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佛教三大寺·

1、“教在天台,行修净土”的龙华寺。

在上海市区西南角龙华镇上的龙华寺是江南著名古刹,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佛教寺院。龙华寺传说为三国赤乌年问康僧会所建。当然,那时的龙华寺不是今日所见的规模。康僧会只是在一片湖荡处,“建立茅茨,设像行道”而已。到北宋治平三年(公元 1066 年)龙华寺乃重建大殿,复新宝塔,赐额“空相寺”。明代龙华寺又被赐额“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并赏赐明版《大藏经》、范金毗卢佛像和金印,为“龙华寺三宝”。那时的龙华寺重檐广溜、金碧钩耀,殿中经夏无蚊,不知有暑。时人谓:“山人避暑龙华寺,疑是天台第一层。宝树迷人无六月,全盂注水坐三僧。”现存龙华寺建筑系清光绪元年(公元 1875 年)重建,仍保持了宋代的伽蓝七堂制。山门前有龙华塔,塔为砖身木檐的楼阁式,8 面 7 级,高40 余米。塔底层高大,上面各层逐渐收缩,每层四面有壶门,位置逐层依次转换 45°,既美观又均匀承重,利于防震。塔身外,底层有围廊,以上各层有腰檐平座,重重飞檐高翘,檐下悬 56 只铜铃,微风吹拂,叮当作响,悦耳

动听。塔顶为 8 余米高的铁制覆钵露盘 7 重铁环的塔刹。秀美壮观的龙华塔矗立在山门前,为龙华寺添色增辉不少。进入龙华寺山门,南北中轴线上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和方丈室 5 进殿字。天王殿东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钟楼上悬青龙铜钟,曾有“沪城八景”之一“龙华晚钟”之誉。中轴线西侧有玉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念佛堂等;东侧有 500 罗汉堂、僧寮。斋堂等。寺的东北角方丈室东侧原有“染香楼”素菜馆,所制素食色、香、味皆美,饮誉海内外。楼前有花苑,内植一技牡丹,乃从杭州东莲寺鲁智深墓前移来,系清咸丰年间所植,至今已有 130 年历史。苑内还有清代韬明禅师石塔,宋代空相寺界石。古刹、宝塔、桃花历来有“龙华三绝”之称。龙华寺自宋代始便为天台宗祖庭,近代谛闲法师(1858~1932)于 1884 年任龙华寺副寺时,又兴起弘扬天台宗。但依《弥勒下生经》中“龙华三会”一说,龙华寺又为弥勒菩萨道场,净土宗则是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法门的,因此龙华寺又行传净土。于是乃有“依天台教规为指南,以净土法门为归宿” 的“教在天台,行修净土”之说。净土宗说只要念十声阿弥陀佛名号,便能往生极乐净土,如此简便的修行法,自然吸引众多信徒,故上海近代信奉“天台净土”者人数众多,为沪地佛门之最。再加上龙华寺悠久的历史,恢宏的建筑,成为上海佛教徒虔诚礼拜之地和游人揽胜的热闹去处。沪上有竹枝词云:“龙华寺畔草萋萋,柳绕江村花映溪。十里桃林红不断,画船常滞画桥西。”说的便是如在图画中的龙华佛寺。

龙华寺由于是弥勒佛的道场,故比其他佛寺多一尊,共有两尊弥勒塑像。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说,弥勒是释迦牟尼佛指定的接班人, 是未来世界的佛教领袖,他被指定为接班人后,便上生为兜率天,故在龙华

寺天王殿供有兜率天弥勒真身像。又有佛教故事说,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个和尚,名叫契比。他方面大耳、袒胸露腹,手持布袋随处行乞,人称“布袋和尚。”他言语无定、行为怪诞,形似疯颠,临终念渴语谓“弥勒真弥勒, 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佛教徒便认定他是弥勒的化身。故龙华寺弥勒殿里供的便是化身为布袋和尚的弥勒像。由于布袋和尚是农历三月初三圆寂的,这一天便被看作弥勒涅梁日,为此佛教徒是要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这时香客云聚,各种商贩咸集,遂形成宗教活动与商市、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特有的民俗活动——龙华庙会。

2、“真言宗坛场”的静安寺。

位于市中心南京西路华山路口的静安寺,是江南和上海的著名古刹,俗称“静安古寺”。据方志记载,静安寺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 247 年)。寺址原在吴淞江沿岸,故称“沪渎重元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 1008

年)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公元 1216 年)因寺院临江,有倾圮之危险, 乃迁至现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解放后多次修缮的。元代诗僧曾将寺中的“赤乌碑、陈朝桧、虾子潭、讲经台、沪渎垒、涌泉亭、芦子渡、绿云洞”题为“静安八景”。惜乎,吴赤乌年间建寺时所立、记载有建寺缘由的“赤乌碑”,在南宋迁寺时未及迁徒,遂为江水所吞没,而东晋时为防海寇而在沪读旁建的“御寇垒”,垒房渡吴淞江的“芦子渡”,陈后主在寺院殿墀右侧亲植的桧树,以及后宋留下的“虾子潭”、“讲经台”,元代的“绿云洞”等都湮没了。原先寺前的“涌泉井”,也在本世纪中筑马路时填没了。现今的静安寺虽无“八景”可寻,但却有“真言宗坛场”和中国最大的玉佛可瞻。

真言宗即密宗,它的许多佛像法器与一般佛教不一样。唐玄宗开元年间, 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将印度的密教传入汉地,形成密宗。密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把大乘佛教的理论运用在简化通俗的诵咒祈祷方面,认为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同时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密教说宇宙万有皆大日如来的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的称“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方面的称“胎藏界”。公元 804 年日本僧人来唐学习密宗教义,回国后空海在平安东寺传金刚界密法,称“东密”。最澄在比睿山弘扬胎藏界密法,称“台密。”而我国的密宗法脉却在唐末五代社会动乱中几近断绝了。故上海近代的真言宗坛场,是持松法师 3 次东渡日

