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原因

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抑制。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体系的高度发达。而传统体制恰恰在这些方面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服务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实践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改革之前,我国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微观经济主体含义的企业和组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生产单位和事业单位,各单位之间相互封闭,不论规模大小,都自成系统。各经济单位由于不可能从社会方面得到服务提供,因此只好眼睛向内,自办服务体系,形成“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济单位格局,任何一项国家计划的投资项目,都必须把配套的服务设施投资考虑在内,使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方面由于各经济单位得不到高质量的生产和社会服务而影响了产品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自身背着一个“小社会” 而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增加了企业的开支和管理上的负担,难以全力发展生产,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消费的实物化倾向和福利化倾向。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大量的职工生活消费和服务,不是采取市场经济的购买形式,而是采取产品经济的福利形式分配给职工。在生活消费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住宅,它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职工所享受的一种福利待遇。因此, 一方面住宅投资被打入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实际上成了职工的工资收入,抑制了房地产业的生长,此外,城市改革起步以来,企业滥发实物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由于政府机构职工收入偏低所导致的折价供应经济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实物消费的势头,抑制了正常的市场渠道的发展。

还有,居民生活服务消费中的隐蔽性补贴,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都由国家包下来,在交通、邮电、保育、娱乐等方面,国家又给予广泛的补贴,这就大大压缩了职工在非商品消费上面的开支。同时,大量医疗、养老保险和部分教育服务在企业内部进行,实际上也夸大了第二产业的产值,缩小了服务业的产值,使得服务价格低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错误地认为劳务活动不是商品,不创造价值。在价格管理中一直把劳务价格称作“非商品收费”。我国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价格、邮电资费、医疗收费以及饮

食、服务、修理等长期统一定价、统一管理,收费标准几十年不变,价格脱离生产成本,也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改革以来虽然作了一定的调整,但主要还是补偿性的,许多重要的服务行业仍然无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发展。除以上这些体制原因之外,我国传统的农业化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新中国

成立后城市发展与农村建设相分离的二元化经济发展策略,也是造成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不能向城市流动,只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像我国这样一个 75%的人口在农村的经济体系中,服务业的平均发展水平低下是十分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