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伊斯兰教·
上海的伊斯兰教具悠久的历史,早在元至正年间(公元 1341~1368 年) 伊斯兰教便传入上海,那时,从西域来了一大批穆斯林,他们是 13 世纪初, 元朝贵族率军西征后被征服了的中亚各族人民。1275 年,他们随军驻防上海的松江。这些穆斯林中,除军士外,还有随军而来的商人、能工巧匠,及一些地方官员。他们在松江创建了第一座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风格与阿拉伯建筑风格融合的伊斯兰教寺院。来自西域的穆斯林便以清真寺为中心定居落户了。后来定居松江的穆斯林又陆续向周围地区搬迁,先后在青浦、南汇、上海、嘉定、七宝等地落籍定居。伊斯兰教也因此而在上海各地区传播开来。19 世纪初,上海开埠后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这时伊斯兰教的传入已由
郊县转入市镇。约在 1840 年,回族穆斯林贩马商从东北卖马到上海后,被外国人雇佣来驯马,遂在上海定居下来。接着随着上海市场的繁荣,经济文化的发展,于 1850~1864 年,内地各地籍人大批涌向上海,其中也不乏各地的穆斯林。特别是 1850 年,江苏南京发生大水灾后,又值太平军兴起,大批南京籍回民以及镇江、扬州一带的穆斯林,为逃避灾荒和战乱,从水路逃来上海,经黄浦江抵达上海小南门外沪军营,或经洋泾浜进入上海北城厢。抵达小南门外沪军营的南京回民集居在草鞋湾,并相沿成市,形成一条街,这条街因此而被上海人俗称为“南京街”。1852 年,这里的穆斯林建立了上海市区的第一座清真寺——“草鞋湾清真寺”。抵达上海北城厢的南京籍回民, 聚居于城外侯家浜,九亩地和穿心街(今福佑路)。1863 年,他们先在硝皮弄沿街租赁两间房屋为临时礼拜场所,1870 年又以当时清真寺管理社团“务本堂”的名义,由穆斯体集资,在穿心街建起上海市区第二座清真寺——“穿心街礼拜堂”,后改名为“福佑路清真寺”,又俗称为“北寺”。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初上海经济进入繁荣期,中外工商业为适应竞争需要,纷纷成立行业公会和企业董事会。上海一批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把“董事会”的机制运用到振兴伊斯兰教的事业上,于 1909 年成立了“上海清真董事会”,以董事会形式来管理和发展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如“上海清真董事会”坚持和扩大了穆斯林“走公坟”的宗教习俗活动。即每年阴历正月初十,全上海的穆斯林都聚集到清真第一别墅(位于肇嘉滨路陕西南路口,一座包括礼拜大殿、水房和阿訇居宅,以及回民墓地在一起的简易建筑),先通过集体祈祷, 从整体上怀念已亡故的亲友,随后列成长队,由“清真董事会”成员,清真寺阿匐在前带队,恭恭敬敬走进墓地,然后才各自去看望亲友的坟墓。
穆斯林的信仰体现在伊斯兰教所规定的“五大功修”,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施天课和朝觐上。清真寺是穆斯林完成礼拜功修的地方,又称“礼拜寺”。目前上海有开放的清真寺 6 座,它既是沪上穆斯林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客观上也是上海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基地。“松江清真寺”。座落于松江城厢镇中山中路缸甏巷的松江清真寺,是
我国伊斯兰教现存最古的古寺之一。它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公元 1341~ 1367 年)原名“真教寺”、“礼拜寺”,亦称“云间白鹤寺”。这是一座中国宫殿式古建筑风格与阿拉伯建筑风格融合的伊斯兰教寺院,邦克楼、礼拜大殿、讲经堂、窑殿和水房等建筑,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龙墙围成的寺院内。古寺大门北向而开,与一般东西开门的格局不同。门前有照壁,正中横书“清妙原真”4 字。进门又有内照壁,竖书“清真寺”3 字。沿甬道前行数步,西侧墙下有元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达鲁花赤”),又是这座清真寺的创建人纳速拉丁的古墓。沿甬道继续往前,跨过二门,东侧龙墙外是回族墓园, 西侧为邦克楼(宣礼楼)。邦克楼和窑殿还是当时的原建筑,系砖石结构, 重檐十宁脊,内室以迭涩组成穹形圆顶的阿拉伯“拱拜尔”式建筑。窑殿深处为祭坛、壁龛、拱门顶部还饰以金制《古兰经》文浮雕。古色古香的礼拜大殿,是明代江南木结构厅堂式建筑。并以川廊与窑殿相接。寺内还保存有清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的碑石若干,院内则完好保存有百年苍松、黄杨、金银桂等珍贵花木。
“小桃园清真寺”。座落于老西门内小桃园街 56 号的小桃园清真寺,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便设于此处。原先这里有座小桃园,园虽小但桃树繁植、桃花艳丽,故这里便名为“小桃园街”。1917 年回族富商金子云,宗教信仰甚笃,怀着感激真主恩赐的心情,乐施天课(即施舍的意思。通过施天课使自己的财产纯洁,是穆斯林宗教信仰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将自己在小桃园街上所购置的花园住宅捐作清真寺。时称“西城回教堂”。1925 年金子云又自己设计,并出资 10000 两银元,后又增加 10000 两,再加上其他一些捐助,将回教堂改建成一座具有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大寺。它拥有 4 座圆顶的宗教建筑,其中主要建筑是礼拜大殿,殿为钢筋水泥结构,殿内春冬铺以骆驼绒毯、夏秋铺以草席。大殿屋顶为平台,中央有四角望月亭,亭顶竖着星月杆,这是伊斯兰教的标志。由于该寺大门开设在小桃园街,便取名为“小桃园清真寺”。
另外,近代上海的回族、维族同胞中,劳动人民占绝大多数,在沪西、沪东劳动人民穆斯林聚居区,先是集资建办一些临时礼拜场所,以适应一般礼拜需要,但若要“聚礼”和“会礼”便不能进行了。因为伊斯兰教规定, 礼拜不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的,礼拜的场所必须洁净。至于“聚礼”和“会礼”不仅不能几个人单独举行,而且必须到清真寺跟伊玛目
(教长)一起礼拜。故穆斯林居民往往在临时礼拜场所基础上,再募捐扩建清真寺。这样,聚居于沪西小沙渡地区,来自山东、河南、湖南、安徽地籍的穆斯林建造了“药水弄清真寺”。聚居在劳勃生路(今长春路)、戈登路
(今江宁路)一带,在英商公共汽车公司作工的穆斯林及一些个体劳动者穆斯林,则集资兴建了“鸿寿坊清真寺”和“戈登路(今江宁路)清真寺”。而经营牛羊肉、清真菜馆业的穆斯林,则集资建成了“斜桥清真寺”,寺内礼拜大殿地板上铺满了黄澄澄的光洁牛皮,则也为沪上清真寺中一绝。另外还有“福佑路清真寺”、“浙江路清真寺”、“浦东清真寺”等,都是上海的穆斯林每逢星期五作礼拜,以及在开斋节和宰牲节等伊斯兰教节日举行会礼庆祝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