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战结合的原则

军队的体制、编制,既要考虑到平时,又要考虑到战时,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简整编的重要原则之一。考虑平时,主要指要把部队搞精干,适应和平时期国家经济和军队建设的需要,能应付突发事变和局部战争,有效地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和国家的安全。考虑战时,就是指具备一定的扩编机制和基础,保持常备不懈的状态,一旦战争规模扩大,可以迅速扩编,以适应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需要,有效地完成保卫祖国的任务,平战结合,就是要走精干的常备军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真正做到小打,现役部队就可以应付;中打,稍为扩编一点就行;大打也能有灵活的扩编机制和良好的

基础。

平战结合的体制、编制,是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规律之一。军队,总体来说是一种高消耗性的团体,平时搞好能量的适当积聚,战时尽可能大地释放能量,是它的特征之一。军队这种高消耗性的团体,直接受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制约。军队建设的规模,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需要。无论哪个国家,平时都不可能保留战时那么多的兵员,而战争一旦到来,又必须迅速扩充。要解决这一矛盾,不能仅限于军队员额的简单增减,必须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机制和科学的体制、编制。邓小平同志说,“真正打起仗来,也不在乎我们是三百万,或四白万、五百万。因为那个时候五百万也不够。”关键在于搞好平战结合,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把常备军槁精干,把国防后备力量搞强大。事实上,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并将之看成是增强国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美国这个全球性军事大国,员额一般控制在 200 多万,而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其兵力分别达到 363 万和 395 万。现役作战部队的编制一般都编有简编师、架子师。

同时将平时不大用、战时不可少的如空军的侦察、空运部队等一半以上的勤务部队都编在后备部队,以便战时随时扩编。苏联当 前将陆军编组成满员师、简编师和架子师,三类师分别是陆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加强预备役部队的建设。目前苏军预备役部队多达 2500 万,预备役军官占 l00 万。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兵员都较为精干,分别是 57 万、47 万、30 万。但都十分重视后备力量的随时补充,力求完善后备动员体制。英阿马岛战争期间, 英特混舰队一百多艘舰船,其中 60%是在很短时间内临时征用的,速度之快,形成战斗力之强,令全世界咋舌。以色列一些正规部队的军官平时就兼任后备役部队的职务,军校负有教学和参战双重任务。平时除了保持适量的部队外,后备部队也组织得井井有条。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正值“赎罪节”,不少人正在教堂里祈祷,

但它能在 48 小时内便动员出 30 万大军开赴前线,为世界所瞩目。

平战结合的体制、编制,更能充分发挥我军人民战争的威力。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工农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实行人民战争;建立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我军在劣势装备下战胜优势敌人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管战争形式和武器装备如何发展,但战争的性质没有变,我军的性质没有变。动员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大打人民战争,始终是我军的优势之一。在体制、编制上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可以使我军平时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时充分挖掘战争潜力,使我军这一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

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我军在 1985 年前后的几次精简整编中,不仅调整了我军正规部队的体制、编制,以利于平战结合,而且后备力量的建设也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由于过去“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民兵建设上曾一度存在机构庞大、有名无实的现象,1979 年全国民兵

  1. 亿,占全国人口的 27%。

1982 年底,全国对民兵组织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参加民兵的年龄由 16 岁~45 岁改为 18~35 岁,简化了民兵层次,减少了民兵数量,总数比原来减少 80%,取消了“民兵师团”一类有名无实的机构。同时,对民兵的教育训练和武器装备也相应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198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勾划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备力量模式,提出了“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十六字方针, 使民兵,预备役工作同整个国防建设一样,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使全国的后备力量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