本,得“东密”、“台密”真法心传,获真言宗 51 世阿阁黎位,遂于 1953 年在静安寺内建立的。密宗僧人修习密法举行灌顶仪式的坛场,设在静安寺方丈室楼上,有 5 个坛。其中孔雀坛供奉孔雀明王像,左右两壁悬挂密迹金刚像。孔雀明王是毗卢遮那佛的等流身(密教四身之一,佛身变现,与人天畜类同形),一面四臂,骑金色孔雀。两边挂的密迹金刚乃密宗本尊,因为亲近佛,佛常把秘密要事委托于他,他善闻一切诸神密迹事,故称“密”或“密主”,“主”是夜叉神总名,“密主”又叫“夜叉王。”护摩坛供奉的是金刚萨捶像,他是未来佛教的领袖。大坛中间供奉大日如来像,大日如来那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两旁供奉不动明主像和爱染明王像。不动和爱染两明王是密宗的本尊,受最多的祭祀。圣天坛供奉如意轮观音像。如意轮观音是密宗观音中专破天道众生“三障”的。坛的东西两壁悬挂八大祖师像, 即大日如来、金刚菩萨、龙猛菩萨、龙智菩萨、金刚智、不空、惠果和空海

(日本)。最后诸天坛供奉大黑天像和诃利帝母像。“大黑天”即密教所说

的大日如来降伏恶魔时示现的忿怒药叉主像,他被视作斗战神之一。“河利帝母”即鬼子母,像作天女形,极其殊丽。该坛的左右两壁悬挂 12 天像,即: 梵天、地天、月天、日天、帝释天、火天、焰摩天、罗刹天、水天、风天、毗沙门天和大自在天。1924 年西藏第 9 世班禅曾东来上海说法传法,创立菩提学会,建立传播西藏佛教黄教的根本道场,1933 年又有诺那设立精舍,传播西藏佛教红教。这两者上海都俗称之为“藏密”。由于真言宗密法的修持比较秘密,故此一宗派在上海信众较少。

静安寺另一可供观瞻的景观,是目下中国最大的一尊玉佛。1989 年,静安寺从新加坡请来一尊释迦牟尼佛,高 3.87 米、重 11 吨,奉安时还不得不拆除门墙,“破门而入”。每天吸引了不少来瞻仰和礼拜的信众和游客。

3、“禅宗道场”玉佛寺。

佛教的禅宗自六祖慧能以来,大兴天下,独领风骚。在清顺治四年(公元 1647 年)韬明掸师住待龙华寺时,龙华寺虽为台宗祖庭,竟也一时改为禅

宗道场,寺内至今留有“龙华禅寺”香鼎。清光绪八年(公元 1882 年)普陀山慧根法师经五台山,历峨眉山,入西藏至缅甸,在华侨陈君普的赞助下, 经缅甸国王允准开山取玉,雕琢了 5 尊玉佛。光绪十五年(公元 1899 年)慧根自缅甸返普陀山,路经上海,因当时承运玉佛没有起重机,无法将重达一吨的大玉佛载运上船,遂有请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父亲请慧恨法师留下玉佛, 以让上海人一瞻玉佛丰采。于是慧根便留下 1 坐、1 卧 2 尊玉佛,并在江湾建“玉佛寺”供奉。后寺毁于兵火,乃自 1918 年动工,1928 年在现址(安远路 170 号)建成新寺。新玉佛寺山门前有照壁,寺内为仿宋三进建筑。前进为天王殿、中进为大雄宝殿、后进力玉佛楼,上供玉佛说法坐像。此是释迎牟尼成道像,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高 1.92 米、宽 1.34 米,玉质细腻, 晶莹透剔,研磨圆润光滑、线条流畅优美,各部分比例和谐匀称。佛面略长而清秀,目凝视而有神;肉譬高凸、眉如新月、双眼微开、向下俯视;鼻梁挺有、双唇紧闭、嘴角微翘,显安祥、甜美的微笑;双耳垂肩、肩阔膀圆、身披钻石镶边袈裟,右肩偏袒露程,右臂戴饰有翡翠、玛瑞、宝石的臂钏。佛像法像慈祥,柔美中显得庄严,栩栩如生地表现了释迦牟尼成佛时的神态。佛像跏跌而坐,左手横置左腿上,掌心向上,作禅定印,表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虑入定,最后觉悟成佛。右手置右腿膝盖处,手指指地,示触地印, 表示佛在前生菩萨位时,为众生作种种奉献,修种种菩萨行,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玉佛身躯略前倾,给人以一种亲切感。玉佛楼下为“槃若丈室”。寺内两院还有卧佛堂,供那尊缅甸请来的小卧佛像,小卧佛像长 96 厘米,玉

质也洁白晶莹,雕刻圆润、形神飘逸。另外还有一尊 1989 年从新加坡请来的

用缅甸美玉雕成的长 4.6 米的大卧佛。序廊中还有接引殿,内供铜铸阿弥陀佛立像;观音殿内供铜铸观音坐像,古代造像陈列室,藏有北魏、唐、宋的石刻佛菩萨像等。玉佛寺的玉佛精美绝伦,举世无双,礼拜进香与参观游览者常年络绎不绝:

近代上海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影响日隆,佛教各宗派也在上海汇聚,大德高僧云集,寺院道场纷建,一时大小寺庙有近 300 所,僧尼 3000 余人。现今除上述三大寺外,还有真如寺(创建于南宋)、下海庙、沉香阁、福像掸院、圆明讲堂、居士林等寺院,成为上海佛教信徒礼拜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