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用具炼丹器具

中国古代炼丹所用的器具主要有坛、丹炉、金鼎、神室、匮、丹合、石榴罐、坩埚、水银蒸馏器、研磨器、水海等。

坛,是安放丹炉的一座小土台,有一定的建筑式样,据吴悮撰写的《丹房须知》的描述,“坛高三层,各分四面而有八门(图 1),南面去坛一尺, 埋生朱一斤,线五寸,醋拌之;北面埋石灰一斤;东面埋生铁一斤;西面埋白银一斤。上去药鼎三尺,垂古镜一面,布二十八宿,五星灯前,用纯剑一口。炉前添不食井水一盆,七日一添。用桃木版一片,上安香炉。”在坛的周围,不仅埋有生朱、石灰、生铁、白银,而且还垂古镜、悬纯剑、用桃板。这显然是笃信道教的炼丹方士迷信,要炼出真丹必须驱鬼避邪,而镜、剑、桃木从它们各自所具有的实际功能与被人们想象出来的神秘功能相融合,成了驱鬼避邪的象征物。

丹炉,是用金属或土做的炉子。丹炉按炼丹方法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式样。宋人吴悮在其所撰《丹房须知》书中介绍了“未济炉”和“即济炉”,使人们对古代炼丹炉可以有一大致了解。

未济炉中的“未济”二宇,源自六十四卦中的未济卦,未济卦乃“上离

(火)下坎(水)卦”,也就是“火在上,水在下”之卦,取其意,未济炉就是一种“火在上,水在下”的炼丹炉。在《稚川真人校证术》以及《丹房须知》中都绘制了未济炉图(图 2)。未济炉内鼎器的上部是药鼎,用来装朱砂和炭屑,药鼎外部围火锻炼。下部是贮水的鼎;水鼎的外部一般是灰土。水鼎上有一根横向贯通的管子,可以用来供给冷水,并导出蒸汽。用未济炉炼丹时,加热药鼎,使药鼎中的朱砂分解,生成的水银溜入下面水鼎的水中。未济炉炼丹延用的时间较长,大约兴自唐代中期,持续到元末明初。

既济炉,是一种“水在上,火在下”的炼丹炉。因为六十四卦中的既济卦,乃上坎(水)下离(火)卦,既济炉就是取“火在下,水在上”之意而命名。图 3 是《丹房须知》所载既济炉的示意图。中央有三脚形状像圆筒的是鼎,在此作反应室来用。上面是冷水盛器,起冷凝作用。在升炼水银时, 鼎中放入朱砂等药料,用火在炉下对丹鼎加热,鼎内朱砂受热分解,释出水银,水银升华后冷凝在温度较低的鼎的顶部。这种使用既济炉进行下火上凝的炼丹方式,源于东汉末年,由于要不断地开釜扫取凝结于鼎内壁的水银, 产量不高,所以到唐代中叶之后,这种升炼水银的方式已经居于次要位置。

鼎是一种用金、或银、或铜、或铁等不同材料做成的器具。鼎有两种, 一种是火鼎,周围长环有火,做反应室用。一种是水鼎,用于盛水,使火鼎的一部分冷却。鼎的式样很多,有的形如锅釜,有的形如蓬壶。《上阳子金丹大要》绘有一幅“悬胎鼎”的示意图(图 4),并有这样的一段说明:

“鼎周围一尺五寸,中虚五寸,长一尺二寸。状似蓬壶,亦如人之身形。

分三层,应三方。鼎身腹通。直令上中下等,均匀入炉八寸,悬于灶中,不着地,悬胎是也。”

鼎的形制很多,这里仅介绍悬胎鼎一种,以示一斑。

神室,就是炼丹的反应室,各种炼丹的原料就是在神室里面发生反应的。神室用铅制成,体积很小,内径才一寸,形状如鸡蛋,能悬浮于水中。炼丹时,神室放在有水的金鼎中,金鼎受火气而使悬浮于水中的神室保持恒定的温度。由于铅制成的神室能溶于水银,所以《庚道集》中特别强调:“合(鼎)中神室可令打厚,不要薄了。”薄则容易被水银蚀穿导致漏药。

匮,也是炼丹反应室。匮中可以置神室。匮的形状不一,有的形如坩埚, 有的状似葫芦,名称亦不同。在《庚道集》书中有的称“白虎匮”,有的名“黄芽匮”,在《铅汞甲庚至宝集成》里,有一幅“涌泉匮”的示意图(图5),匮中是鼎。

丹合,还是一种用来盛放丹砂的反应室,据《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绘制的丹合示意图(图 6),丹合呈墨水瓶状,四周被火包围,丹合中的丹砂加热后生成水银,经丹合底部的石砖的孔滴入下部的水罐中,被水冷却为液体水银。丹合及水罐等放置于匮中。

石榴罐升炼器,实质上就是一种未济炉。升炼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一倒置的石榴状瓷罐,下部为一高筒状坩埚。成书于南宋的《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中附有石榴罐升炼器的示意图(图 7)及其说明,原文如下:

“石榴罐中盛辰砂十两,赤金(红铜)珠子八两,磁瓦片塞口,倒扑石榴罐在坩埚上,埚内华池水二分。”

石榴罐与坩埚间合缝处用六一泥固济后,加热石榴罐,则其中朱砂分解,水

银即滴入下面坩埚内的华池水(含矿物质的醋)里。

水银蒸馏器。成书于宋代的《丹房须知》中绘有一种炼丹家设计制造的较为复杂的水银蒸馏器(图 8)。从结构上看,该器主体下半部分为加热炉, 上半部分为反应室,盛放朱砂等药料。工作时,朱砂受热释出水银,水银蒸汽沿旁通管子进入左侧盛水容器,冷凝后集于水底。此器将冷凝器与反应室分开,提高了蒸馏效率,设计思想是很完善的。

《岭外代答》记载了另外一种水银蒸馏器,原文如下:

“桂人烧水银为银朱,以铁为上下釜,下釜为盘盂,中置水银;上釜如盖,顶施窍管,其管上屈,曲垂于外。二釜函盖相得,固济既密,则别以水浸管口。以火灼下釜之底。”

如果在这个装置的下釜中放置丹砂和炭,就可以升炼蒸馏水银了。

《墨娥小录》中也介绍了一种采用水银蒸馏器升炼水银的工艺:

“朱砂不拘分两,为末,安铁锅内,上覆乌盆一个,于肩边取孔一个, 插入竹筒,固济,口缝合牢固,竹筒口垂入水盆水内,锅底用火。其汞亦有在乌盆上者,扫取之,亦有自竹筒流下来。”

由于蒸馏法生产规模大,水银产率高,很快得到推广和发展。到了明代

末年,其他方法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在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书中只记录了蒸馏器升炼水银(图 9),而且每炉可以用 30 斤朱砂,蒸馏出 21 斤

水银,这种蒸馏器直到目前我国土法生产水银中仍在使用,而在黔东一带应用还相当广泛。

研磨器,是一种将固体物质研磨成细粉的器具。中国炼丹家在长期的炼丹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将参加炼丹反应的固体物质研磨成细粉,会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使反应顺利地进行,所以他们研制了比较精巧的研磨器,

《丹房须知》中绘有研磨器图(图 10)。

“水海”,是一种用于冷却的器具,在许多装置中用以代替水鼎。据《金华冲碧丹经秘旨》的说明,“水海”是用银做的,形如平底磁漏斗。里面灌水,安置在“上釜”或神室上,使之冷却,从而达到冷凝水银蒸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