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履庄

黄履庄(1656 年—?),清初发明家,江苏扬州一带人。他 10 岁丧父, 家境贫困,以投亲靠友为生,但又从小聪明能干,喜爱制作,一生创造发明很多。据说他七八岁时就自制出一种内含机巧的玩具,后来,“因闻泰西几何、比例、轮捩机轴之学,而其巧因以益进”,终于成了清初一位有成就的发明家。

黄履庄的生平事迹见于文献记载者很少,仅其表兄张潮《虞初新志》为他立有传记,另外清代吴陈琬的《旷园杂志》有一则关于他发明机械狗的记载,这是关于他目前仅见的两条史料。我们对于他的了解依据的也就是这两条史料。

据《虞初新志·黄履庄传》的记述,黄履庄擅长于制作,28 岁以前,他已制成相当多的机械仪器,并为此著了一本《奇器目略》。不过,他的这些发明已不复存在,他的书也失传了。他 28 岁以后的事迹我们一无所知。《奇

器目略》中的一些发明,则被他的表兄“偶录数条,以见一斑”,选出 27 种仪器的名称写进了他的传记,从而使我们对于这位发明家的发明,可以有初步了解。

在黄履庄的发明中,有所谓“验冷热器”,即温度计。据记载,“此器能诊试虚实,分别气候,证诸药之性情,其用甚广,另有专书。”只是“专书”及实物都已失传,我们难以判断其具体构造,估计应属于气体温度计之类装置。

黄履庄还发明了“验燥湿器”,即湿度计。该器的特点是:“内有一针, 能左右旋,燥则左旋,湿则右旋,毫发不爽,并可预证阴晴。”中国古代传统的测验燥湿的装置是一种天平式的验湿器,《淮南子·说山训》说:“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说的就是天平式验湿器。另外,古人对于空气湿度变化可以引起琴弦长度变化这一事实也早有所知,王充《论衡·变动篇》即曾指出:“天且雨,⋯⋯琴弦缓”,就是说的这一事实。从这一物理现象出发制成的悬弦式湿度计,大约于 1670 年左右传入我国。黄履庄在 1683 年制作成功了“验燥湿器”,他的发明是属于天平式还是属于悬弦式,抑或是其他原理,例如气压计,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他发明的“验燥湿器”有一定的灵敏度,可以“预证阴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黄履庄发明的“瑞光镜”,可以起到探照灯的作用。在我国,明末熊伯龙(1617—1669 年)撰《无何集》,其《天地类》篇就有探照灯的记载:“今之瑞光镜,阴阳凹凸,以烛贴凹一面,照壁如月。人以面承其光,其暖如日。” 这种镜,是把烛焰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烛光经凹面镜反射后,近似形成平行光线,亮度增加,照到壁上,犹如月光。从“以烛贴凹一面”来看,这凹面镜的焦距不大,因而它的口径也必然有限。黄履庄的发明,对之有很大改进,他大大增加了凹面镜的尺寸,最大的直径达五六尺。《虞初新志·黄履庄传》记载道:“制法大小不等,大者五六尺,夜以灯照之,光射数里,其用甚巨。冬月人坐光中,遍体升温,如在太阳之下。”当时的光源只能是蜡烛之类,凹面镜的口径大,它所能容纳的光源也就大,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提高光源强度,这样经过反射形成平行光以后,照在人身上就有“遍体生温” 的感觉,亮度也大大增加了。当然,原文这段记载,对其射程和辐射热量的描写,有些夸张渲染,这也是应予指出的。

上述这些发明,都是富有物理学意义之举。此外,黄履庄还发明了不少自动机械,亦皆构思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吴陈琬的《旷园杂志》卷二十八记载黄履庄发明“机械狗”之事,说:“黄履庄精西洋轮捩之学,尝制木狗, 置门侧,卷卧如常,遇客至,触机而起,吠不止。一时莫辨其真伪。”这类记述,常带有夸张成分,不可过于当真。不过,它所反映的黄履庄精于机械制作这一事实,应该是可信的。类似这类机械还有所谓“真画”(“人物马兽,皆能自动,与真无二。”)、“自动戏”、“自行驱暑扇”、“木人掌扇”等。

黄履庄的发明甚多,除上面提及的内容之外,较重要的还有一些,诸如显微镜、千里镜、望远镜、取心镜、临画镜、多物镜、灯衢、龙尾车(汲水机械)、报时水、瀑布水等等。这些发明的具体情形,我们已不甚了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清初一位发明家,黄履庄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