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长大”的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东嵊县农村,原是当地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叫作“落地唱书”,因演唱时只用笃鼓和尺板伴奏,有“的笃的笃”之声,故上海人又俗称之为“的笃班”,早在上海开埠之前“的笃班”便凭籍一条小船,沿江河沟汉在上海四乡鬻艺。1914 年 4 月,又组成“小歌班”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舞台演出。但因演员的一口浙东土音及艺术也嫌粗糙简陋,遂虽几进上海却仍难扎根。为此,它不断从绍剧、京剧中吸取养料,在上海本世纪 20 年代末游艺场兴起之时,再度进入上海,演出中吸取其他剧种之长,注意上海观众的欣赏口味,先是用“绍兴文戏”的名称挂牌(1920 年后在上海大世界), 后又用女班来吸引观众(1923 年在上海外平舞台),终于在上海奠定了不拔的基础。但此时的“绍兴文戏”尚只是以女演员俊美的扮相及动听的演唱为号召力,在唱腔方面仍只是的的笃笃的清板,服饰也十分简陋,更没有什么布景,戏的内容也演来演去只是“秦雪梅训子”、“沉香扇”等十几出老戏。30 年代“绍兴文戏”改名“越剧”。40 年代初,一些在艺术上追求进步的演员如袁雪芬等,不拘于旧习,首先倡导改革越剧。同时,一批编剧与导演人才,如吕仲、吴琛等以他们在话剧剧坛上取得的经验来帮助越剧改良,还有对昆曲舞艺尤有研究的昆曲演员郑传◻也来指导越剧的表演动作。另外她们还以剧本制取代了幕表制,排演建立了导演制,改建了舞台布景和灯光,重视了演员服饰和化妆,丰富了音乐伴奏,创造了越剧新唱腔,使越剧面目焕然一新,形成了一种优美抒情、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成为上海滩上最受妇女欢迎的戏剧。进入 50 年代后,越剧艺术演出活动在上海十分活跃,一些著名演员逐渐在唱腔艺术上形成各自的流派。沪上的“九星”、“中华”、“明星”、“皇后”等剧场,还成为越剧演出的专用戏院。时在上海看越剧、看绍兴戏,成为妇女余暇娱乐消遣的第一选择。上海解放后,上海越剧出现的繁荣兴旺景象,仍为全国之最。上海成立了“上海越剧院”。上海的越剧还多次走出国门,到国外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目前在上海各年龄段的妇女中,越剧迷之多,恐怕仍要占在前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