行“普洛尼”(监领地)制度,把国有土地(包括城堡、耕地和牧场)及农村公社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终身监领。监领地上的农民受监领人管辖,缴纳租税和服劳役;监领人再将所收租税的一部分上缴国家。普

洛尼制度加速了农民丧失土地和自由的过程,拜占廷的封建制度至此居于统治地位。

此后,由于普遍推行普洛尼制度,终身监领地逐渐变为世袭监领地。世袭贵族取得了相当于西欧豁免权的特权,独立性越来越大,领地上的自然经济因素增长,破坏中央集权的基础,导致政治上的分裂。

拜占廷的衰亡 第四次十字军在拜占廷建立的拉丁帝国,维持了 57 年的统治。1261 年尼西亚帝国皇帝米凯尔八世(1259~1282 年)在人民支持下攻灭拉丁帝国,拜占廷帝国得到了恢复。拜占廷复国后,领土只限于小亚细亚的西北角,色雷斯的一部分,马其顿的一部分,帖撒罗尼加、伯罗奔尼撒的一些据点,爱琴海北部一些岛屿及罗德斯岛等。伊庇鲁斯虽已臣附拜占廷帝国,但很不牢固。①特拉布松仍维持独立。至于拉丁骑士、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等在拜占廷帝国境内都占有领土,拜占廷帝国四分五裂,国力衰微。

14 世纪,拜占廷帝国封建关系开始瓦解。当时拜占廷运往西方的主要商品是粮食,大领地内扩大了出口粮食的生产,帖撒罗尼加、罗得斯托等城市都是相当巨大的粮食贸易中心。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使货币地租逐渐盛行,农民分化加剧,约有三分之一农民失去土地,农村出现了雇佣劳动者。少数富裕农民拥有大量耕地、葡萄园和牲畜。农村中的这些变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沿海的大城市如君士坦丁堡曾出现个别的手工工场。但拜占廷帝国封建主的反动统治与封建割据阻碍了国内贸易的增长和国内市场的形成;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从拜占廷获得许多特惠,各地都有他们的商业据点,本国商人难以与之竞争;拜占廷商业资本主要掌握在意大利人手中;根据 1261 年尼非条约,热那亚在君士坦丁堡城郊建立有加拉太殖民地,加拉太

成为拜占廷国中之国,热那亚每年从加拉太的关税收入达 20 万金币,而拜占

廷皇帝在君士坦丁堡每年关税收入不过 3 万金币。拜占廷封建主在城市中居于支配地位,他们以把谷物交给意大利和杜布洛夫尼克为有利,而对本国城市并不采取保护政策,反而尽量维护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的特权,凡此种种, 都阻碍了拜占廷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在封建反动统治与外国富商的重重盘剥下,城乡劳动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封建主内战不已,兵连祸结,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1432~1439 年, 帖撒罗尼加爆发“吉洛特”①起义,目标是为了争取城市的自由和独立,曾建立城市共和国,提出并实行一些社会改革政策。为了镇压起义,帝国政府竟向土耳其借兵。封建主的反动政策使拜占廷进一步衰落,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人侵占拜占廷的国土,所以 14 世纪以来土耳其成为拜占廷最危险的敌人。1331 年,土耳其人占领了拜占廷在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土。1354 年又乘拜占廷封建主内讧,交战双方向土耳其求援之机,渡过达达尼尔海峡,侵入巴尔干半岛。到 1430 年,拜占廷帝国仅保有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拜占廷的封建主仍继续内讧。封建贵族分成了亲拉丁派、希腊正教派和亲土耳其派三大集团。以皇帝约翰八世(1425~1448 年)为首的一批亲拉丁派封建主,主张寻求西欧援助,以承认罗马教皇的最高地位并将东正教会合并于天主教会为代价,于 1439 年亲往意大利签订合并协定。以东正教大教长和部分宫廷贵族为首的希腊正教派封

