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军自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是新时期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点。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现代化不是加人,而是减人,这是一个标志。那种认为军队兵员越多,武器装备数量越多,战斗力就越强的想法,是一种陈旧的、落后的观念。

但是,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人们谈起我军战斗力和军队建设,往往只强调兵多将广,以我军有几百万将士和众多的后备兵源而自豪,似乎人多就一定能打胜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的同志一讲提高部队战斗力,就主张增加人员,扩大机构;一提减人消肿,就担心部队战斗力削弱,军队地位下降, 应当承认,一定数量的兵员是军队战斗力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国家的军队数量是由国家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经济承受力来决定的。养兵多少,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防卫需要,超过这种需要与可能,拿过多的财力养兵, 于国于军都有害无益。现代战争说到底是国家经济实力竞赛。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兵员的素质和武器装备的精良。兵精武器好,军队才可能打胜仗。

一般说来,在和平环境下军队兵员应用应减少,这是推进军队自身建设, 提高军队素质的需要。苏联在十月革命后,为了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曾将正规军由 15 万人扩展至 500 余万人;1924 年列宁认为国际阶级斗争力量对比出现了相对均势,战争一时打不起来,国内义需要进行经济建设, 便毅然将 530 万军队减至 56 万。建国以后,我军也曾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 进行过几次大的精简。但是,从六十年代开始,因为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部队处于临战状态。为了准备打仗,我们多年来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常备军。

长期以来,不仅上百个师齐装满员,而且搞了许多准备用于人民战争的一般化常规武器。在整个国防建设中实行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

实行“全民皆兵”。相当数量的部队进入“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到 1975 年,军队员额达到了建国以来最高峰,等于当时美苏两国军队的总和。部队的体制、编制也存在许多问题。在国民经济个发达的情况下,国家实际上不可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既保持一支齐装满员的庞大常备军,又有余力来发展武器装备,提高这支大军的素质。结果只能抓了眼前战备,丢了长远建设。在没有世界大战风险情况下,这种作法是不能再延续下去的。鉴于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早在 1975 牢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军队“消肿”的问题,指出:“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更主要的是,军队膨胀起来,不精干,打起仗来就不行。”(《邓选》第 1 页)的确,人员机构过于臃肿, 不仅影响了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改善,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包袱,打起仗来不仅缺乏还手之力,甚至难有招架之功,连疏散也难。更何况现代战争突发性强, 要求军队反应速度快、效率高。一个国家军队能否取胜,从军队本身来说, 往往不在兵员多少,关键看这支军队在整体素质上能否胜敌一筹。

我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是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强大武装力量,从总体上说,我军的革命化程度是世界第一流的,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军队所根本不可能有的,这是我们人民军队的巨大优势。但是,现代化程度不高,则是我军的薄弱环节。由于长期以来我军随时准备应付全面战争,在自身现代化建设上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杨尚昆同志指出: “规模过大、装备落后、机构臃肿、体制不顺、制度不健全等一类问题,同现代战争的要求很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来一个转变,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不然,和平时期再长,给的钱再多,军队现代化建设也搞不好;一旦打起仗来,就难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就是根据军队建设现代化的要求, 用改革体制、精简整编的办法,减少兵员数量,提高兵员质量,把部队搞精干,节省人头维持费,增加装备费,把有限的国防费用在刀刃上,用于改善更新武器装备,用于军队智力投资;简化军队结构,在体制、编制上实行诸兵种合理组编,以求最佳作战效能,从而把我军建成机构精干,指挥灵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效能很高,战斗力很强的现代化革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