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管理是军队建设的普遍要求

邓小平同志说,“军队要象军队的样子。”(《邓选》第 2 页)军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军队,作为武装集团,它的组织形式、活动规范、领导机制、任务特点,同其他社会集团相比较,有其显著的不同特色。“军队是组织的一个好范例。这种组织所以好,就因为它灵活,同时又能供几百万人服从统一的意志。今天,几百万人还坐在自己家里,分散在全国各地; 明天动员令一下,他们就集合到了指定的地点。今天他们还蹲在战壕里,有时蹲上几个月,明天他们又以别的方式冲锋陷阵。今天他们在掩避的条件下创造奇迹,明天他们又在开阔地的作战中创造奇迹。今天他们的先头部队在地下埋设地雷、明天他们又按照空中飞行员的指挥向前推进几十俄里。几百万人在同一意志的感召下,为了同一个目标,根据改变着的形势和斗争的需要而改变他们的交往方式和行动方式,改变他们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方法,改变工具和武器——这才是真正的组织。”(《列宁军事文选》第 211~212 页)

军队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组织特征,是自然生就的吗?绝对不是。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深刻的说明:“没有纪律不行”,“要从教育训练着手。”

(《邓选》第 363、57 页)这就是说,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格训练,是古今中外军队建设的普遍要求。我国古代兵法十分强调“令严方可以肃兵威, 命重始足于整纲纪”。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早就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武经七书注释》第 3 页)他把从严治理军队作为军队将领的必备条件和必持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军的将领凡是有所作为的,也都主张严以治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北非战场上,美国第二军开始由于管理松散,士气低落,战斗失利。巴顿继任该军军长之后,立即从加强管理入手,整顿军纪,从而使部队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军威大震,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场的战局,打败了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军名将隆美尔。对此,巴顿在日记中写道:“人都不是逆来顺受的。纪律可以改变人固有的抵触天性。经常重申纪律,可以使人习惯地、下意识地服从他人⋯⋯。没有正常人不怕打仗的,但纪律可以在人的心中建立起各种勇气⋯⋯,自尊就直接来源于纪

律。”虽然其言失之偏颇,但也说明了管理与纪律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注重管理,对我们这支军队来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一方面,我军在创建之时,其成分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分散主义、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这就使得注重教育、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统一步调,成为创造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与其他军队所不同的,我们是自觉的纪律而不是“棍棒纪律”,我们是说服教育的管理而不是惩罚性管理。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是我军建设中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其中条条都贯穿着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思想。刘伯承无帅把严格纪律列入组成军队战斗力的四个条件之一,明确指出:对于军队战斗力来说,“(1)政治质量,这是先决条件;(2)军事素养;(3)物质保证;(4)严格纪律。四者缺一不可,但纪律不是惩办纪律,而是建立在自觉自遵的基础上的。”(《刘伯承军事文选》第 519 页)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我军在管理方面的优良传统。正是由于这些正确理论和法规军纪的指导与约束,我军几十年来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而著称于世,成为誉满中外的威严之师、文明之师。

邓小平同志从严以法治军的思想,是对古今中外治军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