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世纪的伊朗文化

伊朗人民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遗产。中世纪的伊朗,在文学、史学和艺术各方面都有独特的、卓越的成就。

文学和史学 萨珊时期,宫廷设有史官,记载君王大事,类似中国的起居注。萨珊朝末王伊嗣侯在位时(632~637~651 年),编成了用帕勒维语

(中古波斯语)写的史诗《君王之书》。这是根据口头传说写的一部历史, 叙事从远古伊朗直到萨珊朝末叶。它为研究前伊斯兰时期伊朗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这部史诗,在 8 世纪中叶有伊本·穆克发的阿拉伯文译本,

9 世纪中叶(957~958 年),徒斯总督艾卜德·赖札克罗致四个祆教徒将它改写为波斯散文本,题名《王书》(或《列王纪》)。《君王之书》的史诗原本、阿拉伯文译本和波斯散文本均已失传,只能从以后的阿拉伯著述中略知其内容梗概。这部史诗的两种改写本保存下来了,即 10 世纪初伊朗史家泰

白利(839~923 年)的阿拉伯散文本《先知与诸王纪年》和 10 世纪和 11 世

纪之交的伊朗大诗人菲尔杜西(约 940~1020 年)的波斯史诗《王书》。此二书都以《君王之书》为重要依据,另外吸收了大量传说和传奇材料。

菲尔杜西生于呼罗珊省徒斯城的巴朗区(今麦什哈德城北郊区)。他于994 年写成《王书》初稿,公元 1010 年最后定稿。《王书》是 12 万行(目

前尚存 10 万行左右)的长诗。全书反映了诗人封建正统王朝的思想,宣扬贵族骑士道德,强调贵族出英雄、将门出虎子的封建等级观念。但书中也贯穿着对暴君苛政的尖锐批评和反对外族的野蛮侵略。他描述起义者铁匠卡维, 高举铁匠围裙的义旗,号召人民起来反对暴君——“蛇王”,因为它给人间带来了罪恶和灾难。他还详细地描绘了伊朗人民起义领袖马资达克的英雄形象。这部书是世界文学中的卓越著作,被列入世界文学宝库。

奥马尔·哈雅姆(1048~1123 年)是大诗人、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著作《鲁拜集》(意译为“四行诗”)否定来世和宗教信条,谴责僧侣的伪善。《鲁拜集》的诗体形式为一首四行,第一、二、四行押韵,第三行大抵不押韵,和我国的绝句相类似。奥马尔·哈雅姆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而且在天文学上也有重大的贡献。他于 1079 年修订波斯历法,制成哲拉里历。这个历法比现今通行的格列高里历更为精确。

伊儿汗国时期(1256~1353 年),伊朗在史学方面最有成就,出现了一些历史名著。最早的一部是志费尼(1226~1283 年)所著《世界征服者史》, 叙述蒙古扩张的历史,其年代起自成吉思汗,止于旭烈兀攻占伊斯马仪派的阿剌模忒堡。其次是以《瓦萨夫书》著称的艾卜都拉·伊本·法哲勒拉(合赞时人)所撰《土地之分割与世界之推移》,叙述 1257~1327 年间蒙古人的历史,以伊朗为主,旁及中国、中亚、埃及、印度诸国。更重要的历史著作是合赞汗的首相拉施特(1247~1318 年)的《史集》。这是一部综合的世界史。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叙述突厥和蒙古诸部落的传说,直到成吉思汗兴起和他的继承者的历史;第二卷综述亚欧各民族的历史,东方包括中国和印度, 西方包括法兰克和罗马教廷;第三卷是地志,至今未发现写本,可能根本未写出。拉施特为了编撰这部巨著,博搜广采,叙述中国的部分充分运用文字和口传的资料;西欧历史部分,他通过威尼斯商人搜求到许多拉丁文手稿。因其充分运用各国学者的知识和劳动成果,所以这部书体制宏大,内容丰富, 在当时的伊朗称得上是绝无仅有之作。

13、14 世纪中,伊朗还有些著名的诗人和作者。萨迪(约 1203~1291 年)是 13 世纪的著名文学家。蒙古侵入中亚后,他便离开家乡,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到过埃及、埃塞俄比亚、阿富汗、印度以及我国的喀什噶尔等亚非广大地区。萨迪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他的主要作品是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后者是诗人的代表作,共八卷。各卷由若干散文故事组成, 中间穿插格言式的短诗,阐明作者叙述那个故事的用意。他的著作广泛地吸收了民间文学的精华,反映了 13 世纪伊朗和东方穆斯林世界的人民生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僧侣的伪善,歌颂人民对真理、正义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作了顺从命运的说教,主张适应现存的社会制度。这部作品不仅是伊朗文学中的瑰宝,而且已成为世界文学的优秀遗产之一。

诗人和讽刺作家札康尼(约 1270~1370 年)以犀利辛辣的文笔向封建统治阶级挑战。在《贵族阶级的伦理》一书中,他深刻地揭露贵族的腐败习尚和寄生生活,教士的假道学和口是心非。他以寓言的形式指出:工匠是不可缺少的人;商人贸迁有无;犹太人是被压迫者;至于各个宗派的教士、社会

名流、乞丐等等,都是多余的生物,应该统统投入底格里斯河。他在有名的寓言诗中描写老鼠的狂妄自大与猫的贪残和假慈悲。他说:这就是他给世人的“纪念品”。

16、17 世纪中,伊朗在文学领域内最为贫乏。萨非朝的统治者依靠狂热的神学家宣传教义以实现政治统一,文学和哲学得不到重视。伊朗的诗人多被莫卧儿帝国吸引到德里去,留在伊朗的诗人遵从国王的旨意,只能歌颂伊玛目。僧侣们用迷信、愚昧束缚了文学和哲学的发展。

艺术 伊朗在造型艺术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

萨珊朝建筑的特色是圆屋顶和半圆形拱门。建筑广泛采用灰泥浮雕装饰,有各种图案和植物花纹。雕刻方面,萨珊朝常用摩岩高浮雕表现国王战斗、凯旋、受命和狩猎等场面,作为留给后世的纪念碑。工艺美术诸如金属细工、地毯、丝织品等,在萨珊朝均有较高的成果。

伊朗的绘画在伊儿汗和帖木儿时期达到最高水平。中国的绘画艺术对伊朗绘画有深刻影响:从用笔、设色到状摹物形(例如山石、流水、朵云等) 都吸取了中国的画法,又与伊朗固有的装饰倾向相结合,形成了介于东西方绘画之间的伊朗绘画的独特风格。这种绘画主要用于名著(例如上文提到的

《王书》和《史集》)中的插图,世称为“细画”①。那些名著的写本讲究书法,有些也颇受中国影响。

萨非朝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建筑。贵族宅邸和清真寺都极其富丽豪华。阿拔斯一世最热心于营建。他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从印度和中国罗致建筑师、艺术家、工匠,为他美化首都伊斯法罕。他亲自规划修建,在伊斯法罕城中心的王家广场周围建成王家清真寺、卢特福拉清真寺、阿里·卡普(“高门”)宫、四十柱宫等优美壮丽的建筑物。17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人约翰·沙当旅居伊斯法罕,盛称其建筑物既多且美,它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