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方剧种·

由于近代上海成为五方杂处之地,各地籍的居民都有来上海谋生并定居的,故为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种地方戏剧都有来上海献艺的。

如上海开埠之初,宁波籍居民为上海第一大移民集团,故当时便有“老庆丰”宁波文戏班来上海,并特地在正丰街造了座“庆丰茶园”为演出基地。时正逢三雅园文班戏停歇以后,昆曲歌韵,久绝耳际,现雅音忽又重奏,大获欢迎,但终究宁波方言太硬实了些,上海人感觉异常刺耳乃不久辍演。除宁波人之外,广东人移居上海也形成过高潮,在 19 世纪中叶,广东人在上海

就超过了 8 万人,故在 1862 年(清同治 11 年),便有广东戏班“上元班” 来上海,在“富春茶园”演出,以后“普丰年男班”、“尧山玉男班”、“咏霓裳班”、“永如意班”等著名粤剧艺人都来上海献过艺,无奈广东方言比宁波方言差别于上海话更大,上海人听广东话简直如同外语,故广东戏始终没能在上海留下来。在上海的 3 大外地籍移民集团,除广东人、宁波人之外, 便是江淮人了,本世纪初的几次战乱及大水灾,使大批江淮籍难民移居上海, 与此同时也把他们的家乡戏剧,扬州戏和淮剧,带到了上海,其中扬州戏犹如“文戏班”,淮剧犹如“皮簧”。扬州戏较雅,看客大多是一批扬州籍的银行职员和公司雇员,但江淮籍移民中更大多数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的,故他们较欢迎闹猛的淮剧。这样,至解放前后,扬州戏遂淡出上海,而淮剧则在上海立下脚来,并成立有“上海淮剧团”。演出有一批受欢迎的传统戏和现代戏。

除此之外,秦腔、绍剧、北方鼓书,汉剧等都先后在上海有过短暂的逗留,但都未能立足,这实在都和语言习俗、生活习俗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除上述各地方戏剧之外,如今在上海的戏剧还有两种,一是木偶戏。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三国时代便有木偶百戏的记载。在上海的木偶戏,又称扁担戏,即只一人在布慢中表演,他两手操纵各色布袋木偶人物,两脚敲打锣鼓等场面家什,嘴里则念唱或作各种声音效果;扁担戏轻便灵活,一人肩挑小戏台,在场角路旁摆下就能演出,内容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表演操纵水平。如今扁担戏只剩下崇明岛上有一林姓艺人还能表演;至于提线木偶戏,则是 1914 年由杭州“金玉堂”班来沪首次演出,而带进上海来的。但是对于上海这一繁华发展的大都市来说,原先再土的东西也不能不发生变化。首先是辛亥革命后,木偶戏艺术存所改革, 把木偶放大到一尺六寸左右,眼珠能动,表演中溶人京剧武戏的开打和唱腔。继而到 30 年代后,上海一些文化人又给中国古老的木偶艺术灌输以新生命, 他们利用现代化设备如市景、灯光、音乐、效果,再加上话剧、新歌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终于使木偶表演进步为一种戏剧。解放后,上海成立了“上海木偶剧团”,并将南京路上的一个场子,解放前颇负盛名的“仙乐斯”,专拨为木偶剧场,上演木偶戏。使这个剧场和延安中路上的儿童艺术剧场一起, 成为孩子们的欢乐中心。

上海还有一种戏剧便是杂技。解放前从长江北岸来上海演出的一些杂技艺人,大多在上海老城厢外的荒地上,撂地演出。上海开埠后,市面繁荣, 游戏场兴起,杂技遂进入“大世界”等游戏场,在台上献艺。其中也出了“潘

家班”等几个有名的杂技班子。解放后,上海专门成立了“上海人民杂技团”, 除表演杂技外,还表演马戏和魔术。为此,在 60 年代,特地在市中心人民公园西北面,建造了一个标准的圆形杂技场,专供杂技、马戏演出。其中“训熊猫”的节目,充满海派特色。憨厚的国宝熊猫,在台上表演吃西餐。坐狗拉的小车,成为一档百演不衰,最得小观众们狂热欢迎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