① 列夫臣柯:《拜占廷简史》,第 318 页,三联书店,1959。

① 希腊语,意为“人民之友”。是代表城镇劳动人民利益的组织。

建主,在舰队长官卢卡诺塔拉领导下,表示坚决反对屈属于罗马教皇。广大人民群众鉴于过去“拉丁帝国”统治的教训,亦一致反对东西方教会合并。但希腊正教派的领袖未能团结和组织人民,缺乏积极的抗敌政策。至于同土耳其及其占领区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亲土耳其派封建主和富商,则公开主张投降土耳其人。

自 1425 年秋至 1453 年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军队围困。拜占廷的许多重要堡垒的防卫,交给了西班牙、意、德、法等国的雇佣军。1453 年 4 月6 日,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分水陆两路攻城。素丹军队有 20 万人,

300 艘战船,而这时守城的除 3000 名外国雇佣军外,拜占廷将士仅 6000 人,

双方兵力悬殊,但守城军民英勇抵抗达 53 天之久。5 月 29 日,君士坦丁堡城陷,土耳其人烧杀抢劫,连续三天,6 万居民被俘为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随即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存在了近千年之久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

拜占廷文化 拜占廷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它既保存了希腊罗马时代(包括希腊化时代)文化传统,又吸收埃及、西亚等地的东方文明, 使得拜占廷的文化丰富多采,具有综合的特色。它的成就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欧,对基辅罗斯、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基督教被定为拜占廷国教后,即与古典科学和哲学发生尖锐矛盾。4 世纪时大主教提阿非罗曾焚毁著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企图毁灭一个异教学术中心。415 年,宗教狂的僧侣屠杀了著名哲学与数学女教师伊帕提亚。尽管如此,由于教权始终未能超越拜占廷的世俗政权,拜占廷东方正教教会对文化的束缚毕竟有一定限度,因而拜占廷的文化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新柏拉图主义。它综合了斯多噶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虽曾为基督教神学所利用,但它本身只是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不属于神学体系。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普洛科尔·迪亚尔赫还是一位数学家,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作过注释。

拜占廷的建筑、艺术和绘画有其独特的风格。著名学者、建筑家依西多尔和安提密阿,从 532 年至 537 年,用六年时间设计建造的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艺术的结晶。它采用了与西欧传统完全不同的中央圆顶形式。教堂高大明亮,巨大的圆屋顶盖在四个拱台支撑的四个拱门之上, 有大理石镶嵌的精细雕刻,用各种彩色玻璃镶嵌成的壁画,光彩夺目。人物像庄严肃穆,并配有生动的狩猎、宴会和动植物图画,神态逼真,足资证明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

在地理和史学著述方面也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6 世纪拜占廷的商人和旅行家西姆·印吉科普著有《东方各国旅行记》,10 世纪时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编著的《拜占廷帝国及其邻近各国记》都是富有参考价值的珍贵的史地资料。历史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仿古历史和编年史两类。著名史学家普洛可比, 是 6 世纪拜占廷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模仿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著有《查士丁尼战争史》八卷,论述东罗马帝国与汪达尔人、哥特人及波斯人的历次战争;《秘史》写于 550 年拜占廷对西哥特的战争失利时期。他大胆抨击查士丁尼的政策,较正确地描述了当时广大人民在战争中遭受的牺牲和灾难,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另著有《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凡教会、民间、军事上的重大建筑,均记述无遗。11 世纪时女作家安娜·科穆宁著有《亚历克塞传》,叙述其父亚历克塞统治时期的

历史。帝国后期,历史学有些新发展,王公大臣甚至皇帝常常写有回忆录之类的作品,如皇帝约翰四世(1347~1354 年)退位后,便写过回忆录。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体现了拜占廷文学、史学的较高水平。

拜占廷在 10 世纪时,还编纂了不少词典、诗文选集以及对古典作品加以评介和注释的工具书之类作品。11 世纪中叶后,在拜占廷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君士坦丁堡大学(1045 年成立),延揽学者,开展学术讨论,成为东欧的著名学术中心。拜占廷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