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今南京)。生于南朝宋武帝孝建三年(456 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 年),享年 81 岁, 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是继葛洪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位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

陶弘景诞生于士族之家,年幼就好读书,9 岁时,读《礼记》、《尚书》、

《周易》及春秋杂书千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10 岁时,读葛洪《神仙传》,便有养生之志。20 岁,不肯婚娶,不食荤膻。23 岁,为沈攸之子侍读、宜都王侍读。30 岁,游历大洪山、太平山、窕山、长山、吴兴临海诸名山,处处采掘花药,寻求灵异,并得“真人”遗迹十余卷。37 岁,挂朝服于神武门,辞去官职,隐居句容茅山(今江苏省内),自号华阳隐居。47 岁时, 梁武帝萧衍即位,每遇吉凶、征讨大事,萧衍无不当面征询陶弘景的意见, 时人称陶为“山中宰相”。50 岁时,陶弘景移居大茅山与中茅山之间的积金岭,在岭西建了华阳上馆,研经守真,并建下馆,炼制丹药。

陶弘景为什么晚到 50 岁时才进行炼丹的尝试呢?原因有二,一是陶弘景为道教上清派的重要人物,而上清派是主张“存思”、“服气”的,即着重于对人的精、气、神的修炼,一般并不从事服饵、炼丹。二是陶弘景不愿步西汉方士李少君的后尘去欺骗梁武帝。后来,梁武帝“复以梦旨相告”,陶弘景才与弟子一起开始从事实地炼丹。《华阳陶隐居内传》详尽地记载了陶弘景的炼丹过程。他首先对“丹方”进行了认真的选择。起初,陶弘景考虑了《黄帝九鼎九丹》,但认为此方由《太清中经》而来,不是一般人所能合炼。其后,考虑了《五君虹景》及《左慈炉火九华》,可随即发现“方未显于世”。接着又选择了三十余种丹法,但“皆太清中小法”。后来又选择了两个炼丹水法:一为“太一金液”,但缺硝石,一为“太清金液”,又缺卤碱和虏盐。最后决定选用“高真上法”。高真上法有四种:一是“四蕊”丹法,陶弘景认为“虽有其方,疑有假附”。二是“琅玕”丹法,乃上清法。三是“曲晨”丹法,乃太极法。陶弘景对“琅玕”和“曲晨”评价较高,但因缺硝石、虏盐,无法采用。四是“九转丹”,“九转丹”不仅所用药石易寻,丹方易解,而且是真实的上清体系,地道的“高真上法”,所以,作为上清派重要代表人物的陶弘景理所当然的选中了“九转丹”。

《华阳陶隐居内传》指出,“营九转丹,丹砂、雄黄最为主。”但因当时战争连年,道路中断,雄黄不可得,梁武帝下旨“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一切准备就绪后,陶弘景开始炼丹了。他燃鼎用阳燧日中取火, 天监五年(506 年)正月第一次开鼎,“二黄(雄黄、雌黄)轻华已飞”, 炼丹未能成功。当年九月九日再炼,鼎多细圻,年底开鼎,依然没有成功。尽管两次炼丹都失败了,但陶弘景并不灰心,他进行了反思,认为炼丹应在“声迹旷绝”之地,而茅山早已“密迩朝市,岩林浅近”,不宜炼丹。因此陶弘景上奏梁武帝,提出要去浙江、福建一带“山海深旷、民不知道”之地炼丹。梁武帝不同意,但陶弘景执意请准。于是,“静斋五旬”,改名换姓, “夜半出山”,只有“负笈以从者二人”。

陶弘景自天监七年(508 年)南行,历经四年之后,于天监十一年(512 年)八月到达木榴屿,该地“孤立海中”,无人居住,于是上岸建屋。十月, 梁武帝使司徒慧明来,诏陶归还积金岭,陶不愿,但君命难违,只得相随而

