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退的欧洲人?

无论是在欧洲本地,还是在人口已“欧化”的地方,欧洲人生育率的下降以及非欧洲民族向这些地方的大量涌入,都以19世纪末傲视全球的欧洲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15世纪以前,后来所谓的西方民族在世界舞台上都不是特别重要。他们想要回到圣地(Holy Land,即巴勒斯坦)的集体宗教梦想已在穆斯林面前化作泡影。伊斯兰世界从南部将其封锁,西边有汪洋大海,北面有北冰洋和大片荒野,而常常心怀敌意的游牧民族则在东侧环伺。回顾历史,欧洲崛起的迹象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并不曾想到这个小小半岛上的民族能够称霸全球。到20世纪初,世人眼中的欧洲人形象就只剩下世界霸主这个角色了。

欧洲人已经占领了美洲的大片土地,澳洲的情况亦是如此,南非可能也会紧随其后。而在欧洲人未曾定居的地方,他们便将帝国的行政控制延伸到了亚洲和非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在中国这种并未正式纳入其殖民范围的国家,他们也施加了重要影响。从经济的角度看,世界上的工业化地区几乎都在欧洲(包括欧化的美国),而美国和欧洲核心地区(包括东欧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以外的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存在意义仅在于为欧洲提供原材料并在某些情况下充当其市场。正如人口浪潮告诉我们的,这一切若从根本上缺少了人口基础,都不可能成为现实。尽管欧洲人从15世纪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但直到其人口急剧膨胀和扩张、外加技术和工业发展的19世纪,他们才得以支配全球。

我们可能因为距离那段历史太近而无法看清20世纪的戏剧性逆转事件对西欧各民族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帝国的终结,很大程度上是个政治事件,这一事件最初似乎并未结束欧洲在全球的经济和军事统治地位。然而,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促成欧洲人口增长以及助其登上政治经济领导地位的技术将永远为欧洲人独享。欧洲统治地位终结的迹象甚至在“一战”爆发前便已显现:尽管抽调了很多欧洲人口,但布尔人的抵抗仍旧撼动了大英帝国。日本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大败俄国,也打消了——或者说应该打消了——所谓白种人无敌的任何幻象。

按照如今的全球标准,欧洲和美国以及传统上更广泛的白人英语文化圈仍旧是相对繁荣的社会,但这种繁荣已不再是专属。东亚出现了高度繁荣的社会,其他地方也渐趋繁荣。从人口统计的角度看,即便考虑到非欧洲人口的大量流入,西方人口与其他地区和别种文化相比仍明显后劲不足。从经济总体规模不过是人均收入和人口规模之产物的角度看,这无可避免地意味着西方经济主导地位的下降。

1950年,美国以及当时发达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1/4;如今这一比例不到15%,而到21世纪中期时则会降至可怜的1/10。从货币购买力平价(PPP)的角度看,西方经济总量在20世纪中期约占世界经济的2/3,但这一比例到21世纪中期时很可能会降至40%左右。[1]冷战取得胜利后,西方世界仍然占据世界军事的主导地位;此处的“西方”指的是在北约盟国襄助下的美国,其主导地位在世界其他伟大文明国度的挑战面前尚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讨论。

事实上,当我们从人口的角度对美国及其如今或往昔的全球竞争对手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看到美国的情况最为乐观。[2]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潜在国家的生育率要么已经很低,要么正在迅速下降。这些国家人口增长萎靡不振,以及现存国际体系都可能限制其挑战西方全球霸权的能力。与此同时,中东和非洲等人口爆炸区域则经济动力不足且面临分裂,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对它们展开研究。然而,在我们关注当今全球霸权的有力竞争者以前,我们必须首先考察其最近的竞争对手俄罗斯,以及苏联加盟共和国成员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俄罗斯的地位总是很模糊,其领土部分在欧洲,部分在欧洲之外。虽然较晚,但俄罗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迅速经历了欧洲的人口转型过程,而在1945年以后,人口浪潮再次涌向东方。

[1]Jackson and Howe,p.190.

[2]H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