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可分为3个不平等的子区域(至少在人口规模方面不平等),即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因为每个地区的文化和人口概况都不相同,所以值得区别对待,当然我们也不能无视它们的相对权重:2015年,生活在南美洲的人口规模达4亿以上,中美洲为1.7亿出头,加勒比海地区则仅为4000万。

人口浪潮无可逆转地一浪盖过一浪,拉丁美洲的生育率模式也很惊人。战后一段时期内,所有3个子区域的生育率都符合世人的预期,即在5~7之间。到2017年,全部三个地区的生育率都在2~2.5之间。当音乐剧《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于1957年首映时,其标志性的台词是“波多黎各/你的可爱岛屿……总是飓风来袭/总是人口增长”,这个加勒比海地区的美国属地上的女性平均生育近5个孩子,如今,她们平均仅生育1.5个孩子。(事实上,即便当地在20世纪50年代时的生育率很高,但由于其人口大规模移居美国大陆,所以当地人口并未出现增长。)

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是所有社会只要愿意就能实现的目标。想要保存自己的生命、推迟死亡的来临,并尽一切可能保护最亲最近之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的生命,这是生理上的必然和人类的本能。人类在这方面十分一致,如果不是遥遥领先的话。只有生就了这些繁衍的物种才能生存并发展壮大。然而,大自然调节了物种生子的急迫愿望。人类并不一定想生孩子(尽管很多人都想),但他们大多想要性生活。一旦人类学会将性与生育分开,从而享受前者而不必然导致后者,生育就成了一个选择题。然而,尽管生育可能并非生理驱动,但在大多数社会中,一旦人们有能力限制自己的孩子数量,他们通常会这样做,而当他们确信自己的孩子的存活率会很高时尤其如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就整个这片地区而言,1950年出生的1000个孩子中就有128个无法存活到一周岁。最近的数据显示,相应的比例已稳步下降到了20‰,尽管这个数字仍旧很高——它是多数发达国家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的5~6倍——但明显已是相当非凡的转变,我们应该庆祝而非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在考虑到这种现象达到的普遍程度后更是如此。整个地区的预期寿命从20世纪中期的50岁增长到了如今的75岁左右。[1]

自然,将这里单纯地视为自“二战”以来60年间由“落后”转向“现代”的地区是一种严重的简化,尽管考虑到识字率或人均收入水平后,许多国家的情况也的确如此。20世纪中期的阿根廷从许多方面看都是先进而现代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此前60年间欧洲大规模移民和投资的产物。许多1950年时最先进的国家发展程度最小,而当时最不发达的国家却取得了最快的发展。阿根廷的预期寿命自1950年以来仅增长了10岁左右,这证明了该国当时发展程度之高,以及它自那时以来面临的政治和经济挑战。(尽管如此,其预期寿命仍为过得去的75岁,仅比美国短了4年。)相比之下,起点较低的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则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它们的预期寿命同期增长了约30岁。[2]

国家层面的数据比局部地区的数据更容易获取,并且更为一致,如果无法挖掘前者背后的东西,则意味着会失去一些有用的洞察。巴西是个值得注意的例子,值得专门讨论一番,因为它拥有拉丁美洲最大的面积和人口规模,其人口规模占拉丁美洲总人口的1/3和南美洲的1/2。它还因为囊括了主要是欧洲人居住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值得详加考察,而其他地方(尤其是东北部)居住的人口主要以非裔人口为主,其发展水平也低得多——但整个国家的生育率普遍都在下降。相比之下,东北部的女性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生育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左右(大致接近7.5∶6的水平),而到90年代时,这个地区的生育率则仅高出1(3.5∶2.5)。[3]因此,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生育率差距都已缩小。

与该区域其余部分类似,巴西稳定的城市化进程也和生育率下降密切相关。早在1950年,人们就注意到里约等城市的生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4。[4]随着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的生育率变得更加普遍(也更低),就像世界其他地区一样。这一趋势对于德意志帝国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中国同样适用。到21世纪初,巴西3/4的地方都已实现城市化,[5]这种城市化模式不仅在该区域很典型(当然,鉴于其地区优势,这几乎无可避免),而且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很常见。其人口转型与经济发展同步发生,虽然生育率急剧下降,但预期寿命也在社会高度繁荣许久之前就已大幅延长。

