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和湿度计

温度计和湿度计都是很重要的物理学仪器,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在秦汉时期曾经有过通过观察物态变化来粗略感知气温的方法,那就是《吕氏春秋》所说的“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但这里的“瓶水之冰”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原始的验温器,因为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粗略显示外界温度的变化,没有任何标度,当然不能算做温度计。

定量温度计的早期形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在 17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由耶稣会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1623—1688 年)在其著作《灵台仪器图》、《验气图说》中首先介绍的。前者完成于 1664 年,

后者则发表于 1671 年。两书后来被纳入由南怀仁纂著的《新制灵台仪象志》中,前者成为它的附图,后者则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即其第四卷的“验气说”

(参见王冰,“南怀仁介绍的温度计和湿度计试析”,《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 年第 1 期)。

南怀仁在《新制灵台仪象志》的“验气说”中描述了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所谓作法者,用琉璃器,如甲乙丙丁;置木板架,如一百八图(按: 原书编号)。上球甲与下管乙丙丁相通,大小长短,有一定之则。木架随管长短,分三层,以象天地间元气之三域。下管之小半,以地水平为准。其上大半, 两边各分十度。其所划之度分,俱不均分,必须与天气寒热加减之势相应。故其度分离地平线上下远近若干,则其大小应加减亦若干。⋯⋯盖冷热之验,有所必然者,故候气之具,自与之相应,而以冷热之度,大小不平分相对之。”

根据这段描写及后文有关内容可知,南怀仁制作的温度计是以玻璃制成 U 形

管,管的一端与铜球相连,另一端开口,管及球内一部分注有水。他以一水平线为基准,将管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长,下部分短。管子两侧附有不等分分度,用以作为测量温度的标尺(如图 1 所示)。

之所以要将标度作不等分划分,这与当时传教士对于空间气温分布变化的认识有关。南怀仁说:“盖天之于地,有上中下三域。上域近火,近火常热;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故气暖也;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 故寒也。”这就是当时西方流行的所谓“三际说”。南怀仁认为空气中温度的变化,就是由于这三际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温度计作为测温仪器,其标度应该与空中三际分布相对应,将其反映出来。他说:“盖冷热之验,有所必然者,故候气之具,自与之相应,而以冷热之度,大小不平分相对之。” 即是说,将当时人们所想象的三际分布对应缩小至温度计上,就构成了这样的不等分分度。这种不等分分度当然不合实际,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提供了

一种分度方法。

关于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南怀仁解释说:

“夫水之升降,为热冷之效固矣,然其故何也?盖如上球甲,一触外来热气,则内所含之气稀微舒放,奋力充塞,则球隘既无所容,又无隙漏可出, 势必逼左管之水,从地平而下至丁,右管之水,从地平而上至戊矣。此热之理所必然也。若冷之理则反是。盖冷气于凡所透之物,收敛凝固,如本球甲,一触外来之冷气,则内所含之气必收敛,左管之水,欲实其虚,故不得不强之而上升矣。”

这段话以空气的热胀冷缩效应为依据,基本上说出了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

理。但仅此还不够,因为该温度计一端是开口的,与大气相通。南怀仁专门解释过这样做的理由,他说:“假使塞管之口而不使通外气,则甲丁内气为外冷所逼,势必收敛凝固,虽甲丁之器为铜铁所成,必自破裂而受外气以补盈其空阙矣。又自外来之气甚热而内气必欲舒放,无隙可出,则甲丁既无所容,亦必自破裂而奋出矣。”可见,南怀仁考虑过是否将管口加以封闭,但由于受古希腊所谓“自然界厌恶真空”说法的影响,他担心封闭后会因温度变化而导致铜球破裂,因而采取了让管子开口与外界相通的做法。他没有科学的大气压概念,这样做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种形式的温度计难免要受到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即是说,管内水柱的升降,不能唯一地反映出温度的高低。再者,南怀仁温度计的温标是任意的,也没有固定点,因此它不能给出准确的温度值,只能观察到温度的变化,属于早期比较原始的空气温度计。

在南怀仁之后,我国民间自制温度计的也不乏其人。据载清初的黄履庄就曾发明过一种“验冷热器”,可以测量气温和体温。清代中叶杭州人黄超、黄履父女也曾自制过“寒暑表”。但由于原始记载过于简略,我们对于民间的这些发明,还无从加以评说。

我国对空气湿度的变化也比较注意,早在《淮南子·说山训》中,古人已经提出:“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同书的《泰族训》说:“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天文训》说:“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可见当时已经知道某些物质的重量能随大气干湿的变化而变化。古人利用这一效应,在天平两端悬挂重量相等而吸湿性能不同的物体(例如羽毛与炭), 这就构成了一架简单的天平式验湿器。在使用时,预先使天平平衡,一旦大气湿度变化,两个物体吸入(或蒸发)的水分多少互不相同,因而重量不等, 导致天平失衡而发生偏转,从而将空气湿度变化显示出来。

这种天平式验湿器并非仅是古人的设想,它确实被应用过。据《后汉书·律历志》记载,每当冬夏至前后,皇帝都要“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灰”,以之测定冬夏至是否到来。这里“权土灰”就是用天平式验湿器进行的测试。

中国古代这种天平式验湿器上没有标度,测量结果也从未想到过要定量化,因此还不能叫做湿度计。湿度计也是由南怀仁介绍进来的。同样是在《新制灵台仪象志》的“验气说”一节中,南怀仁介绍了湿度计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欲察天气燥湿之变,而万物中惟鸟兽之筋皮显而易见,故借其筋弦以为测器,见一百九图(按:原书编号)。法曰:用新造鹿筋弦,长约二尺,厚一分,以相称之斤两坠之,以通气之明架空中横收之。上截架内紧夹之,下截

以长表穿之,表之下安地平盘。令表中心即筋弦垂线正对地平中心。本表以龙鱼之形为饰。验法曰:天气燥,则龙表左转;气湿,则龙表右转。气之燥湿加减若干,则表左右转亦加减若干,其加减之度数,则于地平盘上之左右边明划之,而其器备矣。其地平盘上面界分左右,各划十度而阔狭不等,为燥湿之数。左为燥气之界,右为湿气之界。其度各有阔狭者,盖天气收敛其筋弦有松紧之分,故其度有大小以应之。”

湿度计的形制有各种各样,中国古代采用的是天平式吸湿性验湿计,南怀仁

湿度计就原理而言也是吸湿性的,但形制上则属于悬弦式。他用鹿筋作为弦线,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适当的重物,弦线上固定一指针,指针雕刻成鱼形。这种弦线吸湿以后会发生扭转,吸湿程度不同,扭转角度也不同,转过角度的大小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显示出来,从而起到测量湿度的作用(如图 2 所示)。

悬弦式湿度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此比较流行。但它也有其待改进之处。例如南怀仁对湿度计底盘刻度的不等分划分,就不能正确反映空气湿度的变化情况。但这毕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有定量刻度的湿度计。另外,这类湿度计西方书籍中也有记述,但这些书籍在时间上比起南怀仁的介绍还要晚一些,

可见此类湿度计传入我国的时间是相当早的。

在南怀仁之后,我国学者也尝试着制作测量大气湿度的仪器。据张潮《虞初新志》卷六所收黄履庄传记称,黄履庄在 1683 年就曾自制成功一种所谓“验燥湿器”:“内有一针,能左右旋,燥则左旋,湿则右旋,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但其结构与原理没有被记录下来,以致于我们对这种“验燥湿器”的具体形制,至今还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