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中国家与国际服务贸易

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发达国家有着绝对优势。据统计,在 1991 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总额为 6835 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 76.1%。其中又以美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最为突出。1992 年,美国的服务出口额达 1600

亿美元,进口为 1054 亿美元,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均占世界第一位。从 1992

年来看,美国有服务贸易顺差 546 亿美元,这一巨额顺差已成为美国弥补其长期存在的商品贸易收支逆差的主要来源,大大减少了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要低得多。1991 年,发展中国家仅占了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 23.9%,而且发展中国家多为服务净输入国,表现在国际收支方面,其经常项目的无形收支一栏多为赤字。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处于较低的地位,主要是由服务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些消费型服务,如旅游、娱乐等一般属奢侈商品,有很高的收入弹性,只有在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已不再为基本的吃、穿、住等生活需要发愁的时候,在一国的国内这些服务业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有一些服务行业,如文化、娱乐业的国际服务贸易还和各国的文化影响力有很大关系,而文比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的。有的服务则是知识或技术密集型的,如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即是如此。发展这方面的服务出口要求出口国有很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还有些服务,如运输业、电力、通讯等虽然在技术上并不太复杂,但多数属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规模大,而回收期较长。所有这些要求恰恰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弱点所在,因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服务部门处于劣势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较低地位并不表示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它们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在战后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对世界经济、贸易与政治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劳动力的输出(特别是普通劳动力的输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服务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外籍临时劳动力约有2100 多万,其中有 1200 多万来自发展中国家。像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等国,在外劳动力都达到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这些在外劳动力不仅给其输出国带回了巨额的外汇收入,也提高了在外劳动力本人及其亲属的生活水平,缓解了其国内的就业压力,因而深受这些国家政府的重视。

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普通劳动力输出这一较低级的服务领域占有较大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些技术、经济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发展技术层次较高的服务出口。例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埃及在高级劳务人员输出方面成绩就十分引人注目。1987 年,在海外的埃及人当中有 25.5%从事管理、技术工作。巴基斯但所培养的医生等高级专业人才也有一半以上后来到英国求职。印度、韩国、巴西等经济与技术实力雄厚的发展中国家在计算机软件、咨询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印度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力量,近来已发展成世界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甚至连一些国际性的计算机大公司也向印度购买软件,或委托其设计软件。1987 年,印度的软件及其服务出口收入达 8000 万

至 1 亿美元。在咨询服务(如工程咨询等)方面印度也成绩斐然,1982—1983

年印度的咨询业收入达 5 亿多卢比。还有一些国家(如埃及等)利用其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有不少小国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占了其国民收入及外汇收入的很大比重。另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地理及时差的优势,发展境外金融业务,也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像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巴林等都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服务的输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服务的输入方面,目前也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现在是外籍劳动力的重要市场。如中东产油国 70 年代以来已成为同北美、西欧并列的三大劳务市场之一。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台湾、韩国等由于经济发展迅猛, 已出现劳动力(特别是普通劳动力)的短缺,因而在其他主要劳动力市场不景气的同时,这些国家的外籍劳动力却出现迅速增加的势头。

东南亚、拉美的许多国家还由于经济发展前景看好,金融市场获利潜力大而吸引了外国投资者及各类外国金融机构的纷纷涌入。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1988—1994 年,韩国股市扩大了 1 倍多,马来西亚扩大了 7 倍半,

泰国扩大了 14 倍。在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由于名义利率因国内高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也吸引了数百亿美元游资的涌入。然而,尽管战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国际服务贸易仍将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进行, 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上也仍将主要以服务输入国的身份存在。因此,除了战后初期在争取海运自主权等方面曾有积极的努力外,从总体上看,目前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持消极态度的。发展中国家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获益者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己从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不仅如此,由于服务行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发展中国家担心一旦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本国的服务行业根本无力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相抗衡,其结果将会导致本国的服务行业完全被冲垮,外国资本将会控制本国的服务业。而由于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中的重要性,这种状况是发展中国家所不想见到的。

然而,完全的服务贸易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并非是最佳的选择,在有效地保护本国服务行业的同时,适当地开放本国服务市场,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较为有利的选择。这是由于:

  1. 如果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不是主动应战,不提出自己的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方案,而听任发达国家单方面提出有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建议,发展中国家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其自身的利益将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为无论怎么说,服务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历史潮流。

  2. 如前所述,现在已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的一些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并非是毫无利益可得的。

  3. 即使是在服务业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亦可通过开放本国服务市场来换取发达国家对本国占优势的制造业出口(如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商品)的进一步开放。因为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如同其他领域的谈判一样,都是各方讨价还价的过程,有付出才能有所得,免费午餐是不存在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出口的交换可以为扩大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增辟一条新的途径,并有助于减少双方目前在商品贸易领域存在的激烈争吵。

  4. 外国服务的引进,还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发展。如前所述,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而恰恰是在服务业方面发展中国家显得十分落后。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技术力量缺乏,有的是因为长期的政府不合理干预(如金融业),或是缺乏发展这些行业所必须的巨额资金(如运输、电力、通讯等基础部门)。外国服务业的适当进入可以提供发展这些行业所必须的资金、技术,并促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市场化,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