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内容和实质
对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具体含义,杨尚昆同志在 1985 年军委
扩大会议上,在 1985 年 12 月 28 日接见《解放军报》全体干部时的讲话中,
都作过阐述。在 1986 年 12 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又一次作了说明。
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什么样的转变呢?这就是,要求我军的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真正转入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具体说来,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大仗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建设,努力把部队整编好,把武器装备搞精良,把干部培训好,把一些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起来,把军队的一些关系理顺,提高军政素质,增强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作战能力。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不是指建立一支什么性质的军队的
指导思想,而是对战争环境、战争样式以及如何在和平时期进行军队建设的新认识,是从临战应急建设到有计划的长远建设的转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一是从临战状态下的应急性建设转向相对稳定形势下的从根本上谋求军队发展的建设。以往我们主要是强调尽快尽多地把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现在,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世界战争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发生, 因此,国防建设重点是从加强现实力量转向国防潜力的积蓄,以保持国防建设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是从侧重军队建设转向全面抓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是国防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国防建设的全部。国防建设包括对军队这一进行战争的直接力量的建设,也包括对进行战争的间接力量的建设;既要求重视国防实力的建设,也要求重视国防潜力的建设。这样,才能在不是以军力而是以综合国力定胜负的现代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从单目标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转向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整体建设。从临战状态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要求我们既考虑到国防力量的战时运用,也考虑到其平时运用;既考虑如何实现国防现代化,也考虑如何促进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既考虑到应付一种战争的威胁,也考虑到应付多种战争威胁;既考虑对付核战争,又考虑到对付常规战争,既能对付全面战争,又能对付局部战争。一句话,军队建设要立足于国防建设的总目标, 要服从国家四化建设的大局,增强整体效益。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要求把军队建设纳入国防建设、国家建设的大系统中,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建设,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
我军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不是消极被动的措施,而是积极主动的决策。目的既是为了加强经济建设,也是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这一转变,固然有其国际、国内和我军自身的客观需要,但更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以及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主动迎接未来挑战所作出的积极抉择。其基本精神不是认为国防现代化可以停一停,慢一慢,放一放,而是要想方设法,通过主动地进行“转变”,去加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把握我军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精神实质,需要对这样几个问题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第一,对当前和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的国际环境,尤其是战争与和平问
题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看到当前一个时期没有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又不忘和平时期依然存在着战争危险。
我军转入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主要是指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打不起来,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长远规划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是, 绝不意味着战争的危险已经完全排除和消逝。邓小平同志在指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同时,也一再告诫我们,战争的危险性还存在,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仍然是战争的根源。他说:“战争可能延缓爆发,可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一方面,我们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因为霸权主义者有疯狂性,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制造一件什么小事情,就可能挑起战争。”(《邓选》第 74 页)事实正是这样。八十年代,两个世界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全球性的战略争夺日益加剧。从陆地、海洋、空中发展到外层空间。世界上一些地区性的武装冲突一直连绵不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达 170 多起,当今仍在进行的 20 余起,波及
50 多个国家。我国周边地区也不太平。因此,我们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应该辩证地理解,既要看到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的现实,又不能放松对战争危险的警惕;既不能弯弓待发,时刻准备打仗,又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但不是我们过去那种想法,似乎大仗明天早上就要打起来, 军队总是处于临战状态,弦绷得很紧,松不下来。而是要针对新的情况、新的挑战,以新的思想和路子去持续增强国防实力和国防潜力。”扎扎实实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邓选》第 350 页)。
第二,必须对和平时期军队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立无军不安的思想。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是武装夺取政权。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在反动派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没有武装,不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红色政权就不能存在下去。全党注重战争,学习军事,是革命得以发展和胜利的根本所在。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情况下,军队的地位当然格外重要,军队的作用也特别突出。夺取全国政权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建设和军队
建设要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同战争时期相比,军队的作用虽然有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从重要到不重要的变化,从根本上说军队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
首先,军队作为人民民主专政柱石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古今中外,军队都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军队的这个根本地位是不会变的。只不过是在战争年代,我军通过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来体现这一地位和作用;而在和平时期,则以反侵略、反颠覆、反破坏、反内乱、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来体现这一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对军队寄予了更高期望,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不仅仍然是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的钢铁长城,而且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说,这仍是我军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职能的发扬光大。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不但需要国内的长治久安,而且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离不开国防力量的加强。只有建设一支与我们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才能使侵略者望而却步,才能可靠地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土,一旦出现什么突发事件,才能
从容对付。军队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尊严、荣誉、安全和利益,因此,在和平时期,我们仍然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其次,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变。提出国防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并不意味着国防现代化处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下一层次。国防现代化同其它“三化”一样,都处在国家战略下的同一层次。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85 年 6 月 4 日), 国防现代化不能等到其它“三化”实现后再进行而必须与其它“三化”同时进行,互相配合,共同保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具有如此稳定不变的重要地位,所以国家建设的总目标是同时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不是放弃国防现代化。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决不是要削弱军队建设,恰恰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来逐步加强军队建设,这说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绝不是“军队不重要了”,“国防建设地位下降了”,而是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采取新的路子去全面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搞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搞军队建设则是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所以,国家对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是统筹兼顾,互相协调,促进,而不是重此轻彼。
总之,实行军队建设瞬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一个积极的决策,而不是消极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加强我军的建设,把我军建设成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只有这样认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精神实质,从而自觉地适应这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