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共同规律

古今中外一切有战斗力的军队都强调从严治理。“今严方可以肃兵威, 命重始足于整纲纪”。驰名中外的军事家孙武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他又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帅不仅要智勇双全,还要赏罚严明,一个不能从严治理军队的指挥员,纵然个人有大智大勇,而他带领的部队松松垮垮,一盘散沙,这样的军队又何以为战呢?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吴起认为,兵不在众寡,“以治为胜”。就是说,军事斗争的胜败,主要不在于军队数量上的多少,而在于能否从严治理。他说,一支军队,“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军队只有从严治理,才能所向无敌。吴起根据自己长期军事斗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从严治军的明确目标和十条标准。这目标就是“投之所往,天下莫当”。无论开赴任何艰难困苦的地方,执行任何艰难险阻的任务,都是无敌于天下。十条标准是:1、“居则有礼”,2、“动则有威”,3、“进不可当”,4、“退不可追”,5、“前却有节”,6、“左右应麾”,7、“虽绝成阵”,8、“虽散成行”,9、“上下互信”,10、“同生共死”。这样的军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秩序井然,斗志旺盛,锐不可挡,吴起从严治军,取得了与诸侯大战 76 次,全胜

64 次的赫赫战功。

军事斗争是严酷无情的。一支军队,当从严治理时,便屡建战功,所向无敌。反之,倘若管理松懈,军纪松驰,作风松散时则毫无战斗力可言。清

王朝的八旗军创建之初,治理严格,部队能征善战,所向披靡。而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管理松懈,便逐渐腐化起来,以致成为完全丧失战斗力的乌合之众。历史的经验表明,许多胜利之师走向失败,主要不是由于外部敌人的压力,而是和平时期的长期松散,为自己挖掘了坟墓。松散是军队建设的大敌,是削弱战斗力的腐蚀剂。反之,一支松散的部队,只要能切实地从严治理,就能极大的提高其战斗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奉命深入北非与德军作战的美军第之军在战斗中失利,部队士气低落,松松垮垮。巴顿将军受命于危难之时,接替了该军军长的职务。一贯信奉“稀拉兵打不了胜仗”的巴顿上任伊始,决心用不折不扣的纪律彻底改变第 2 军松散的状况,他从严格整顿军容风纪抓起,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巴顿要求人人都要戴钢盔、打绑腿、系领带。就连技师、护士也不例外。每当官兵们系领带、打绑腿、戴头盔时, 就感到以前那种松散舒服的日子已经结速,艰苦、严格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严格治理一周,大见成效,一扫散漫习气,第 2 军被带人“战斗竞技状态”, 重振了军威,同盟军一起,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世界各国军队的建设,尽管其军队性质不同,民族传统不同,军队规模的大小不同,但是,都把从严治军奉力要旨。

我军历来强调从严治军,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而著称于世。早在建军初期,毛泽东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的纪律培育了我们这支坚强的人民军队,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视军纪力胜利的命脉。1931 年,红军董振堂军长,一次擦枪走火,违犯了军纪,自己抱着被子去关了三天禁闭。政委劝阻,他说:红军官兵一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1937 年,曾经担任红军旅长的黄克功,因恋爱失败,开枪打死女友。许多同志认为他经过长征, 立过战功,要求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但是党中央和军委仍然根据他的犯罪行为,处以极刑,从而教育了全军。我军在解放上海时,为了不扰居民而露宿街头;攻打锦州时,部队驻在果园,不拿群众一个苹果。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建立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军的建军方针,使我军从严冶军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综上所述,我们叮以看到,从严治军是无形的巨大力量,可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产生强大的战斗力。严是治军之本,是军旅生活的主旋律,是制约一切军事行动的基调。从严治军是古今中外建设强大军队的共同规律。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更加自觉的坚持这一方针,把握这一规律,才能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