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的音乐与舞蹈

·发端于乐歌运动的海派音乐·

吴越地区的音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岁时习俗相联系,甚至直接作为民俗习惯的一部分而出现的。诸如,每逢节庆的歌舞,祭把礼拜时的歌舞等等。但进入近代社会后,随着上海都市化,商业化进程的加剧,上海的民间音乐舞蹈也在向近代化和现代化转化,并且使它成为中国现代乐舞的发源地和中心。上海乐舞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兴起于 19 世纪末的资产阶级乐歌运动。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重大作用,于是提倡学校设唱歌课。1905 年后,学校唱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形成“乐歌运动”。学堂乐歌内容大部分是反帝、强兵、御侮,要求学习欧美, 提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等等。旋律则大多模仿欧美,特别是东洋(日本)的歌曲。当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都为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创作的《春景》、

《春游》、《送别》等歌曲在社会和学校中流行一时。辛亥革命后,学堂音乐教育的普及与音乐师资缺乏及专业水平不高之间形成矛盾,于是自 1919 年起,上海成立了“中华美育会”、“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国立音乐院”、“新华艺专”、“沪江大学音乐系”等一批专业音乐教育学校, 以及“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一批音乐创作研究组织,促进了上海音乐现代化的发展,期间抗战时期兴起的“救亡歌曲运动”对音乐现代化发展无疑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民间传统音乐,如江南丝竹,也凭借现代都市开放的有利条件。组织了“大同乐会”、“文明雅集”、“钧天社”、“清平社”等许多研究、演奏团体,在吸收东洋、西洋现代音乐营养的条件下, 积极改进和发展。就这样一种兼容性很强的,具有南腔北调,杂收并蓄,中西合壁特点的上海现代音乐便形成了,并通过它的辐射,影响着近现代音乐在全国的发展。解放后,“上海音乐学院”仍是我国音乐人才培养的中心之一,“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仍是我国音乐素质最高的演出团体。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风靡海内外,正因为它是中西音乐文化结合的海派音乐成功作品。上海海派音乐显示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