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器装备发展要依据国力条件
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要从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国力条件, 这是邓小平同志和军委其他领导人的一贯思想。邓小平同志在 1977 年 12 月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要根据可能,“国家只能拿出那么多钱,用于军事方面多少,还要进行综合平衡。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弄得好一些,就可以在现有的国力下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邓选》第 75 页)“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
加速国防现代化。”(《邓选》第 350 页)杨尚昆同志也指出:国防建设一定要同我们的国力相适应,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科学技术发展了,武器装备现代化才能搞上去。我们既要根据国力量力而行,又要积极地有重点地发展和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这些论述都鲜明地提出了武器装备现代化要依据国力条件。
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尺度。
综合国力的测算有多种方法。目前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美国克莱因提出的“国力方程”,即:
Pp=(C+E+M)×(S+W)
其中 C 为人口和领土;E 为经济能力;M 为军事力量;S 为战略意图;W
为国家意志;Pp 为国力。
我国有关专家经过研究,认为综合国力是个开放型的动态系统,应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经济学说为思想指导,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国力诸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专家们在研究中找出了一些起着支配、控制、主导作用的宏观变量。主要包括国土、人口、资源和经济、科技、国防力量在内的“硬”参量;包括战略目标、国民凝聚力等在内的“软” 参量;包括社会制度、政府素质、调整改革能力在内的“协同”参量。综合国力,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九项要素。三种能力是指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九项要素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政治安定、教育水平、军事力量、外交能力、文化、人口、国土等。邓小平同志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毛泽东同志早说过:“战争的胜负, 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党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445~446 页)这就集中概括了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我国 40 年来国力情况是由弱到强;稳步上升的,虽然走过的道路上曾留下一段段曲折脚印,但许多实际情况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是国力上升的根本因素。
1949 年新中国诞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奋
发图强,尤其是 1956 年党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得到广泛响应,“科学发展规划”得到顺利实现,特别是经过社会主义十年建设,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发展基础,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国民经济几乎跌到崩溃的边缘,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加上其他因素,我国综合国力呈现下降状态,在发展座标中描绘出了曲折之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下左右同心协力,社会安定团结,经济、科技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排序上升到第六位。但某些单项指标还是比较低的。邓小平同志在《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一文中所说的:1980 年,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250 美元左右,现在也只有 400 余美元,在世界上我们要排在一百个国家的后面。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比 1980 年翻两番,达到 1~12 万亿美元,人均 800~1000 美元,那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只能排到世界第 80 多位,还是一个收入中等偏下的国家。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综合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 但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人均拥有量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这一差距,制约着我军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不能象超级大国那样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更不可能全面更新,全面赶超;也制约着我军武器装备更新的速度,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基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作出了要“在现有的国力下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的科学决策,是十分英明的。
恩格斯曾指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
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210 页)列宁也曾指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列宁全集》30 卷第 131~132 页)毛泽东同志说:“你对原子弹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25 页)因此,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在深刻地阐明了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必须根据国力条件后,要求全党全军正确认识经济力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大局,一心一意地服从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千方百计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 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 88 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历史经验证明,我军现代化之所以发展较慢,正是由于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国力不强造成的。如果竭泽而渔,超越国力条件去发展武器装备,结果必然是惜指失掌,不仅经济不能发展,反过来最终影响武器装备的发展。适应国力,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是我国客观实际和我军建设客观要求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