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道教信仰和道观

上海之有道教,据记载最晚也在宋代,因为始建于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 年)上海东城万军台上的丹凤楼,即道教正一派的宫观。近代上海开埠后,不少江浙一带的百姓来沪谋生,正一派道士随之而来的不少,促进了上海道教的发展。据统计,在本世纪初上海正一派道观道院达百余所,道士约3000 余人,信奉道教的信徒则更多了。在上海北部如黄渡、嘉定等地茅山道士较多,而南部如松江、青浦等地则龙虎山道士居多。无论茅山还是龙虎山, 都属东汉未年张道陵所创,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祖庭的道教正一派,重视符录方式和斋礁仪式,但又具有上海语言和音乐特色。较正一派稍晚约在元大德十年(公元 1306 年),以北京白云观为祖庭重视内丹修练,出家茹素的

道教全真派道士郑君,远游至上海,见海上无全真教派,乃买地 2 亩,筑室

4 间,度弟子多人,建全真道观“长春道院”。至近代清同治十三年(公元

1874 年).杭州显真观道士在北门外新桥朝阳楼,募捐创建了全真道观“雷祖殿”,乃成为近代全真派道教在上海兴盛的标志。解放后,上海道教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目前恢复开放的道教官观有:

“海上自云观”。清光绪八年(公元 1882 年),建于北门外的全真道观

“雷祖殿”,因拓修马路迁往西门附近,先后购地 5 亩,建成雷祖殿、邱祖

殿、斗姥殿、茅山殿、客堂和斋堂等。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 年)又增建藏经阁,以北京白云观下院的名义,请得明版《正统道藏》8000 余卷,由海路运沪,为志不忘继宗之意,遂将雷祖殿改名为“海上白云观”。光绪二十年

(公元 1894 年)观内三清殿供有 7 尊明铸锱金铜像,其中 5 尊天将站像,高

170 厘米,云带飘逸、法相威严,2 尊为天师站像,高 175 厘米,仪态端庄、

面容慈祥。另有真武大帝坐像 1 尊,高 131 厘米,背部有明万历未年铸造的

铭文。光绪二十五年(公元 1899 年)白云观再建玉皇阁及东、西厅,规模宏

大,为上海道观之最。现此 8 尊明代铜像仍在观内供奉,供信众与游客瞻仰。

“钦赐仰殿”。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是在浦东(源深路 10 号),有“千年古观”之誉的钦赐仰殿。民间相传钦赐仰殿是三国时东吴孙权为其母国太所建,又有传说是唐时太宗敕建,大殿梁上还有“信官秦叔宝监造”的字样。也有传说此殿原名“金四娘殿”。金四娘又称金四姑娘,是驱蝗之神, 明崇祯年间田家赛祭之。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寻母时,为寄托对生母的永久思念,遂将金四娘殿改为“钦赐仰殿”,改名后即供奉东岳大帝(道教中掌人间生死之神)。该殿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 1770 年)重建后,有东岳、

三清、城隍、关帝等十余殿,各种神像 600 余尊。每年农历三、四、七、九月香客蜂拥不绝,而逢农历三月计八日东岳诞辰,还举办“莲船会”,香火更为鼎盛。现在的钦赐仰殿是经 1983 年又一次修茸的,大门前新建一座双层卷檐建筑。气宇雄伟的大殿飞檐斗拱,塑有飞龙和各种精美的雕刻,檐下有爱新觉罗·毓蟾题写的“钦赐仰殿”金匾,大殿正中供奉东岳大帝,他为东岳泰山之宗,天地之神,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之事,十八层地狱,六真簿藉, 75 司生死之期,故倍受信众把之。大殿东侧供奉东岳之子炳灵公,西侧奉东岳之女碧霞君,信众尊她为送子女神。大殿两旁有东西厢房,东厢房由北向南分别供奉刘猛将(据说是刘备的孙子)、斗姆(系北斗众星之母,人称“圆明道姆天尊”、“眼光圣母”,是碧霞君手下一位分管为人治眼消灾的神灵)、西厢房中供奉三官、即分管天、地、水的道教太极界三神。上海民间有“三元节”,即奉祀这三官的,正月十五为天官之诞,乃赐福之日;七月十五为地官之诞乃赦罪之日;十月十五为水官之诞,乃解厄之日。三官两侧,左供

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右奉关帝和下界龙王。大殿后还有三清殿,殿中供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上海百姓中,道教信众也不少,主要是四乡的农民,故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其他道教节日, 四乡信众多达万人接踵而至,钦赐仰殿香烟缭绕,十分热闹。

“大镜关帝庙”。上海的城墙是在明嘉靖年问为抗击倭寇入侵而修筑起来的,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乃于 1912 年又拆掉城墙、填城壕、筑马路。但

在今大境路 259 号,原上海城墙西门北城还保存有一段城墙和箭台,在这箭台上便保存有一座道观——大境关帝庙。明代筑城时,为祈求神灵护佑,经明朝廷批准,道教在城墙箭台上建了丹凤楼、真武台等道观。在西门北城箭台上造的便是关帝殿。明万历年间建造时规模尚小,仅数间房屋,殿内主要供奉关帝。由明至清关帝殿多次修茸和扩建。清嘉庆二十年,改建为 3 层高阁,朱栏曲槛,初具规模,成为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清道光元年

(公元 1821 年)总督陶渤题“旷观”2 字额,道光十六年(公元 1836 年) 于东首建石坊,总督陈銮题“大于胜境”四字额,遂有“大境关帝庙”之称。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上海小刀会起义,这里也曾是刘丽川与敌人血战

争夺的据点。屡经战火之后,清同治四年(公元 1865 年)重修后,被誉为“胜境烟霞”,为“沪滨八景”之一,人们来此拾城墙石级登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为城内一处游览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