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镜

透光镜是一种特殊的铜镜。我国古代铜镜一般以铜锡合金铸成,背后有图案文字,正面为反射面,将其打磨光亮,可以照人。透光镜在外观上和一般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若以一束光线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壁上,壁上的光斑中却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称透光镜。

透光镜的起源年代目前尚不能确定。出土的先秦铜镜很多,其中是否有透光镜,没有人逐枚去做实验。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铜镜中,有一面是西汉遗物,背面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字,向日反照,背面的图案、文字清晰地映显于屏幕,是为透光镜无疑。这表明我国透光镜的制作年代,至迟不会晚于西汉。至于西汉透光镜究竟是工匠的偶然所得,还是当时人们有意之作,现在还是一个谜。

隋代王度作有神异小说《古镜记》,其中提到一枚“古镜”,说是“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这虽然出自小说类文,但其描写却十分符合透光镜特征,看来王度有可能听人提到过透光镜之事,目为神奇,于是当作奇怪现象采入小说。

隋以后,透光镜的制作仍在继续。唐代透光镜至今仍有传世品存在,宋以后的记载连绵不断,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人们对透光镜的“透光”机理也发生了浓厚兴趣,不少学者开始对之加以探索,北宋沈括就曾记叙了当时人们以及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梦溪笔谈》卷十九记述说: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 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 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这段话,是现在已知记录古人对透光镜原理进行探讨的最早的文字。这种观

点认为,在反射光中显现出鉴背面的图案和文字,并非由于光线透过镜子的缘故,原因还在于镜子的反射面上,“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鉴面隐然有迹”的呢?沈括引述的这种观点认为, 是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同类物体,体积越大,其热胀冷缩导致的形变量也就越大。由此,铜镜在铸成后的冷却过程中,薄的地方收缩量小,厚的地方收缩量大,于是,在鉴面上就形成了与背面图案文字相仿的下陷凹痕。沈括赞成这种解说,同时又提出,热胀冷缩是一种普遍现象,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是每件镜子都有透光效果呢?

沈括的疑问,在现代人面前得到了解答。1975 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博物馆合作,沿着这一思路,采用淬火法,确实复制出了具有“透光”效果的铜镜。这表明宋人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研究人员同时也发现,采用这种方法, 对镜体厚度及其他条件,都有严格要求,所以不可能件件都有透光效果。

元代吾丘衍在其《闲居录》中提出了另一种解说:

“假如镜背铸作盘龙,亦于镜面窍刻作龙,如背所状,复以稍浊之铜填补铸入,削平镜面,加铅其上,向日射影,光随其铜之清浊分明暗也。”

吾丘衍从镜面反射率的差异去解释,他认为在镜面用另一种铜料嵌入一幅与

背面相同的花纹图案,然后磨平,即可造成透光效果。这是因为镜面各部分反射光线能力大小不一样的缘故。吾丘衍曾亲眼看到有人为验证此说,不惜打碎一面透光镜来检查,证明属实。这一主张得到后世许多学者支持,例如明末科学家方以智就赞同这一观点。

吾丘衍的解说有一定道理,反射率不同,的确可以造成“透光”效果, 况且历史上还有实物证据。但实际上,在这类铜镜中,因为镜面镶嵌有不同成分的材料,表面的研磨加工性能就不一样,这也会导致“鉴面隐然有迹”。所以,造成“透光”现象的,并非完全由于“铜之清浊”。

清代郑复光反对吾丘衍等人的主张,赞成沈括的观点,认为“鉴面隐然有迹”是造成透光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对沈括的分析作了重要补充,提出鉴面迹纹的形成原因除与冷却过程有关外,还与加工过程中对镜面的刮磨有关。他在其《镜镜詅痴》的“作透光镜”一条中指出:由于铸造时冷却速度不同,铜的收缩力不一,形成镜面隐然有凹凸不平,这种凹凸不平在对镜面进行刮磨加工的过程中,难以彻底消除,“刮力在手,随镜凸凹而生轻重, 故终有凸凹之迹。”凸凹之迹导致了“透光”效果。郑复光将此与水的反射相比较,他说:“水静则平如砥,发光在壁,其光莹然。动则光中生纹,起伏不平故也。⋯⋯铜镜磨工不足,故多起伏不平,照人不觉,发光必见。” 郑复光用水反射光中的波纹现象说明长光程的放大效应,是比较妥贴的,有助于人们了解“鉴面隐然有迹”与“透光”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际上,制造透光镜的方法很多,例如用简单的手工补充研磨抛光法直接在镜面上磨出花纹槽沟即可。因为槽沟很浅,又圆滑无棱,肉眼极难察见, 反光时却能收到“透光”效果。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要使反射光斑中的花纹与镜背图案完全一致,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行。

透光镜问题在国外也颇受重视。日本在江户时期以后,相当于我国明朝的时候,就制造出了有透光效果的“魔镜”。到了明治初期,“魔镜”已经比较普遍。西方人最早接触透光镜是在 19 世纪 30 年代,在那之后,欧洲科学界对铜镜之所以能“透光”进行过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讨论,这使得透光镜成了一个令世人注目的问题。

中国古人摸索出的这几种透光镜做法,不管是沈括提到的冷却效应、吾丘衍所说的镶嵌法,还是郑复光补充发展的刮磨法,都能制造出具有透光效果的铜镜来。日本制造“魔镜”使用的刮磨法,跟郑复光所云就比较类似。不过,这些方法都要求有很高的工艺技巧,在古代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也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