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俄国
随着19世纪渐渐远去,英国对自身及其殖民地后裔的未来越发底气不足。如罗兹那般傲慢的话语渐渐远去,传入我们耳畔的更多是类似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1897年的诗歌《落幕》(Recessional)中的口吻:
喟然长叹,我们的海军消失了;
烈火将沙丘和海岬吞噬:
瞧,我们昨日所有的辉煌,
都随尼尼微和推罗远去!
与《圣经》中记述的尼尼微和推罗相比,萦绕在英国人心间的更多是罗马帝国的衰落。人口规模表明谁会令大英帝国黯然失色。美国正阔步向前,其人口规模到19世纪末时已远远超过英国,并且其供养大规模人口的能力也超出英国很多,资源也多得多。在此,英国人可以自我安慰说,美国尚且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及它再怎么样也是姊妹国家。那时候,可能无人谈起两国的“特殊关系”,但这种关系的种子已经播下,尽管二者毫无疑问也存在诸多竞争和猜忌。虽然法国的人口规模依旧很大,但它在人口和工业方面都未能取得像英国那样的长足发展。而我们知道,德国显然正在崛起,后来这也引起了英国人的担忧。日本地理位置遥远,而且在种族主义根深蒂固的时代,尤其在1905年日俄战争以前,它并未被当回事,自然也不被视作大英帝国的威胁。其他唯一开始将工业化和人口活力相结合,并可能对帝国造成威胁的国家便是俄国。从英国的角度看,作为政治和人口方面潜在竞争对手的法国的威胁程度已随德国的崛起而逐渐下降,美国的发展又势不可当。俄国总会根据人口和国家的规模拉拢欧洲大国组成自己的同盟,但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它依然陷入不发达和贫困的马尔萨斯陷阱之中,却比德国恢复得更快。
如果其工业权重和人口规模都要成为世界舞台的一员,则19世纪晚期的俄国在前一个方面的起点非常低,后一个方面则相当高。俄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仍然以农业为主,其国内的农民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摆脱农奴身份;工业水平极其有限,大型城镇和城市也少得可怜。一方面,政府惧怕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正确地)相信这些因素会产生不稳定的革命力量,从而威胁到沙皇政权。另一方面,政府又担心如果不发展,哪怕修建铁路和兵工厂,俄国就会在战场上饱尝败绩,正如克里米亚战争所证明的那样。
即便不具备英国那样的工业优势,庞大的俄国人口也能力压其西部、东部和南部的邻国,从而建立起至今世界上连片领土最大的实体。尽管如此,只要俄国仍然处于多数人仍不识字的农奴制的落后状态,其人口优势也不过尔尔。因此,摆在俄国面前的则是去往何处的问题。俄国是会永远坚持东正教和农业立国,还是会做出改变?如果会,那它是会遵循西方的模式,还是找到自己特殊的发展方式?这些问题困扰着19世纪晚期从赫尔岑到托尔斯泰的俄国思想家和文学家们。也许,托尔斯泰笔下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在列车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并非巧合,她放弃了俄国妻子的传统角色,最终选择葬身机械怪物,这也象征了时代的变化。最终,现代化的力量,包括人口的迅速增长都被证明是不可抵挡的。但如果俄国在工业上的起点非常低,那它在绝对人口规模方面的起点则非常高。到20世纪初,俄国的人口数量已达英国的3倍,而且还在继续增长。[1]
想要了解俄国人口增长的规模,我们必须理解三组数据。首先,俄国人口在19世纪期间增长了4倍多,在19世纪末的时候仍在加速增长,这意味着随着英国人口增长的放缓,俄国正在加快步伐。其次,到“一战”爆发时为止,俄国人口每年增长1.5%,这比英国快,也比当时的德国快。凭借这样的速度,俄国人口数量几乎在两代人的时间内翻了一番。第三,俄国人口数量到1914年时已达到非常庞大的1.32亿,这对一个欧洲国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2]然而,俄国国内条件对工厂工人而言极为艰苦,对农民更甚。托尔斯泰的一个粉丝——此人曾助其纾解1891年饥荒之困——便曾绝望道:
每一天,农民的需求和苦难都在增长。饥饿的景象令人异常悲伤,而更令人不安的,则是与此类痛苦和死寂景象一并出现的蜿蜒宏伟的领地、美丽堂皇的庄园,以及像旧时那样沉溺于狩猎和打球、宴饮和音乐会的大地主们。[3]
然而,从长远来看,农民的苦难并未增多。普通俄国人的生活从根本上讲可能是悲惨的,贫富差距也一定会引发愤懑,从而点燃暴力的革命行为,但情况正在好转而非变得更糟。即便在这个当口儿,铁路仍在不断铺设,不断应用的新技术让食物更为易得,而最基础的公共卫生设施也正在投入使用。瘟疫带走的人越来越少,荒年发生的频率也降低了。从今天的角度看,哪怕从彼时英国和德国的角度看,俄国似乎都是贫穷而原始的所在,但只要人们将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放在首位,(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资源就会主要用于生命的延续,在这样的情况下,存活率、死亡率和人口规模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此外,俄国当时的家庭规模仍旧很大。19世纪,俄国女性平均生育7个孩子,外加早婚和婚后多子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虽然这种情况到“一战”时已开始略有下降,但存活下来的新生儿数量反而更多,这有助于人口的增长。
[1]Livi-Bacci,A Concise History,p.132;Maddison,pp.182–3.
[2]Livi-Bacci,A Concise History,p.132.
[3]Figes,p.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