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于上海的话剧·

19 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在外国人来办的学校中学生经常演戏,这种戏不用乐器伴奏、不用演唱、也没有勾脸,只是如生活中一般说话,故时人称之为“新剧”。1860 年上海有个英美侨民剧团“ADC”首次在圆明园路上的“兰心剧院”公演新剧。其逼真的舞台布景使上海人大为惊叹。当时中国出洋留学的学生已逐有增加,单在日本的就有 10000 多人,而日本正处新派戏剧倡兴时期,故一些爱好戏剧的留学生不仅在日本学习新派戏剧,而且回国后将新剧搬上了上海的舞台。如夏月润,夏月珊兄弟,回国后创办新舞台, 采用布景,搬演时装新戏,但还是用的“皮簧”形式。1907 年革命党人工钟声与沈仲礼合作,办起“通◻学校”招生排戏,半年后又与任天知合作借“春仙茶园”演出“迦茵小传”,这才彻底摆脱了锣鼓伴奏和“皮簧”腔,成为中国新剧的开端和范本。辛亥革命后,也曾是留日学生的欧阳予情、吴我尊和陆镜若等办起了“春柳社”演出社会新剧。3 年后,郑正秋、张石川等借“笑舞台”专演爱情、滑稽剧,大受一般观众欢迎,一时“民兴社”、“民鸣社”,以及附在各游艺场的新剧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可谓盛极一时。其中郑正秋的新剧社支持最久,前后达 10 余年。所演新剧亦无剧本,仅依一张幕表(内容大意提纲)。其时正处辛亥革命之后,为表示反封建,一切新事物皆冠以“文明”。故这阶段的新剧,在上海又俗称为“文明戏”。民国十年(1921 年)左右,应云卫、洪深、顾仲彝、欧阳予倩等人合组“戏剧协社”,

他们剧本选择严格、男女角分饰、排演郑重,为示与幕表制的“文明戏”区别,乃名为“爱美剧”。随后由留学日本,对戏剧研究经年的田汉回上海来办了“南国剧社”,遂有“话剧”一词正式诞生。话剧在上海诞生后,一时职业的、业余的剧团纷纷成立,许多学校、机关、团体都办有业余话剧团。从中很出了些人才。上海在抗战中沦为孤岛后,由于美国影片进不来,许多电影院相继停映,于是便改演话剧,一时形成上海话剧上演的空前盛况。上海解放后,先后组建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青年话剧团、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等专业院、团,出演了许多优秀话剧。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上海的话剧又有创新,“小剧场话剧”在上海兴起,它打破了传统话剧“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的格局,而是演员就在观众中演出,演员表演的便是观众身边的事,观众也即是演员表演的剧中人,“小剧场话剧”的一出《留守女士》,在上海盛演几百场而不衰。随后《大西洋电话》、《美国来的妻子》等也都盛况空前。坐在长城(即旧时的卡尔登)、兰心、儿童艺术剧场、人民艺术剧院等专演话剧的舒适场子里,看一场话剧,仍是上海人最喜选择的文娱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