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戏曲土产——本地滩簧、申曲、沪剧·
上海现有的戏剧种类中,真正是本地土产的,便算着是沪剧了。沪剧原先叫花鼓戏,又叫东方调,也俗称为本滩,即本地滩簧的。简称。大约在 200
多年前,也即清乾隆四十年(公元 1775 年)左右,上海有一种叫花鼓戏的民间说唱艺术,演出时,男的敲锣,女的打两头鼓,再伴以胡琴、笛、板。花鼓戏因唱词中有淫言秽语而时遭禁止,但一直禁归禁,唱归唱,一直在民间流传。辛亥革命后 1912 年为克陋风,倡新俗,上海成立“通俗宣讲团”,任务之一便有“改良花鼓”。隔年,一些花鼓戏演员接受这一改良,发起组织“振新集”,把花鼓戏正式改名为“申曲”,但在演出形式及内容上改动不大。1922 年 3 月,上海少年宣讲团又向申曲界演艺人员提出要改良申曲,并针对申曲演员大多目不识丁,且组织涣散等具体困难,提出办半日学校,以提高演员素质,加强团结,代为审改剧本等改良申曲的具体措施。经过 8 年
的努力,初步收到了些许成效,并于 1930 年 3 月 16 日,组织成立了“申曲歌剧公会”,以后又改为“申曲研究会”,研究会首先明令禁止自己的会员演唱如“和尚看病”,“双梦遗”等一批“演词粗俗,有碍风化”的戏,同时规定为保证演出质量,凡学艺者至少要有 3 年的学徒期。本世纪 40 年代初, 著名申曲演员筱文滨组织“文滨剧团”首将“申曲”改名为“沪剧”。自此“文滨”、“施春”等剧团开始聘请上海话剧、电影等现代艺术的专业人员来一起改革沪剧,剧团始正式设有编剧、导演制度,并开始在舞台上使用灯光、布景。在剧目方面除“陆雅臣”“庵堂相会”等传统剧目外,更注意创作演出了一批诸如“秋海棠”、“骆驼样子”、“叛逆的女性”等现代戏。至解放前夕,由于沪剧用上海乡音演唱,内容通俗,反映社会现状,唱腔又亲切自然,已独具风姿地在上海戏剧舞台上占据了突出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组建了“上海人民沪剧团”,积极编排演出反映革命历史和现代生活题材的新戏,受到上海观众的热烈欢迎。由本地花鼓戏而发展起来的沪剧, 至今已有 220 多年的历史了。是上海戏曲文化的“土特产”。至今它仍是上海市民,特别是上海四郊农民们首选的欣赏、娱乐形式之一。上海的沪剧也至今保持着每年送戏下乡,为郊县农民服务的“回娘家”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