巴西生育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似乎是避孕药具用量和堕胎频次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婚姻破裂)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因素是众人接触大众媒体的机会增加了,尤其是肥皂剧,它呈现并普及了一种以小家庭为特征的现代愿景。[6]电视剧降低生育率的原因并不是“人们在晚上有别的事情可做”——性生活因此减少。即便事实如此,也不会真正降低生育率;如果时机掌控得当,一个一生怀孕六七次的女性是不怎么需要性生活的。但因为电视剧在适当的情况下可提供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憧憬,而这方面的作用与教育一样有效。电视剧对生育率的影响与性生活没什么关系,而与愿景的塑造关系更大,而且这种联系也不仅仅是逸事般的结论。来自巴西的研究表明,接触肥皂剧会对生育率造成极大影响,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尤其如此。[7]在过去,降低生育率是关系到取得重要物质和教育进步的问题。如今,实现这个目标的困难程度和成本都更低了。当然,为女孩提供教育机会,并为女性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是非常好的事情,但这无可避免会降低她们的生育率,至少在整体层面如此(我们允许总会有例外出现这一事实)。然而,如果目标只是降低生育率,似乎为人们提供避孕药具、让他们更多接触从正面描绘小家庭的电视剧在成本上要低得多。受过教育的女性不太可能想要6个或更多孩子,但即便对那些没受过教育但想要购买汽车、冰箱的女性而言也一样。因此,泰国、巴西等很多国家尽管仍相对贫困,但它们的生育率却低于更替水平。人口旋风一直在加速,并且逐渐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浪潮,这意味着相对贫穷或中等收入国家的生育率再次接近富裕的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进出人口旋风速度更快的国家是古巴。由于早期对生育率的压制,古巴女性在革命之前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不到4个,尽管随着1959年卡斯特罗政府的建立,生育率出现了激增,但后来又出现了下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古巴的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如今,该国生育率略高于1.5,这几乎与欧洲和东亚一些生育水平最低的国家一样。较低的起点可归因于这个岛国相对落后于许多邻国更高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该国相对于本地区其他很多国家而言更多来自欧洲的人口。(在这些国家中,阿根廷和乌拉圭人口中的欧洲民族成分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它们在20世纪中期时的生育率也相对较低。)卡斯特罗政权不仅扭转了古巴关于堕胎的政策,而且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让避孕药具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取。[8]这可能是由于人们越发相信女性的选择权,或者出于对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关切而偏好廉价避孕方式。令人惊讶的是,古巴和德国的女性目前的生育率几乎一致,这种情况强调了贫穷国家中的人们不再必然建立大家庭这个事实。

考虑到预期寿命的延长、生育率由高到低下降的一般情况,我们可以预计这个地区也曾经历过人口爆炸但现在正逐渐减缓的过程,事实也的确如此。总体而言,自1950年以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人口规模几乎翻了两番,从1.5亿增加到6亿左右。其人口年增长率也从20世纪60年代接近3%的水平下降到如今的1%。这大约相当于每25年翻一番和每70年翻一番的差异。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比其他国家快,可以预见的是,它们就是生育率下降更慢但预期寿命增长更快的国家。危地马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1950年以来,其人口规模增长了5倍多。但其人口增速放缓的趋势也很明显;该国的生育率从7下降到了3(以该地区的标准看,仍旧很高),其过去50年的人口年增长率也从3%下降到了2%。[9]而这个地区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则从10多岁增加到了近30岁。

墨西哥在很多方面都是本地区的典型,但它与美国的近邻关系也意味着其人口影响比其他多数国家更受关注,相关讨论也更多,一如我们在前面第六章看到的那样。墨西哥女性在20世纪70年代初平均生育近7个孩子,此时也正是拉丁裔“永远都在生”的印象四处传播的时候。(此时距离120年前美国吞并墨西哥半数领土已经很遥远了,这些被吞并的领土上几乎空无一人,而此前一些人曾以为墨西哥人会在美国佬大批涌入之前人间蒸发,就像美洲原住民一样。[10])与那些大手一挥就能抹去的民族不同,墨西哥人发展为令人害怕的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断激增的人数。当然,情况并非墨西哥女性比以前生得更多,而是存活下来的女性数量增加了,其预期寿命也在增长,人口数量因此激增,正如曾经的美国人一样。

墨西哥人大量涌入美国的例子对于互为邻国的两国中一国贫穷且人口年轻、一国富裕且人口相对较老的情况而言比较常见。年轻人前去寻找经济机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受到工厂、农场、花园以及养老院中需要额外帮手等需求的吸引。然而,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伟大时代可能也行将结束。自2012年以来,离开美国的墨西哥人数量已超过迁入其中的人数,[11]这与墨西哥越发美好的未来前景息息相关。正如一位回到本国的墨西哥人所说:

墨西哥越来越繁荣,我女儿在墨西哥会有更好的未来。她想学习医学,而在墨西哥上学可能在成本上是更明智的选择。如果……她决心要留在墨西哥生活,那也是她自己说了算。[12]

墨西哥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结构的改变有关。该国享受着通常在生育率下降时才出现的人口红利。无论当地经济状况如何,年轻的墨西哥人口都已停止增长,就此来看唐纳德·特朗普对美墨边境墙的需求,至少其阻止墨西哥人来到美国的设计目的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1]UN Population Division,2017Revisions.

[2]UN Population Division,2017Revisions.

[3]Martin,p.169.

[4]Committe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p.101.

[5]Martin,p.196.

[6]Martin,p.195.

[7]La Ferrara et al.

[8]Hollerbach and Diaz-Briquets,pp.4,6,9.

[9]UN Population Division,2017Revisions.

[10]Morland,Demographic Engineering,pp.143–9.

[11]Washington Post,27January2017,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rldviews/wp/2017/01/27/even-before-trump-more-mexicans-were-leaving-the-us-thanarriving/?utm_term=.70340b7aed5e(impression:17August2017).

[12]Texas Standard,28February2017,http://www.texasstandard.org/stories/why-are-mexicansleaving-the-us-in-droves/(impression:17August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