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合祀城隍庙·

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 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明永乐年间(公元 1403~1424 年)知县张守约就金山神庙改建而成。金山神庙奉祀的是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改建后的城隍庙奉祀上海城隍秦裕伯,兼祀霍光,从而有“前殿为霍,后殿为秦”的说法。秦裕伯是元末明初上海人,宋朝词人秦观的七世孙,隐居时颇有贤名气节,明太祖几次请他做官,他都婉言谢绝,秦裕伯死后,朱元璋感慨万分: “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士!”于是封他为上海城隍。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 1710 年)邑人集资兴建东园(后又称内园),由于来往游人日多,城隍庙渐成名胜处所。乾隆中叶豫园又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并重加修葺,商人在园中竞设店铺,于是又出现了市集。进入近代,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萃,城隍庙便成了著名的小商丘、土特产和特色商品市场。

旧时的城隍庙还有每年一度的各种庙会吸引游客。农历正月初三的内园梅花会、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会、农历二月二十一日的城隍神诞、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城隍奶奶生日,以及清明节前一天、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三巡会”、四月下旬的兰花会,九月中旬的菊花会,届时城隍庙热闹推凡,倍于平时。

历史上城隍庙屡毁屡建。现在的城隍庙是 1926 年修建的,虽为钢筋水泥结构,却又不失民族风格。抗战时期,孤岛内的中国商人在当时租界内另建一座新城隍庙(位于连云路金陵西路口,今已改建为多层住宅),于是城隍庙又被称为老城隍庙。

新中国建立后,城隍庙商场改成了大型的综合性商场。“文革”期间, 庙屋遭到破坏,宗教活动停止,城隍庙改名为豫园商场。1980 年庙屋开始修复,1981 年竣工后改辟为工艺品商店。1994 年 7 月 7 日上海城隍庙修复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1995 年春节前后城隍庙将重新开放,成为上海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