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雅园到逸夫舞台——上海的京剧·
上海本地的一些土产戏曲,如上海文书、钹子书、扁担书、唱因果等等, 都是走街串巷,到人家宅院里借条板凳便演出的。有戏院演出的在上海最早便是北方来的平剧。清乾隆年间,徽班戏进京,随后创造了“皮簧戏”,以后由于清末慈禧的推崇,平剧(京剧)大大兴盛起来:并被推为国剧。当时上海已开埠,老城厢商业最发达的区域,在大东门与小东门间,此处紧靠商船频繁进出的黄浦江,大小商店行号萃聚。于是便有人在此间的县前街上开了上海的第一爿戏院。由于开戏院要接纳各式观众,故在当时是必须具有特殊势力者,以保治安无虞,方能经营戏院。所以当初经营戏院的都是几个吃衙门饭的“卯捕头”。他们一边在衙门里当公事,一边又开戏院做副业。为能就近照料,于是这上海第一家戏院——“三雅园”便开在城东的衙前街上。戏院由顾姓居室住宅改设。这所住宅为沿街八扇门(上海俗称为“八开间”) 的高平房,进门入室,有小型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假山纵横。戏台便建在大厅中,台前放置红木桌椅。这便是上海第一家公开对外的戏院。它日夜搬演的是昆曲。清咸丰四年正月初一(公元 1854 年 2 月 17 日)上海道台吴健章借租界上的洋兵攻打城内起义的小刀会时,三雅园被焚毁。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上海老城厢内市面衰落,而城外祖界市面乃日见繁荣。小东门外的直街,呈现市廛栉比、万商辐辏的繁华景象,尤其在陆家石桥西堍,更为热闹,这里有大茶楼、大酒楼,还有吸食鸦片的大烟间。于是便有人在小东门外吊桥下迄西数十步的城河西岸(即今舟山路)开设了一家戏院,名字仍叫“三雅园”,演的也还是昆曲,上海人俗称之为“文班戏”。这一段路上, 因为有了这家“三雅园”,上海人便索性称之为“戏馆街”,可见这家戏馆当时在上海人中影响之大。由于小东门外商业的兴盛发达,三雅园营业蒸蒸日上,此时进戏院的观众除一班士绅贵族外,人数众多的商人、手工业者也是戏院的常客,这些大众化的观众,不谙昆曲典雅的词曲,都嫌文班戏太雅太瘟,于是在三雅园的右隅,于同治未年有人开设了一家名叫“同桂轩”的新戏院,专演“皮簧戏”。同桂轩院中诸设备,在当时可称为上乘,但所邀演员较次,故同桂轩演皮簧不满一年,便因营业不振而改为“红桂茶园”了。在同桂轩开设之前,还有人在英租界洋泾浜北岸及八仙桥浜北等荒地上,以竹篱为墙,布篷为帐,办起过 3 个戏场,但这不能算作戏院。有一个在四马路巡捕房里任职的姓赵的,曾在五马路宝善街附近,开办了一个叫“满庭芳” 的戏院,则是英租界中的第一家戏院。该戏院延请徽班演出。清光绪八年(公元 1882 年)红桂茶园又改为“丹凤茶园”请了一批名演员演出,但终因老城
厢市面日渐不及租界市面兴盛,而宣告停歇。在此之前,同治初年,英租界石路上还开办过一家“金桂轩”戏院。所延角色都属上乘。如以“小叫天” 为艺名的谭鑫培首次沪便于金桂轩献艺。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 年)市面热闹的宝善街又开设了一爿“大观茶园”,上演新编武戏,非常吸引观众。后大观茶园易主,又先后易名为“泳霓茶园”和“泳仙茶园”,上演过“三上吊”之类的空中飞人武戏,也曾有过观众夜夜客满的兴旺时日,在此之后, 上海的戏院一如雨后春笋,现只拣其中有“海派”故事的几家略述之。一是“天仪园”,它当年物色得一个名为“云中飘”的演员。“云中飘”的表演绝技乃是从包厢外楼口一跃登绳,从绳上揉升至戏院正厅屋顶横梁,置双手双足于绳圈内木杆上,然后吊在那里表演种种技能,身轻如燕,疾如鹰隼。开了在戏曲表演中柔入杂技演出的先河。另外当时的京剧名演员汪笑依在天仪戏院演出时,被评为沪上菊榜文状元(另一武状元为在丹桂戏院演出的夏月润),戏院老板特地在戏院厅厢四周扎堆一座菊花山为贺,为在沪上评选优秀演员及向成功演员献花篮之滥筋:二是“满仙茶园”,它邀请在上海开创“三上吊”表演的“云里飞”的爱徒“辫子飞”,来表演新编剧“空中打拳”。即演员以发辫贯于铁钩内,悬于台顶身体悬空,然后指手划脚,打拳一套。然后又将辫子贯入台左柱顶铁葫芦内,缘绳横泻到台下正厅西柱边, 由人抱住下场。不料一日那接抱者疏忽,“辫子飞”下。滑后,头颅猛撞厅柱,竟脑浆迸裂,顿成“辫子翘”(上海人俗称“死”为“翘辫子”)了。“满仙茶园”因此事故,就此告终;三是“天仙茶园”,它专善排演新戏, 有当时的名演员“三麻子”(即王洪寿)以坊间旧小说作蓝本,加入裁剪, 搬上舞台。那出很负盛名的“铁公鸡”便是“三麻子”的编创杰作。由以上例子可知,为适应观众的“胃口”以吸引观众。上海的京剧不断以揉入杂技、武打、编演新戏,评选最佳演员等方式进行变革、创新,此乃上海戏曲创造“海派”的萌芽与基础。
