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余自乙亥上元[1],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事,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离离[2],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郝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注释】
[1] 乙亥上元:宋恭帝德祐占元年(1275年)元宵节。
[2] 缃帙:浅黄色书套。
【译文】 圆璧般的明月在初晴的天空高悬,青云向远处越飘越淡,谁来主宰春天的景观?宫廷园林里残留着早春的轻寒,西湖堤上天长日暖令人困倦,前度曾游,至今日重返竟发生如此的剧变。脂香弥漫的尘埃将道路遮暗,华灯放彩照耀得夜幕如白昼一样明灿,情绪懒散总是不愿携手同去观看。谁料想今日元宵节竟断绝炊烟、禁止夜行,满城似风雨飘摇,愁云惨淡。回想旧日繁华的宣和年间,直到南渡临安,那元宵美景犹自依然。珍贵的书籍遗失流散,正月十五元宵,风吹得满头鬓发蓬乱,能抒写出情怀最苦的词篇。流落江南无路可返,就像杜甫咏叹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有谁明白我对故园亲人的苦恋?空自与残灯相对不能入眠,直到满村的社鼓咚咚的响成一片。
【赏析】 按小序提示计算,本词作于瑞宗景炎三年(1278年),要宋都城临安在两年前被元军占领。故小序中说“悲苦过之”。上片写景开始,“春事难主”一问令人猛省,次二句“娇”、“倦”连下“懒”字,均以主观感觉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笔触愈细致,愈见其感喟遥深。下片托李清照故事及杜甫诗意寄慨,最后以灯下听满村社鼓作结。全词从静景开始,却结以喧闹之声,足见词人当时内心的烦乱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