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传声

在中国物理史上,固体传声,尤其是大地传声的利用,值得提上一笔。古人对大地传声现象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墨子》记载的埋坛入地以判断地下声源的方法,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该书《备穴篇》在谈到敌军挖坑道攻城时的防守办法时说:

“穿井城内,五步一井,附城足。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顺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 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引文中“固顺”二字含义不清,有学者认

为“顺”字当作“■”,“固■之以薄■革”,是说在坛口紧绷一层薄生革。

整个这段话大意是说:当敌军挖坑道攻城时,守军在城中挖井,沿城墙每五步挖一口井,紧挨着墙根挖。遇到高地挖一丈五尺深,低地则挖到水位下三尺。让陶工烧制大坛子,每个容积在四十斗以上,坛口紧绷一层薄生革,放置井中。使听觉灵敏者伏在坛口谛听,就可以判断出敌方挖坑道的方位,从而使守军也挖坑道迎击。

《墨子》的这段话是在军事上利用大地传声现象的一个典范。当敌方挖坑道时,挖坑声沿着大地传播的能量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能量,坛子就像一个拾音器,沿大地传播的声能传到坛子所在处,在坛中产生“交混回响”, 形成较强的余音效果,容易被人听到。紧挨着墙根挖,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声源。高地深挖,一方面可以增强监听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使所埋坛子相互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深度,在判定敌方挖坑方位时不致产生太大误差。低地要将坛子埋在水面以下,是因为土壤孔隙被水充满后,传声性能更佳的缘故。至于要“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则需要根据三四个相邻井内各个坛子的响度差来加以判断,单从一个坛子谛听不足以判断对方挖坑的方位。

《备穴篇》还介绍了另一种听声定位的方法,那也是利用大地传声特点, 在地下埋坛谛听。具体办法是:

“埋两罂,深平城,置板亓上,■板以井听。五步一密。”

“■”,有学者认为是“联”字之误。这段文字,用今天的话来解释, 就是在一口井里埋两个坛子,坛口跟城基相平,其上放板(亓,音 qí,“其” 的古体),使人侧耳伏板谛听。井的密度也是大约每五步一口。这种方法坛子埋设稍浅,易受干扰,传声效果不及前者。但因为是一口井里埋两个坛子, 两个坛子之间稍有距离,根据它们的响度差可以大致判定声源的方向,再与相邻两个井里的坛声相比较,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声源所处方位。所以这种方法在定向准确性方面要优于前者,而且操作简便。

类似于墨家所设计的这种地下声源定向装置,在古代战争中常被采用, 例如宋代曾公亮撰述的兵家法典《武经总要》,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瓮听” 与“地听”两种设施。该书卷十二《守城篇》说:“瓮听:用七石瓮,覆于地道中,择耳聪人坐听于瓮下,以防城中凿地道迎我。”“地听:于地中八方,穴地如井,各深二丈,勿及泉,令听事聪审者,以新瓮自覆于井处,则凿地迎之,用熏灼法。”这些方法,史载者甚多,杜佑《通典》、茅元仪《武备志》等均有述及,是古代战争的传统方法。

古人不但利用大地传声特点判断地下声源方位,而用还利用这一特点侦察地面军事情况,《武经总要》卷六《警备篇》记载了相应的侦察方法:

“选聪耳少睡者,令卧枕空胡鹿,其胡鹿必以野猪皮为之,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其中每营置一二所,营中阔者置三四所,若孤镇铺栅各置一所,听子必频改易四,勿常定处所,仍以子将一人斡当,每日一替。”

所谓空胡鹿,实际是用野猪皮绷起来的硬空筒,它相当于一个“拾音器”,

当周围二三十里内有军马活动时,声响沿地面传来,在空筒内产生回响,被枕者感知,发出警报,就可以起到警备作用。因为声波沿大地传播时,其能量传输比在空气中要大得多,因此用这种方法监听的范围比直接在空气中监听也要大得多。

对于这种监听方法的原理,北宋沈括曾有过解释,他在其《梦溪笔谈》卷十九中说: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矢服,指盛箭的箭筒。头枕箭筒睡觉,远处人马行动,可以听到,从而预做

准备。沈括认为这是由于箭筒中间是空的,“虚能纳声”。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箭筒的功用,相当于一个拾音器,“中虚”是它能够拾音的主要原因。所谓“纳声”,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马行动声音中总有与筒内空气柱相当的声波波长,从而与筒内空气柱发生共振。另外,对于大量不能发生共振的声音,光滑的箭筒内壁具有良好的声反射性能,这就使得在筒内形成较强的余音效果,便于为人耳所感知。但是这一切,都是以有声音传来为前提条件,所以沈括说的“虚能纳声”,尚未触及要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地传声。

“虚能纳声”现象不但被古人用以接受大地传播的声音,而且还被用于消声或隔音。我国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空心砖,用这种砖砌成的建筑物就可以隔音。至于战国时人们是否已经有意识地这么做,现在还不能肯定,但是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则明明白白地记载了这项技术。

“私铸者匿于湖中,人犹闻其锯锉之声,乃以瓮为甃,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其声。何也?声为瓮所收也。”

这是说,私自铸钱的人,怕被人发觉,藏匿于地洞(湖)之中,锯锉之

声仍然会传出来,于是以瓮为墙,瓮口向室内,从室外路过者就听不到室内的动静了。《物理小识》的记载是切实可行的。由于叠砌的瓮墙具有多孔结构,其孔腔可以吸收声能,因此这种结构可以达到消声目的。方以智的学生揭暄在为此条作的注中,专门将此与枕地听声相提并论,表明他们也许窥到了这二者之间的某种联系。