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兹—菲茨杰拉德收缩(菲茨杰拉德收缩)

运动物体在其运动方向的长度收缩。这是于 1892 年由 H·A·洛伦兹(1853—1928 年)和 G·F·菲茨杰拉德(1851—1901 年)为了解释米歇尔森

—莫利实验(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的零结果而分别提出的。该收缩的理论背景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relativity)。在这一理论中,说明:一参照系(frame of reference),长度为 l0 的静止物体,在另一活动的、以相对第一参考系有相对速度 v 的参考系中,对于观察者来

2

说其长度表现为l0 1- v / c ,其中c为光速。原来的假说认为收缩是伴随

物体绝对运动的一种真实收缩。在任何情况下,除了 v 与 c 同阶外,收缩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