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 diffraction 电子衍射

原子或分子对一束电子的衍射(diffraction)。电子可像光和 X 射线那样被衍射这一事实说明,粒子可起波的作用( 参见 de Broglie wavelength)。一个电子(质量为 m,电荷为 e)被电位差 V 加速时,获得动

electron diffraction 电子衍射 - 图1

  1. nm,约为可见光的 1/(3×104)。电子于是像 X 射线那样,显示出分子和晶体的衍射效应,在分子和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是可与电子束波长相比拟的。电子束有优点,即其波长可通过调整电压而选定。不同于 X 射线的是,它的穿透能力很低。电子衍射现象是 1927 年由 G.汤姆生(1892—1975 年)首先观察到的。他在实验中使电子束在真空中穿过一块非常薄的金箔打到感光片上。由于金的晶格对电子束的衍射,便产生了同心圆。同年,C.J.戴维生(1881—1958 年)和 L.加麦尔(1896—1971 年)做了典型实验,在实验中使电子束擦过镍晶的表面而获得衍射图形。两种实验对德布罗意理论和新的量子理论都是重要验证。电子衍射因其低穿透力而不易用于观察晶体结构。然而,它却能用于测量气体中分子的键长与键角,此外,它还广泛用于固体表面和吸收的研究。主要技术是电子束被反射到荧光屏上的低能电子衍射(LEED)和由试验薄膜反射或透射的高能电子衍射(HEED)。electronegative 负电性

对趋向于获得电子并形成负离子的一种元素的描述。卤素是典型负电性元素。举例说,在氯化氢中氯原子比氢更带负电性分子是极化的,在氯原子上有负电荷。有多种途径确定元素的负电度值。默立根负电度由下式计算,E=(I+A)/2,此处 I 为电离电位,A 为电子亲和力。更为常用的是泡令负电度。此值基于键裂能量,采用的标度以氟为 4,氟是最为负电性的,在此标度上其它一些值是:硼 2、碳 2.5、氮 3.0、氧 3.5、硅 1.8、磷 2.1、硫 2.5、氯 3.0、溴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