在海派戏剧民俗特点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乃是“丹桂茶园”。上海那时的戏院,每至冬季,阴雨连绵,风雪时仆时节,生意便一落千丈,上海人在这样的天气里,没有“胃口”上戏院去看戏。当时丹桂的老板田际云,为此竭尽心思,动足脑筋。于是他在冬季开排“斗牛宫灯徕戏”,戏中首创出“大罗天”、“罗山寺”、“铁牛城”等各种彩绘布景,又编排入踏高跷、赶旱船,背搁等一类新年的民间民俗游艺项目上台,使整台戏新颖夺目,乡土味浓,喜庆色彩十足,一时上海观众群趋若骛。一时间日夜开演,仍烦演之函如雪纷至。上海戏剧海派特点之一,首创戏剧布景,乃以此为始。
同治初年(公元 1862 年)有个在金桂轩演小丑的李毛儿,他异想天开,
召集了一批 10 岁上下的贫家姑娘,授以生旦净丑技艺,训练一年后便组织了一个女子童伶戏班。无以命名,便冠以自己的名字,称“毛儿戏”班,专应上海绅商们的喜庆堂会。由于戏价低廉,一时生意忒好,收入可观,于是上海滩上效法者接踵而起。“毛儿戏”成为上海首创的女子戏剧的先声。后来不知是那位聪明人,嫌“毛儿戏”3 字不雅,兼以为演戏者皆时髦女郎,遂将女子戏班改称为“髦儿戏”。而女子戏班正式在戏院演出,那是在 30 年后,
约光绪二十年(公元 1894 年)有人在石路(今福建中路)开了爿“美仙茶园” 请女班登台,一时选色征歌,营业大振。随后便有“美凤”、“丹凤”、“大富贵”、“天华”、“女丹桂”等茶园开设,专演女子戏。
以后由夏月珊、潘月樵等人在南市十六铺造了一座新舞台,其剧场为圆
形,四面无立柱使观众能一览无余,舞台放宽,便于装多层布景,且舞台可以转动,以装置机关布景。戏院内废除了泡茶,甩手巾把,要小账等积弊。客座自前至后地势渐高。这座戏院不仅在名称上首先将“茶园”改称为“舞台”,内部装置也已与当今的戏院相似,更可贵的是它坚持编演连台新戏, 如“黑籍冤魂”、“新茶花”、“明末遗痕”等等。故“新舞台”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说,它都标志着上海海派戏剧的诞生。辛亥革命以后,上海戏院舞台纷纷改建,其中如将迎仙凤舞台改建为男女合演的新式戏院,因此取名为“共舞台”(即今延安东路云南路口处),有筑在二马路(即现华联商厦原址)后又搬到四马路(即今福州路)云南路口的“天蟾舞台”,有将大门从三马路(今汉口路)调至二马路(今九江路)来的“大舞台”;以及有将三星舞台改为新式剧场的“中国大戏院”(在南京路北面的牛庄路上)。这四家新式剧院一直到解放后都是专演京戏,以及海派连台本戏的戏院。
解放后,1955 年上海成立了上海京剧院,兼容京剧各种流派,荟萃各方京剧晶英,不断创作出新剧目,探索新表现方法,继续保持着演出风格追求华丽、创新,注重舞台装置和美工,表演上不单讲究演唱,而且还要有“做工道地”的“海派”民俗特色。1994 年,当年曾是新式舞台的“天蟾舞台” 再次进行改造,改建成具有更舒适的欣赏环境,有更多演出功能、更清晰的音响效果的 90 年代的先进剧场,它被命名为“逸夫舞台”。为庆祝这新“逸
夫舞台”的落成,南北京昆名家汇聚一堂进行祝贺演出,使来沪 150 余年的京剧又呈空前之盛况。至于最早在上海“三雅园”演出的昆剧,解放后亦得到重视,被称作“艺术瑰宝”、“戏剧花苑中的兰花”。1978 年组建的“上海昆剧团”多次赴国外访问演出,展示出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他们团里还有一个叫“兰馨园”的小剧场,上海的昆曲爱好者经常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他们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