返。据《华阳陶隐居内传》记载,陶弘景自归返后,“鼎事累营不谐”。每次开鼎,“皆获霜华,门人佥谓此为成”,但陶总是以丹成的各种标准加以检验,认为未成。天监十八年(519 年),陶再次炼丹,虽“光彩特异”, 但仍未成。普通五年(524 年),年已 69 岁的陶弘景又一次“涂鼎起火”。次年“正旦甲子开鼎,光气照烛,动心焕目,形质似前者而加以彩虹杂色。”

《华阳陶隐居内传》指出,“始天监四年(505 年)初有志于此,及是凡七营乃成。”这就是说,陶从 50 岁开始到 69 岁为止在长达 20 年的岁月中,经历了七次炼丹的尝试,才获成功。

在炼丹实践中,陶弘景注意把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化学反应过程及现象记录下来,先后著述《集金丹黄白方》1 卷,《服云母诸石方》1 卷,《合丹药诸法式节度》1 卷,《太清玉石丹药要集》3 卷。陶弘景还注意将炼丹中的一些发现,如水银、芒硝、雄黄、食盐等的治疾方、早期化学制药的方法、技术等写进了他的医学著作《肘后百一方》中,这就形成了陶弘景炼丹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他不是执意追求“成仙”的“神丹”,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炼丹,认识和掌握了金石类药物的产地、类别、形状、入药、疗效等,从而实现了炼丹与医疗的初步合流,促进了原始化学制药的发展。所以,后世历代本草书都援引了许多他的炼丹成就,以致他的上述 6 卷炼丹著作早已失传,但人们仍可从一些本草书中窥其炼丹成就之一斑。例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至卷十一金石类,共载药物 134 条,其中引自陶弘景撰述的有 57 条,占总数的 43%。而这些注释不乏早期的无机化学知识。关于水银,他明确提出,“水银有生熟”,生是指天然产水银,熟是指人工炼制丹砂所得到的。陶弘景还指出,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显然, 陶弘景已经认识到金、银两种金属能够与水银形成汞齐,这些汞齐具有可塑性;而且,对这类合金的镀金镀银用途做了首次说明。陶弘景还注释了胡粉和黄丹。胡粉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铅,黄丹是四氧化三铅,都不是天然产物。陶弘景明确指出,胡粉是“化铅所作”,黄丹是“熬铅所作”,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关于消石,陶弘景指出,“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长期以来,古人对硝石(硝酸钾)与朴硝(硫酸钠)分辨不清,而陶弘景以这种简易的火焰分析法,使两者得以区分,成为近代化学用火焰鉴别钾盐、钠盐的先声,同时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取、鉴别、利用硝石的国家,为以后的火药发明创造了条件。关于矾石,陶弘景指出,将矾石(不纯的硫酸铜)溶液“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陶弘景的这一发现,奠定了宋、元时期水法炼铜——胆铜法的基础。

陶弘景知识渊博,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医药学上。他对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仔细地做了整理和校订,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把搜集到的新的用途以及不同的记载, 进行了一一的鉴别和补充。同时他又汇集汉魏以来医家新发现的、未载入《神农本草经》的 365 种药物,写成《本草经集注》一书。《本草经集注》共收

药物 730 种,比《神农本草经》增加了一倍。为了区别《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和新增的药物,陶用朱红颜色书写原有的药物,而用黑色书写新加的药物。《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这种分类方法既不能准确区分药物的性能,又难于掌握和寻检。陶独创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他按照药物的天然来源分成玉石、草木、虫鱼、禽兽、果菜、米食等六类,还有一些当时未经实际验证的药物归入第七类——有名无用类。这种分类方法,

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利于澄清人们在药性认识上的混乱。

宝剑是道教仪式驱邪禳灾的重要法器。陶弘景对刀剑的冶锻颇有研究, 并著有《古今刀剑录》一书。书中记录了远自夏禹近到梁武帝间各个朝代所制刀剑的名称、数目、铸造过程以及铭文等。

陶弘景的研究领域还涉及到天文历法,他曾制造过能够演示天象的天文仪器“浑天象”。“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极为逼真。无疑,陶弘景在中国的文明、科技和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